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2 21:5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荫房(葡萄干晾房)
新课导入
小游戏:心有灵犀
新疆
新课导入
小游戏:心有灵犀
台湾
日月潭
新课导入
小游戏:心有灵犀
黑龙江
新课导入
小游戏:心有灵犀
西藏
新课导入
台湾
新疆
黑龙江
西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
困局与破局
——统一多民族国家视角下的清朝
边疆治理文物展
一、清承明制统全国
一、清承明制统全国
材料一:1644年清朝形势图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清军入关后,清朝统治者面临怎样的困局(问题)?
材料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全国性政权,满族占统治地位。尽管如此,在当时汉族仍然是一个人口占多数,经济、 文化上都占有优势的民族。
——孙淑秋《试论清朝对汉族的政策》
困局:如何建立起并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军事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消灭明朝政权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
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通过军事的方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破局:
一、清承明制统全国
思考:结合课本P88“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如何破局(采取了什么措施)?
二、多措并举安边疆
二、多措并举安边疆
材料三:清代在边疆的治理和民族关系的处理上要比明朝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在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主要原因:一是以边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统治者,所面对的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要更为复杂;二是清朝面对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外国侵略者与民族分裂势力勾结在一起,制造了更大的麻烦,导致危机重重、此伏彼起。
——彭勇、张无尽《明清民族事务处理和边疆管理的共同追求》
思考:根据材料三,为什么“清代在边疆的治理和民族关系的处理上要比明朝花费了更多的精力”?
困局:国内民族问题和外国侵略问题同时并存,并交织在一起,危机重重、此伏彼起。
二、多措并举安边疆
二、多措并举安边疆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面对治理边疆的困局,清朝前期的统治者是如何破局?
东北:黑龙江流域(范例)
1685-1686年
1689年
在雅克萨之战中,康熙帝领导清军打败俄军
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⑥《尼布楚条约》
17世纪中期
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台湾:第一、二组
新疆:第五、六组
西藏:第三、四组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范例,以小组为单位,将探索手册上文物清单提供的文物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事件按照所属的边疆地区在地图上进行分类,用时间轴进行梳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该边疆地区的治理措施。
学习任务一
明朝末期
1661-1662年
1683年
荷兰侵占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康熙帝统一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684年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
东南:台湾
⑧郑成功画像
②《台湾府志》
⑩《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西南:西藏
1653年
1713年
1727年
顺治皇帝册封达赖
康熙皇帝册封班禅
雍正皇帝设置驻藏大臣
1751年
乾隆皇帝设立噶厦
1793年
乾隆皇帝颁布《钦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金瓶掣签制
⑦金奔巴瓶
④班禅金印
①驻藏大臣令牌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图》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⑨噶厦俗官所戴的官帽
西北:新疆
康熙年间
乾隆年间
1762年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蒙古族)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维吾尔族)
设置伊犁将军
1771年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蒙古族)
③伊犁将军府
⑤《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平定准噶尔图卷》
《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石碑)
东南: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⑧)
清朝统一台湾(⑩)
清朝设置台湾府(②)
西南:西藏
册封达赖( )
册封班禅(④)
设置驻藏大臣(①)
设立噶厦(⑨),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建立金瓶掣签制度(⑦)
西北:新疆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⑤)
设置伊犁将军(③)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
东北:黑龙江流域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领导清军打败俄军( )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⑥)
二、多措并举安边疆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清朝统治者在治理边疆过程,有何破局之道(成功经验)?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读史料,归纳清朝治理边疆的成功经验,并从给定的文物中选择合适的文物加以说明。
材料四:第一、二组
材料五:第三、四组
材料六:第五、六组
学习任务二
二、多措并举安边疆
材料四:在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简而言之,就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重点笼络其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思考:根据材料四,清朝的边疆治理有什么成功经验?
破局:1.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1.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1.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图》
《平定准噶尔图卷》
思考:
结合右列文物,请你从中选出最能体现“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文物,并说明理由。
⑩《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二、多措并举安边疆
材料五:清朝统治者从维护以满族贵族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出发,对边疆地区实行恩威并施与剿抚并用方针,即一方面对边疆少数民族割据势力和反清力量实行武力征服与军事镇压,一方面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实行怀柔与笼络。
——马汝珩、赵云田《清代边疆民族政策简论》
思考:根据材料五,清朝统治者在边疆治理上实行了什么方针?
破局:2.恩威并施,剿抚并用。
2.恩威并施,剿抚并用
2.恩威并施,剿抚并用
思考:
(2)请你从右列的文物中选出两件,阐述“恩威并施,剿抚并用”的方针。
④班禅金印
⑤《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⑩《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石碑)
二、多措并举安边疆
材料六:清政府统一边疆地区后,为防御外来侵略,保障边疆局势稳定,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边防的措施。清政府在东北、外蒙古和新疆等地设置军府、屯田驻守的同时,设置了一系列军事哨所。
——马汝珩、赵云田《清代边疆民族政策简论》
思考:根据材料六,清朝统治者在统一边疆后采取了什么治理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破局:3.加强边防,防御侵略。
3.加强边防,防御侵略
3.加强边防,防御侵略
思考:
结合右列文物,请你从中选出最能体现“加强边防,防御侵略”的文物,并说明理由。
⑩《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⑤《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③伊犁将军府
三、八方归心定版图
阅读课本P93-94“清朝的疆域”,画出清朝疆域的示意图。

葱岭
巴勒喀什池
西伯利亚
喜马拉雅山脉
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
太平洋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南海诸岛
学习任务三
思考:对比清朝疆域图和现代中国地图,你有什么发现?
三、八方归心定版图
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一、清承明制统全国
二、多措并举安边疆
三、八方归心定版图
困局与破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清朝边疆治理文物展
前提
结果
课堂小结
1.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2.恩威并施,剿抚并用
3.加强边防,防御侵略
课堂小结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朝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拥有广袤的边疆地区。历代王朝的边疆治理,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小试牛刀
1.(2022·辽宁沈阳)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多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织。下面是来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我国古代某一主题下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应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小试牛刀
2.(2022·吉林省)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设置伊犁将军
3.(2022·山东临沂)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这表明(  )
A.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明显强化
B.驻藏大臣的实权已变得越来越小
C.驻藏大臣全权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D.清朝政府重点掌管西藏地方军务
D
A
课后作业
1.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请你选择一件文物,写一份解说词。
示例:
郑成功画像截取自署名黄梓的清朝画家描绘郑成功指挥作战情景的画作。1661-1662年,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内容+影响)
⑧郑成功画像
课后作业
2.如果你是展览策划人,你是否有更好的策划方案?如果有,请把方案结构写出来。
示例: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