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正是采用了这一模式。创设了一个探究明朝灭亡的线索。由老师带领学生一步步揭开明朝灭亡的原因。并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明朝的灭亡》是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建立中的一课,本课内容包含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内容逻辑清晰,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引发农民起义,与此同时满洲兴起从外部对明朝造成很大的压力,最终在两者的双重打击下,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学生情况分析初一的学生经历了一学期的历史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近期有关明朝的书籍和电视剧的热映也对同学们学习本课有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总体目标:探析明朝灭亡原因。能通过史料分析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包括皇帝的昏庸,官员的贪污(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李自成能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的条件(素养目标:唯物史观)。能通过阅读史料对清,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认识到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趋于瓦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新的经济秩序正在重构,中国应顺应这一趋势的发展,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明朝末年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统治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7课 探秘之行——明朝的灭亡明十三陵之旅市井之行谁的名片谁是最终赢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探究明朝灭亡原因的探秘之行趣味引入新课并制定探秘之行的计划,如下 思考明朝灭亡原因,并跟随老师一同探秘 激起学生兴趣
一、明十三陵之旅 简单介绍明十三陵的地理位置,及其中皇帝发现骸骨,思考是哪一位皇帝,经考证为明神宗 明神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呢?明史中这样记载道明史中对神宗的评价,刻画出一位后期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的皇帝形象,使得政府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党派争斗不休,政治风气乱象丛生。而对光宗的评价,则是即位一月嗑药而亡的皇帝。不仅如此,我们再来看看明史对明中后期的另外几位皇帝的评价武宗把政事全权交由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逍遥快活,四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昏庸至极。熹宗昏庸懦弱,热心于木工,将政事交由宦官魏忠贤处理,使得朝野黑暗,民众离心离德。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统治集团的特点是怎样呢?皇帝昏庸无能,宦官把持朝政,政治腐败至极 思考这具骸骨是谁分析和解读文字材料思考明朝的统治集团的特点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市井之行 (一)民众的生活音频播放吃闯王,穿闯王,吃穿不尽有闯王……上前询问路人路人叙述反应的社会现实是百姓土地被兼并,流离失所既然好处是给上头的拿去了,那我们不如看看官员们的情况(二)官员日常这里有一封书信。在矿使税监横行天下的万历年间,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袁宏道正在苏州府的吴县当县令,他后来托病辞职了。袁宏道的书信中有许多对自己当官的感觉的倾诉,叫苦连天,读来却颇为真切。通过这些书信,我们可以进入当时县级官员的内心世界看一看。堂堂县太爷的角色,对个人品格的要求就是奴才般的贱皮骨,妓女般的笑嘴脸,搜刮百姓的狠心肠,媒婆般的巧言语,处理文牍的好耐性,总之是一副丑态。至于伺候上官及讨好过客,这些都是官场必需的应酬,其实质是搜刮百姓之后的利益再分配,是民脂民膏的分肥。明朝实行低俸制明朝官员的正式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省级的最高领导,每年的名义工资是576石大米,折成现在的人民币,月工资大概是11780元。正司局级每年的名义工资是192石大米,月薪大概相当于3930元人民币。七品知县,每年的名义工资是90石大米,合月薪1840元人民币。韩一良这位股级或副科级干部,每年的名义工资是66石大米,折合人民币月薪1350元。
我反复强调“名义工资”这个词,是因为官员们实际从朝廷领到的工资并没有这么多。那时候发的是实物工资,官员领回家的有大米,有布匹,有胡椒和苏木,还有银子和钞票。不管领什么,一切都要折成大米。于是这个折算率就成了大问题。——吴思《潜规则》皇帝昏庸,宦官专权,官场潜规则盛行,政治腐朽致使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更加剧政治的腐败,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社会动荡不安,为明朝的覆灭埋下了一个又一个隐患。明朝结局如何?这又要从一个人说起 边听音频边思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解读信件,提取关键信息。知识点补充,根据数据了解知识点小结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谁的名片 墨渍掩盖了这张名片的主人,墨渍掩盖了这张名片的主人,请同学们根据线索猜猜这位历史人物是谁?没错他就是建立大顺政权的“闯王”李自成明末,在李自成的家乡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政治腐朽的明王朝依旧横征暴敛,明朝农民起义反抗,而李自成队伍后来发展壮大,作为农民起义的主力军。李自成所作努力明末农民战争形势图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势头猛烈,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崇祯绝望自缢,明朝的统治被推翻,可农民起义军会是明朝灭亡后的长久赢家吗?可知大顺政权统治后期矛盾重重?李自成统治后期的矛盾如此看来,大顺政权并不稳固,果真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得大顺政权短命而亡。而另一股势力则逐渐在东北部逐步统一并壮大起来。 思考名片所反映的历史人物明白均免田赋的含义厘清农民战争形势图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四、谁是最后的赢家 介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各自成就介绍八旗制度的由来以及其在清朝建立中所起到的作用早在明朝后期,女真各部逐渐统一,假意拥护明朝,但实际上在偷偷发展壮大,在与明朝的对抗中取得最终胜利。差统一只剩下最后一步——李自成李自成的覆灭 了解各自成就,明晰八旗制度的作用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课堂小结 本次探秘之行即将接近尾声,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成果吧!课程思政汲取明朝灭亡的原因,我们党重视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我们的路将会走的又稳又远 回顾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爱国情怀 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意图将整个明朝的灭亡串联成一条线,对教师技能要求较高。情境创设法需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部分设计环节新意不够,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有新知识点的补充,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外扩展。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