《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早晨、绒球花”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经由过程对课文的团体掌控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好团结及他们幸福的研究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标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研究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研究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研究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研究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扣题激趣,初感“特别”
1. 今天,我们要一起穿越到祖国的西南边疆,去看看那里的一所边疆小学,谁来读读课题?(出示课题)
2. 课题中有没有哪个词让你觉得很有新鲜感?(大青树)是啊,大青树,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多新鲜啊,想看看嘛?(出图)瞧,这就是大青树。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伙伴对他的介绍。
*听完以后你有什么话想说?指名说话。(它很高大)从哪里看出它高大?(大约有十层楼高)它有多粗?(三个人手牵手围成圈)
3. 这所小学就建在这大青树下,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这所小学,你会用什么词语呢?好,特别。板书:特别。尝试用你的声音读出它的特别。(齐读)对,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在大青树下,所以“大青树下”这四个字应该重读。
4. 其实,这所小学不仅特别在它的位置,还有许多的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找出“特别”
活动一:初读课文
1. 请大家根据出示的自读要求自由的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
2. (出示词语)
早晨 坪坝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飘扬 朗读 安静 停下 摔跤 粗壮 凤尾竹 影子 洁白 山狸 枝干
* 开火车读哪些字音需要注意?强调安静粗壮枝干
* 男女生分组读词语,边读边想一想,这些词语中有没有让你觉得新鲜的?
预设 1:坪坝先来看看字形,和什么有关。(和土有关)用这两个字组两个最常见的词,什么坪(草坪),什么坝(河坝),草坪、河坝都是宽阔而平坦的地方,因此,(出图)像这样山间平坦的场地就叫——坪坝。谁来读,一起读
* 看来,拆字组词是理解新鲜词语的一个好方法。
预设 2:凤尾竹在书上找一找,你发现它了吗?每一片叶子都像凤凰的尾巴一样大大地舒展开来,多漂亮,一起读.
* 结合书中的插图,也能帮助我们了解新鲜词语的意思。
预设 3:绒球花还有一种植物的名字也挺新鲜,是什么?(绒球花)想象一下,他会是什么样?(多请几个人去想象)
*指导书写“绒”,生指出书写要点,范写,学生练写。
* 当我们遇到新鲜的词语时也可以通过想象来理解他的意思呢。(读)
预设 4:山狸它是一种——动物。这种动物我也没有见过,但是我上网查了资料,有个谜语这样形容它:像猫不是猫,头圆眼睛大;像豹不是豹,生性凶且猛;常在山林郊野窜;肉食动物也有它。(山狸)相机出示图文资料。
* 这一次,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新鲜词的?(查找资料的方法)老师还让大家课下搜集了这些少数民族的资料,大家搜集了吗?先来一起读一读,然后请几位同学介绍一下。
3. 课文里的词语让我们觉得很新鲜,那么课文的内容一定更吸引我们,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找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四个自然段找四位同学吧。
(指名读)。请大家边读边思考,文章描写了哪些场景?
*指导朗读:不要着急,小标点,小停顿,大标点,大停顿。当你读的不顺时,多读几遍,就更通顺了。指导纠正错别字。
*指名答。出示: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时,下课后。
三、深入探究,“特别”之处
1、读完了课文,相信课文中一定有很多让大家觉得新鲜的语句,下面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从这句话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答。
预设生一:他们和我们上学的来处不同。
预设生二:他们的民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从哪里来?
(山坡、坪坝、开满花的小路等等)
我们上学路上都有什么?
(三轮车,电动车,汽车)
他们上学的路上有什么?
(绒球花和太阳花)
出示图片,和你们想象的一样吗?你们觉得他们上学路上的景色如何?(非常美)板书:路上美这句话在语言上也有一些特别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对,作者用了三个从字,其实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做排比。(出示排比)这段话还有哪里是排比呢?你们觉得排比句让你们读起来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再自由读。
(听起来像唱歌,像有拍子,很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再齐读出示:他们还有可能从哪里来?用“从从从”来说一说。
*(出示图片),看,大青树下的小学生们来了,孩子们穿着民族服饰,走在大青树下的小学里,你们看看他们的服饰上有什么特点?
(鲜艳)花朵鲜艳,服装也鲜艳,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他们不光上学路上美,他们的民族服装也很美。
板书:服装美。
这美丽的服装让大青树下的小学“绚丽多彩”。(出示绚丽多彩的意思)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绚丽多彩的?出示图片,指名说话。花坛里的花朵绚丽多彩,惹人喜爱。天空中绚丽多彩的晚霞,让我陶醉。夜晚江边的一栋栋大楼的灯光绚丽多彩。
(2) 那现在场景来到了学校里,同学们来到学校后怎么样呢?“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感受?指名说。对,感受到了这所小学的同学们虽然民族不同,服装不同,但是他们相处的都很融洽,他们讲文明懂礼貌,团结友爱。
板书:团结友爱。
(3) 刚才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领略了这所小学的美,那么现在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一段吧!齐读。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这所边疆小学的同学们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的场景,那他们上课时和下课后是什么样子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
五、出示作业
1.摘抄有新鲜感的词句在阅读本上;
2.观察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
六、板书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特别 路上美 团结
服装美 友爱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整堂课下来,我感觉我的教学方式还是偏向于高年级,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似乎并不太适应。思考、审视一个文本的学习价值,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切入。
其一,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的关注点会在哪些方面。
其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能够在哪些具体词句上落实;还有,学生对“新鲜感”的关注,会指向词句表现的内容还是词句的表达方式。
其三,作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它的内容、主题等,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室语文课程生活应该带来怎样的期待和定位。学生对于“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相对陌生,个别学生能快速反应过来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句子。在第一自然段中,学生找出“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这堂课有太多的不足,课堂比较单调,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参与度不够,发言人数较少,课堂太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