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2 21: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鱼儿的图片,和甲骨文“称”字,引出称的含义。
二、课题
1. 想要知道哪条鱼重,那只能用手去提一提了,古代人把这用手提一提鱼儿,感受轻重的动作,就叫做“称”。
(1)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呢?(视频演示“称”的由来)
(2)现在你记住这个字了吗?你能来读一读它吗?
(3)除了称鱼,知道它的重量,还能称什么呢?不管是称鱼,称肉,都是在称它的重量,我们可以说是称重。
(4)称完重量,还要说给别人,所以称还有说的意思,比如说,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他三打白骨精救出师傅,所有的人都连忙称赞他!
2. 小朋友们,用手称出的重量并不准确,后来古人发明了一种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1)出示图片,生字卡片,谁来读一读?
(2)这根细细长长就是秤杆,学习生字“杆”,挂在秤杆一端的石头,就是秤砣,这里有个盘子,放要称的东西,就是秤盘。
(3)你知道怎么使用秤吗?是啊,两边相平,秤砣的重量,就是秤盘里东西的重量,怪不得秤字里,有一个?“平”现在你能记住它吗?再来读一读吧!
(4)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咱们的秤多种多样,一起来看一看吧,这是放在桌子上的是台秤,称量大物件的叫磅秤,还有精准的电子秤。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四课,课题中少了个字,你觉得应该填哪一个?
(1)“称象”是一个动作。
(2)补充课题,书写生字“称”。
(3)曹冲称象是什么意思?
(4)一起读好这个课题。
这个故事出自于古代著名的一本书,书名叫《三国志》,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读读课文。
三、初读,学习第一小节
1. 出示初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用“ ”圈出来。
2. 交流:曹冲、曹操、官员。(文中的第一小节就交代了所有的人物)
出示: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1)学习生字“曹”
你知道曹操和曹冲是什么关系吗?聚焦“儿子”知道父子关系。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植,小小年纪七步写成一首诗,现在,你知道了?“曹”字在这里代表一个姓氏。
(2)学习生字“员”
①哪些人可以叫官员?
②做官的人叫官员,表演人叫演员,超市卖东西的是售货员,开汽车的可以叫驾驶员,喂养小动物的是饲养员。在动物园,超市工作的都叫员工。而我们的小朋友们戴上了红领巾,都是小小的少先队员。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出示要求:(1)找一找文中带有“称”的句子,用“_____”划出来。
(2)想一想:他们分别称了什么?
2.交流: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称大象)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称石头)
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称重量)
(1)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①读一读,模仿曹操读出疑问的语气。
②相机板书“称大象”
(2)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①学习生字“然”
读一读带然词语 果然、突然、然后
②相机板书“称石头”、“称重量”
五、学习第二小节
交流:曹操想称的是大象,为什么不直接称象,反而到称石头?大象很重很大,没有人能直接提起它,文中哪句话直接描写了大象又重又大呢?
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读了这句话,你看到了一头怎样的大象?
预设(1):高、大
用上又....又....可以一下子说出事物的两个特点,你能来说一说这样的词语吗?(耳朵、鼻子、尾巴)
预设(2):比喻句“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①结合“墙”、“柱子”体会大象身体厚重强壮、腿粗壮。
②学习生字“根”“柱”
2. 练习说话
你能不能用上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大象身体的其他部位?
大象的耳朵又( )又( ),像( )。
大象的鼻子又( )又( ),像( )。
3. 读出大象又重又大,令人惊叹。
过渡:看到这样的大象,你想说些什么呢?官员们也有了疑问,纷纷议论起来....
出示: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学习“议论”
(1)议论就是谈论,讨论。(你学会了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像这样的字还有?海洋、伙伴、说话、淹没、灌溉....
他们议论些什么呢?谁来读一读官员的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学生读。
出示对比读: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
学生读第一句,师读第二句,意思一样,可不可以就这么说?
大家很想知道,有多想呢?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六、初步了解称象的过程
1. 交流:你觉得,官员们想用什么办法称象?这个方法可以实现吗?
2. 曹冲有个好办法,在第几小节?数一数曹冲的办法有几句话?
3. 请四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1)第一句话。
①学习“船舷”船两侧的边上,就叫做船舷。
②概括 赶象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2)第二句话。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3)第三句话。
称石头的重量
(4)齐读第四句。
4. 最后谁称出大象的重量?谁的办法更好呢?
5.你能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根据关键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吗?(通过这些关键词,我们就把曹冲称象的过程牢牢记住了)
七、学习生字“称”、“秤”
学到现在,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和我们打招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