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导入新课
: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1课
应用1:连线(一代之文学)
应用1:全班连线
壹
·
《红楼梦》
红楼遗梦,一世兴衰
初名:《石头记》 问世:乾隆晚期
作者:曹雪芹作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
壹·红楼遗梦,一世兴衰
1、概况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探究1 品读红楼,了解其故事和魅力。
开谈不说红楼梦
纵读诗书也枉然
《京都竹枝词》
材料1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红楼梦第三回 》
主线: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
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物形象
壹·红楼遗梦,一世兴衰
材料2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红楼梦第四十回》
探究1 品读红楼,了解其故事和魅力。
材料3 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伤心,说:“姥姥你好 怎么这时候才来 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的这么大了。”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分儿。我糊涂的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三回》
暗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壹·红楼遗梦,一世兴衰
探究1 品读红楼,了解其故事和魅力。
①内容: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②写作手法: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而生动
③价值: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材料4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洁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地位: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应用2:全班讨论
特点
壹·红楼遗梦,一世兴衰
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作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
A.它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
应用3:(习题巩固)
壹·红楼遗梦,一世兴衰
传统的也是经典的
应用4:翻翻卡
应用3:抢答
贰·昆曲与京剧
戏剧人生,浮生若梦
2001年列入非遗名录
2010年被列入非遗名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贰·戏剧人生,浮生若梦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
《牡丹亭记题词》
又称 ,原流行于 。
期经过改良,日趋成熟,流行于全国; 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
昆剧、昆腔
苏州昆山一带
明朝万历末
清朝前
(一)昆曲:
特点:体现了南曲 轻柔婉转 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 慷慨激昂 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代表作品: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贰·戏剧人生,浮生若梦
南曲的轻柔婉转
北曲的慷慨激昂
诗词歌赋的文学形式
柔美的舞姿
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
禁演
贰·戏剧人生,浮生若梦
探究2 了解昆曲兴衰的原因,浅谈感悟
十一月二十八日伊龄阿覆奏查禁情况,乾隆皇帝再次谕旨各省督抚留心查办外间流传剧本。上谕要求再查昆腔之外,有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请敕各督抚查办。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禁演
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封建专制统治
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脱离民众的现实生活,走向衰弱
应用5:pk版
贰·戏剧人生,浮生若梦
(二)京剧:
徽班进京图
四大徽班
茶园演剧图
进京: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来北京献艺。
形成: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在道光年间形成“皮黄戏”,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后被称为“京剧”。
吸收融合
贰·戏剧人生,浮生若梦
流传: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贵妃醉酒
梅兰芳与卓别林
发扬:民国时期,梅兰芳的海外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
艺术手段:
唱、念、做、打
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脸谱艺术: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贰·戏剧人生,浮生若梦
知识卡片:
批判继承
顺应时代
发扬创新
立足人民
应用6:随机选人
思考: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叁·
过去与现在
一朝一梦,旧梦复兴
清 郑板桥
晴竹图
康熙字典
四库全书
叁·一朝一梦,旧梦复兴
探究3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繁荣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1 清政府就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而能干的军官们的支撑……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马嘎尔尼航行中国记》
材料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政治: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思想:思想禁锢激起知识分子对统治的不满和痛恨和反抗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应用7:小组讨论
技术: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叁·一朝一梦,旧梦复兴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人民网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本课小结
红楼遗梦,
一世兴衰
一朝一梦
戏剧人生,
浮生若梦
红楼梦
昆曲
京剧
背景
旧梦复兴
文化自信
应用8:单元思维导图制作(截屏分享)
作业布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