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2 21:4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转折的年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 17 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课程标准
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改革
开放之后的外交成就
二、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思想 是将学习材料和任务置于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中,教师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文字材料, 让学生能够一定程度的置身于历史现场之中,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情境教
学法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反思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课在总体上讲述了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整体框架,既有在重新登上国际舞台,又有 中美中日建交,大国外交内容,三个事件时间上虽相互独立,但在逻辑发展上实则有促进作 用。因此教师设置相关情境,如联合国投票地图、尼克松讲话、专业历史著作,使得学生置
身于真实历史情境中,进行历史分析。
三、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 17 课内容,本课位于第五单元最后一课,承接第 16 课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外交事业的起步,继续介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外交成就。具体来讲本课 分为三个子目,分别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及中美关系、全方位外交,前两部分先揭
示出这三个子目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
(二)学情分析
首先,全体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中国现代史通史部分内容,掌握并可以熟练复述当时时代 背景,基础较为扎实。此外,学生更偏向于问题链式教学,根据教师引导问题,结合所学内 容,进一步推导出新知识,并建立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知识,创立相关情境,紧扣情境 设立问题,分设小组进行回答,并提供图文并茂的知识与小结,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增强课
堂学习活跃度。
四、素养教学目标
1.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列举史实论证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建立时间、空间
思维观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 利用新情境材料学习中美之间缓和原因,并学习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理解新时期
外交布局具体实践,感受大国外交。(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中美、中日建交的基本过程;全方位外交的具体内容,新时代外
交布局具体实践
(二)教学难点
理解重返联合国与中美、中日建交的背景原因
六、教学方法
(一)教法:情景创设法、史料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二)学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板书
2
一、导入:历史的先声,60 年代的外交(用时 2min)
珍宝岛事件 1969 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目图表
【教师讲解】
左图为中苏关系恶化的最重要标志,双方在五十年代末期经历过论战后,关系走向破裂, 中国六十年代的外交转变为两个铁拳同时出击,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同时,
亚非地区新兴国家独立,许多亚非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并思考 70 年代初中国所面临的情况
问题一:回忆五十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指向第 16 课:复习所学知识)
问题二:思考六十年代中国外交困境?(指向导入:概括面临之问题)
问题三:推测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方向?(指向第 17 课:七十年代成就)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标志性图片和图表数据,这些事件为 70 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提供了背景,可以 让学生形象的去了解中国当时面临被孤立与苦闷的外交局面,激发起学生学习新时期外交局
面的兴趣,为新课学习 70 年代的外交成就做铺垫。
3
二、走向世界——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用时 15mins)
(一) 中国何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用时 5mins)
【教师讲解】
教师通过展示联合国相关背景材料,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出为何中国要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材料自主概括出中国需要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渊源,中国实际上为联合 国创始五大国之一,但由于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新中国未能合法取得联合国席位,进而继续
思考为什么 70 年代中国出现了恢复合法席位的转机,为讲解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做铺垫。
(二)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艰难过程(用时 5mins)
【材料展示】
材料一:
4
材料二: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导入部分,以及所学知识,思考“ 两阿提案” 更受支持的原
因?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老师引导,从导入部分推导出在 70 年代初,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 而亚非许多新兴国家独立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创造了条件,他们积极与中国建交,并在联合国
中支持中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此时有所提升。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两种提案的不同内容,一个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个是试图制造两个中国的提 案,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为何“两阿提案”更能得到支持,认识到此时的国际形势,并通过分
析推理的过程,使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活动中落地。
5
三、打开窗户—— 中美、中日建交(16mins)
(一)中国外交政策表(用时 6mins)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并结合课本正文部分,完成中国外交政策
演变表,并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论证当时的外交政策。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三个年代的填空,论证中国的外交政策从“ 一边倒” 向 苏联,到既反美又反苏再到中美之间走向缓和,学生通过论证的过程,进一步思考这一变化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过引导学生利用前一节课所学内容,结合课本正文,完成中国外交政策演变表, 并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论证当时的外交政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外交政策的 演变历程,加深对历史发展的理解。同时,通过学生填空和论证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研究和探究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
力。
(二)中美走向缓和原因探究(用时 10mins)
【材料呈现】
材料一:“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久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 … …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
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生活。不改变中国的现状世界不会安全”。
——Richard Nixon, “Alisa After Vietnam,” Foreign Affairs, Vol. 46, No. 1, 1967, p. 121. 材料二:“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
潜力看, 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
6
力量:从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Excerpt from "Nixon's Speech in Kansas City" (July 6, 1971) 材料三:1969 年 1 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 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 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 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 日益处于不
利的地位 … …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教师讲解】
首先是从国际形势角度来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转变,中国的力量已 经不容忽视。尼克松在总统选举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中国的重要性,继续对中国进行孤立、 封锁的外交政策已经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需要同新兴的中国缓和关系,共同在国际 上遏制苏联,二是从中国角度来看,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导弹,综合国力有所提升,中国
的国际地位地位提升,三是美国国内的问题严重。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 自行归纳出中美缓和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美国方面;二是 中国方面,中国综合国力有所提升;三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促成了中
美关系的缓和。
【设计意图】
通过三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中美关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缓和,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 题,形成发散性思维,同时增加学生知识的完整性(认识到中美之间的缓和并不是一簇而就 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的发展既有其偶然性又有其必然性)并增强学生史
料阅读能力。
【情境创设】历史图片呈现—— 中美、中日建交过程
材料一:
7
材料二:1956- 1974 中国建交国家数目表
【学生活动】
以前后同学为学习小组,结合以上图片和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思考中美、中日建交的现实意
义。
【设计意图】
通过丰富的图片与史料并联系前面所学内容,使得学生认识到这一子目带了的实质上外交变 化。让学生对课本上“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这一
表述具有深刻理解。
8
四、 走向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用时 5mins)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指定 领域的填空,例如中国与大国的关系,周边国家的关系等等,使学生认识中国的全方位外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设色世界地图,小组合作,在空格中填入对应外交方 针,并根据词云,理解“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的外交布局。同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分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地 位的提高,以及中国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全球治理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同时,让学生理解 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通过这些学习,
让学生对国际事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其全球视野和综合素养。
9
五、新时期中美关系路在何方?(用时 2mins)
【材料呈现】
观点一:耶鲁大学教授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认为:美中更像一对结婚多年、急需婚姻
咨询的夫妻。
观点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Louise Yellen): “ 世界足够大,能同时容下中美两国”。
【作业布置】
根据所学内容,查找相关资料,思考未来中美关系发展趋势?(300 字左右)
【学生行为预测】
学生 A:中美未来双方会进行的一种积极、健康的竞争。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
环保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双方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具有全球性影响。(和平竞争)
学生 B:中美之间未来一定是竞争关系,但领域更加多元。可以是经济领域、军事领域、科
技方面、教育领域、体育、艺术、人才、环保等领域等的全方面竞争;(竞争领域更加多元)
学生 C:中美作为两个大国,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双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也需要考虑彼此的利益和全球的利益,以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国家利益为根本) 【设计意图】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冷战发展过程,对冷战的内因有了本质 的思考。由此,联想到我们当今的国际形势,从美苏冷战的爆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新
冷战的全面爆发,推动国际局势走向和平,升华本课主题。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