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2 12:4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以“帝国主义理论”为视角
教案
课程内容标准分析与教学重难点
课程内容标准: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背景及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为“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下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四课,主要介绍20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相继进行两次世界大战,其后构建的国际秩序对世界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其间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有着伟大的世界历史意义,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成为瓦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决定力量。本课在单元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尖锐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促使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独立运动的不断开展,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矛盾重重,与二战的爆发密不可分,人类进入从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 本课下分三个子目。第一目为“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立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与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第二目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简要介绍了一战的历史进程,突出战争的极端残酷性;第三目为“一战后的国际秩序”,讲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其内容,指明其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其中第一、第三目为本课重难点,三子目遵循历史逻辑,介绍了一战的背景、战争过程与战后国际秩序。
学术观点参考
帝国主义 定义: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特征 生产与资本集中发展,出现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中小企业难以生存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成为金融资本,在此基础上出现金融寡头 资本输出占据重要地位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形成 资本主义大国已经将世界各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本质:以垄断代替自由竞争,谋求最大利润 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作用 殖民地对于金融资本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规模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销售市场,是最为有利的资本输出场所 政治:帮助解决国内人口过剩的危机,缓和国内矛盾,维系统治 军事:作为侵略别国的跳板或扩军训练的基地。 列宁认为,正是因为殖民地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重新分割就具备了可能性,而帝国主义之间发展绝对不平衡的规律就导致他们必然诉诸武力,重新瓜分世界,这也印证了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其最高阶段——帝国主义阶段时期,这一时期垄断加剧,随着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当他们步入到资本主义的行列的时候,已经没有一席之地,所以必须重新争夺老牌资本主义的殖民地和劳动力等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利用垄断技术发展科技和生产,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并拥有争夺世界市场的实力。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垄断资本此时阻碍着本国科技的发展,使本国无法利用新兴技术,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这就使老牌主义国家被迅速赶超,经济实力迅速落后于新兴帝国主义国家。[footnoteRef:0] [0: 侯嫒嫒. 列宁帝国主义战争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22.DOI:10.27114/d.cnki.ghnau.2022.001338.] 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不满足现有的世界市场和势力范围,他们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领土,要以实力占领原料市场和殖民地,这就不得不从老牌帝国主义手中争夺。然而,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势力范围,尤其在触及到了他们利益的时候。所以,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则必须采取手段来维护和巩固自身已有的经济政治利益。帝国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他们阵营内部的矛盾更加尖锐,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并呈现了新的特点。为了维护各自的既得利益,获取更多的额外利益,便不断地通过军事冲突的形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最终后果,就是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加剧,冲突激化,最终战争爆发。[footnoteRef:1] [1: 侯嫒嫒. 列宁帝国主义战争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22.DOI:10.27114/d.cnki.ghnau.2022.001338.] 如何理解“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帝国主义垄断的实质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使其变得不可调和,矛盾冲突会持续地引发战争,而帝国主义战争又必然引发无产阶级革命,因而帝国主义一定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footnoteRef:2] [2: 李冬.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阐释[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DOI:10.27393/d.cnki.gxazu.2022.000593.] 在金融资本基础上产生的金融寡头,他们在谋求财富的同时全面操纵着国内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对外施行殖民主义,这使国内和国外矛盾日益激化,致使革命和战争成为帝国主义时代的两大主题。第一,垄断组织凭借其国内垄断地位,不仅加强了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而且也对其他非垄断行业施加压力,这加剧了资本家与工人阶级,大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第二,帝国主义列强在国外由于各自对世界市场和领土的争夺,也加剧了其与殖民地国家人民的矛盾。不仅如此,列宁还以德国和英国瓜分世界中铁路网的分布与其钢铁产量不平衡为例,说明了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他提出:“试问,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瓜分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由此可见,金融资本出现以后的帝国主义阶段,革命与战争都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对外发动战争还是对内压迫冲突都会驱动无产阶级不断向前革命。[footnoteRef:3] [3: 同上] 不同国际关系理论下的一战起因 层次分析理论:主要从国际体系、国家特性、人性三大角度分析一战起源。初创者华尔兹在国际体系层次强调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对战争爆发的重要影响,他认为,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由于主权国家数量众多,且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体系,因此,每一个国家在与另一个国家发生争端时,都必须努力实现自身的利益和目标,并且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判断,采取行动,这就使得冲突的出现不可避免。哈佛大学的小约瑟夫利用此理论对一战的起源分析则广受学界认可,他认为:国际体系层次中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德国的崛起与国际体系的僵化,新旧力量的博弈是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国家层次,奥匈帝国内部的危机与德国内部社会矛盾尖锐化导致统治者急切追求世界霸权;个人层次上,战前各国的军事领导人都普遍有迷信进攻的观念,偏爱快速动员和大规模决战,对战争的速战速决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加剧了事态向战争的演变。 权力转移理论:权力转移理论继承现实主义理论,即认为现实中的国际关系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总是在不断地追求权力。而国家对权力的追求就是不断地增强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地扩大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对外影响力。持该种观点的学者将国际体系描绘为金字塔,认为国际体系中存在掌握世界霸权的主导国与势力不断发展的崛起国,两者之间的权力对比消长过程称为权力转移。两者都可能成为战争的发动者,因为主导国担心崛起国威胁自己的霸权与利益,崛起国则担心主导国利用既有的权力优势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且战争主要爆发于。在权力转移过程中,是否会爆发战争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崛起国与主导国的权力是否接近,其二,崛起国是否满足于现有国际体系。 动态差异理论:权力转移理论的最新成果。将权力分为经济权力、军事权力与潜在权力,研究经济权力与潜在权力的衰弱是如何影响具有军事优势的国家的。这一理论认为,国家力量对比出现消长时最容易出现战争,而且处于衰落的国家为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王位更倾向于发起战争,一战则是德国担心俄国崛起而先发制人发动的战争。这一理论与历史现实存在脱钩,一战的兴起还有法德、英德等矛盾的影响,霸权国家也可利用各种非战争手段对崛起国进行打压,进而迫使崛起国挑起战争。 进攻防御理论:是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强调军事技术对战争的影响,认为一战前的军事技术有利于防御,但欧洲大国将其误判为有利于进攻,因此他们均采取进攻策略。后来的学者进一步提出彼时欧洲大国存在“进攻崇拜”的观点,即欧洲大国领导者认为进攻优于防御,对速决战盲目乐观而出现决策失误,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该理论观点较为浅显,但尝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战起源。 决策动机理论:该理论强调,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主要归结为安全、地位、利益和复仇,其中对于地位 与复仇的追求显得尤为重要。任何战争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战争的决策者与彼时的国民对战争的短暂性与取得的收益盲目乐观,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 国际格局:广义的国际格局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力量的结构状态,狭义的国际格局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博弈的主要战略国际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 国际秩序:使国际社会正常运行的行为规则及其保障机制。行为规范通常是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等,保障机制通常体现为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及相关国家都认可的组织形式。 关系 国际格局是国际秩序存在的基础,两者都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而言,国际秩序稳定性较强,而国际格局稳定性较差。通常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引起国际秩序的调整;国际秩序的变化会巩固新形成的格局,两者的互动过程促进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变化并非完全同步,两者可能存在脱节情况。 一战后德国赔款问题 赔款数目:法国为重建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和严重削弱德国,建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提出了6000-8000亿金马克的巨额赔款。英国从保持欧洲均势出发,认为巨额赔款将会导致德国经济破产,不利于对抗苏俄和法国,为此提出了20亿英镑(合400亿金马克)的赔款总数。美国认为,超出实际支付能力的赔款要求,无异于杀鸡取卵,将会导致德国在欧洲的庞大债务,失去一支牵制英法对付苏俄的力量,因此,它也主张适当减轻德国的赔款,只提出了250亿美元的赔款数字。[footnoteRef:4] [4: 肖德芳.德国赔款问题与20年代欧洲政治格局的演变[J].历史教学问题,2000(04):32-35.] 赔款偿还:最初,魏玛共和国为偿还战争赔款,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造成国内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濒临崩溃,仍旧无法偿还。为争取欧洲的霸主地位,法国联合比利时借口德国拖延赔款,出兵占领德国的重工业基地——鲁尔地区。英国为维护其欧洲地位,使事态恶化,打击法国经济。美国则试图妥善处理德国赔款问题,促使法比从鲁尔地区撤军。后道威斯计划出台,美国为德国提供大量贷款,带动了德国的经济发展,德国有余力偿还赔款,又促进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余国家得以偿还美国的战债。经济危机后扬格计划取代道威斯计划,进一步促进德国的经济复苏。但战债问题带来的民族仇恨,也使得德国经济复苏之后试图报复协约国,且魏玛共和国的统治基础受到打击。美国的贷款输入强化了欧洲对美国的经济依赖,也反映出其无法独立解决经济问题以及美国的经济地位。 国际联盟 主要机构为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是三级体制 主要目的 维护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组织军备裁减工作,要求会员国进行公开外交,监督军火贸易 对奥斯曼帝国的领地与德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本质上仍旧是殖民统治 成立多个附属机构与辅助机构,完成对会员国的其他义务与责任 意义:国际联盟的出现不仅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更表达了人类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与向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重要发展,是各国维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继续实践。它在推进国际社会有序化,促进国际合作,伸张中小国家正当诉求,以及促进人权与社会福利、改善劳工劳动条件和待遇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都是人类社会取得的文明进步,对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footnoteRef:5] [5: 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J].中国社会科学,2015(07):186-204+209.] 局限: 关于裁军的规定空泛,缺乏约束力 对会员国发动战争留有余地,全体一致的决策原则导致其无法制裁侵略行为 殖民主义制度仍旧存在,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冲突被视为内部事务,委任统治制度未改变殖民统治实质 国联权力有限,大国强权主导国际秩序 参与国数目不足,不具备普遍性与权威性,难以维护集体安全
学情分析
本课类型为新授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人数约50人。在经历初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一战的历史进程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对一战的残酷性有一定了解。上述知识背景为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现阶段的学生具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旺盛的探索欲,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进行知识学习,这也为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初中教材对知识内容的描述较为浅显,结论呈现也较为简单。初中教材对一战背景的描述主要为以下三点:欧洲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与竞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这一表述深度与广度皆显不足,并未触及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不断扩张的本质,学生未能从唯物史观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一战的起源与不可避免性。初中阶段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介绍主要通过《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与影响进行讲解,学生尚未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本质与重重矛盾;且不涉及国际联盟的历史作用与局限,学生对该体系进步性与局限性的认识尚待深入。上述知识盲点也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需要教师设置材料并配合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
教学立意
本课聚焦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这两大核心素养,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视角,让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理解“帝国主义阶段的战争无可避免”与“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这两大论断(以前者为主),认识一战爆发的不可避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重重与其崩溃的必然性。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金融资本的不断扩张促使其打破原有的国际秩序,进行瓜分世界的斗争,局部的战争已然碰撞出世界大战的火花。在错综复杂的各国矛盾与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并展开军事对峙,各国领导人的好战轻敌与民众的狂热情绪压制了有限的反战力量。突发于巴尔干半岛的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宣战,人类无可避免地滑入战争深渊。 一战的进程并不按照主要领导人的设想那般速战速决,持续四年的战争带来的损失极为严重,长期僵持的巨大消耗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社会基础造成空前打击。 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结束,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过签订一系列条约,构筑了与战后国际格局相适应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内部矛盾重重,战胜国内部的霸权争夺、战败国面临压榨的复仇心理、对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长期敌视、强权政治下小国利益的牺牲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觉醒,都决定了这一体系无法长久维持和平。此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度改变了国际秩序,“从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体现出的是帝国主义阶段的战争必然性。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阐释》并加以梳理,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时空观念·水平2,历史解释·水平1,唯物史观·水平1,2)。通过阅读《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阐释》与《列宁帝国主义战争理论研究》、20世纪初期列强瓜分殖民地示意图及表格、列强工业产量对比,认识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均衡与争夺殖民地的必然性(史料实证·水平1,历史解释·水平1,唯物史观·水平1,2)。通过学习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阅读《海军恐慌、海军协会与英德海军军备竞赛(1884—1914)》,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军备竞赛(史料实证·水平1);通过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了解一战前的社会心理与作用有限的和平运动(史料实证·水平1);通过学习美西战争与日俄战争,了解局部战争预示着世界大战的爆发;通过阅读了解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与萨拉热窝事件,阅读《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偶然性与一战爆发的必然性(历史解释·水平1,唯物史观·水平1,2)。通过了解其余国际理论视角下的一战起源,综合看待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唯物史观对认清历史发展规律的意义所在(历史解释·水平1,唯物史观·水平1,2)。 知道一战的历史进程;通过学习一战的严重后果,阅读《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认识一战的极端残酷性(史料实证·水平1),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珍爱与重视(家国情怀·水平1,2)。 知道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区别与关联,在了解一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基础上学习战后国际秩序(历史解释·水平1)。了解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一战后英美战债问题研究》,理解一战后列强对国际秩序的构想(史料实证·水平1),通过阅读《第三次英日同盟研究》,了解美国争夺亚太霸权造成的不利后果(历史解释·水平1);了解国联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理解国联的本质与历史局限(历史解释·水平1)。 通过案例聚焦,进一步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在矛盾:通过学习一战后德国赔款问题,了解战胜国的内部冲突、德国民众的复仇心理、资本主义世界整体利益的制约,认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的敌对及其负面影响,认识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通过学习中国的觉醒,认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历史解释·水平1,唯物史观·水平1,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具体教学行为
新课引入 教师介绍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及其帝国主义理论,并引出其中著名观点“帝国主义时期的战争无可避免”、“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教师讲授本课目的: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课的学习,理解列宁所提出的上述两大著名观点。
无可避免的战争: 一战的历史背景 1.1 时代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出示材料: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1917)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设问: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为什么资本主义会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出示材料: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发展到极致,与此同时,这一阶段以内燃机的问世以及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影响,传统的轻纩工业地位下降,而汽车制造、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逐渐占据了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领导地位。此类企业规模巨大,对生产集中的要求更高,对资本的使用也更加迫切。股份公司的经营方式出现顺应了其对资本的大量需求,也推动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和资本快速集中。 大企业规模巨大,拥有资金、管理、技术上的优势,往往在竞争中胜出,弱小的企业或被破产收购或被兼并……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从工人到原材料,从生产到资本,集中的趋势都在不断增强。在19世纪后期,美国德国相继出现如托拉斯、卡特尔等垄断经济组织,这些垄断组织仅仅是更大规模垄断的萌芽。在发生了几次规模较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以后,弱小企业被淘汰后为大企业所吞并,而幸存的资本家集团愈发明白联合生产才能更好应对危机,保持自己行业的领先地位,这就使原本的集中或联合成为一种强制性行为,资本和生产日趋集中在大资本家手中……垄断就在此基础上形成。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其目的都是满足资本家对于高额利润的要求。——李冬《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阐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指出垄断阶段即是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并使用结构图梳理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过程。 经济结构改变——生产与资本不断集中——进入垄断阶段 总结时代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1.2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出示材料: 殖民地对于金融资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济上,它能够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规模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销售市场,更是金融资本最为有利的资本输出场所;在政治上,殖民地可以帮助解决国内人口过剩的危机,用以缓和国内矛盾,是维持其统治的重要条件:在军事上,殖民地还可以作为侵略别国的跳板,扩军训练的基地。列宁认为,正是因为殖民地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重新分割就具备了可能性,而帝国主义之间发展绝对不平衡的规律就导致他们必然诉诸武力,重新瓜分世界。——李冬《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阐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分析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重要意义。引出其发生战争的必然性。 出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及其海外殖民地地图、英法德三国殖民地表格对比。 出示表格,讲述列强经济实力的变化。 出示材料: 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不满足现有的世界市场和势力范围,他们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领土,要以实力占领原料市场和殖民地,这就不得不从老牌帝国主义手中争夺。然而,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势力范围,尤其在触及到了他们利益的时候。所以,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则必须采取手段来维护和巩固自身已有的经济政治利益……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最终后果,就是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加剧,冲突激化,最终战争爆发。——侯嫒嫒《列宁帝国主义战争理论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解读材料,讲授帝国主义战争发生的必然性。 总结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瓜分世界的争斗 1.3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与军备竞赛 介绍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出示材料: 我们几乎只能依靠旧船建立对德国海军的优势……英国想凭借18艘无畏舰轻而易举地确立制海权,显然是不够的,因此1909—1910年需要新建8艘战列舰……在英法俄结盟之后,作为协约国成员的英国逐渐将其原本针对法俄海海军的“两强标准”改为针对德国的“一强标准”——要保证德国的主力舰不多于英国主力舰的60%。海军恐慌带来的战列舰建造狂潮,使英德双方感到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因而从1909年起陆续接触,进行海军谈判。由于英国将德国削减主力舰作为谈判前提,而德国将英国对未来欧陆战事保持中立作为谈判前提,均涉及各自的核心利益,谈判最终归于失败。——贾珺《海军恐慌、海军协会与英德海军军备竞赛(1884—1914)》,《全球史评论》2020(02) 介绍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 总结背景: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帝国主义国家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1.4 反战与好战——彼时的社会思想介绍 出示材料: 随着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英德海军竞赛的加剧以及列强不断在北非和巴尔干地区制造危机、冲突与局部战争,从1907年到1912年,第二国际集中开展了反对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它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备战活动,号召各国人民采用一切手段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如果战争爆发则利用它来加速社会革命。……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会除了在议会内部进行斗争,拒绝投票通过军事法案和军事预算,拒绝用于侵略殖民地的一切费用之外,也在议会外发动群众进行反战宣传。许多国家的工人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群众大会和示威游行……另外,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和平主义者则力图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来加深两国的理解,防止战争爆发。——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世界历史》2014(01) 介绍彼时反战力量的有限努力。 出示材料与美国征兵海报: 然而,并非只有德意志帝国在世纪之交成为民族主义和大国扩张政策的拥趸。英国、法国、俄国等的对外政策在战前与德国无异,伦敦音乐厅的上空也回荡着侵略主义的言论,彼得堡的沙龙中充斥表着泛斯拉夫主义的叫嚣,法国的复仇思想和沙文主义也毫不逊色。毕竟这就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时代、群众性民族主义的时代,民族主义已经超越个人理想而上升为一个民族的理想。——徐健《“乌拉爱国主义”:一战前德国社会心态的若干思考》,《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7(05) 结合教材,介绍彼时领导人与民众的好战情绪、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总结背景:帝国主义国家领导人好战轻敌,民众情绪狂热,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泛滥;和平势力弱小,难以阻碍战争的爆发。 1.5 局部战争 介绍美西战争与日俄战争。 总结背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预示着更大规模的战争。 1.6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出示巴尔干半岛地图,介绍巴尔干半岛的复杂矛盾、两次巴尔干战争及其影响。 介绍萨拉热窝事件。 总结导火线:矛盾重重的巴尔干半岛突发萨拉热窝事件。 出示材料: 任何“实力均衡”都是相对的,而实力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随着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欧洲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美国的崛起和要求对美洲事务的独占控制以及东亚日本的崛起,从欧洲外部对维也纳体系构成挑战。列强竞相对外扩张、瓜分世界,矛盾冲突不断尖锐,最终把一个在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暗杀事件演变成一场“大战”。——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中国社会科学》2015(07) 点明萨拉热窝事件的偶然性与一战的必然性。 1.7 小结:一战的历史背景 时代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瓜分世界的争斗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 帝国主义国家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帝国主义国家领导人好战轻敌,民众情绪狂热,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泛滥 和平势力弱小,难以阻碍战争的爆发 美西战争与日俄战争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局部战争,预示着更大规模战争的到来 导火线:矛盾重重的巴尔干半岛突发萨拉热窝事件 1.8 拓展:国际关系理论视角下的一战起源 引导学生认识上述国际关系理论对学习一战起源的作用: 上述观点角度多元,且不乏对一战起源的深入剖析解读,对了解、拓宽对一战起源的认识有积极意义。 上述观点各有局限,需要综合、辩证看待。 要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与方法,认识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具有历史必然性,认清历史的发展规律。
事与愿违的浩劫: 一战的历史进程 2.1 一战的战线与阶段 出示表格,介绍一战的战线与阶段,并讲述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2.2 一战的严重后果 出示表格与油画,介绍一战的残酷后果。 出示材料: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双重性,即牵动全球的世界性和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大战爆发之初,各国文官政府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及时应战,以避免削弱自己,壮大对手;军方则仍然停留在 19 世纪的战争思维上,以为靠一两次毕其功于一役的战役便高下立见,就像当年的拿破仑战争或普法战争那样。但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战争的发展轨迹却完全与各国决策者的主观意愿背道而驰: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摧毁了他们速战速决的侥幸心理,长期消耗的总体战又将各国的全部国力及其殖民帝国也卷人其中,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重创。——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中国社会科学》2015(07) 讲述一战领导人的误判与最终造成的严重后果。
难以维系的和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1 概念辨析: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 出示材料: 国际格局:广义的国际格局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力量的结构状态,狭义的国际格局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博弈的主要战略国际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 国际秩序:使国际社会正常运行的行为规则及其保障机制。行为规范通常是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等。保障机制通常体现为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及相关国家都认可的组织形式。 两者关联:国际格局是国际秩序存在的基础,两者都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而言,国际秩序稳定性较强,而国际格局稳定性较差。通常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引起国际秩序的调整;国际秩序的变化会巩固新形成的格局,两者的互动过程促进国际体系的演变。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变化并非完全同步,两者可能存在脱节情况。 ——据刘建飞《国际格局演进与国际秩序重塑》整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05) 教师介绍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及两者关联。 3.2 一战前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出示表格: 教师介绍其格局变化,并将欧洲总结为“相对衰落”,美日总结为“崛起”,苏俄总结为“开辟新路”,亚洲总结为“崛起”与“斗争”。 3.3 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巴黎和会 介绍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出示材料: 普世原则的核心便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概括起来有四个核心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每个民族有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即民族自决;国际自由原则,每个国家都有权在国际空间内自由活动,包括公海航行自由,消除关税壁垒,普遍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从而实现国际通行和贸易自由;公开外交原则,国家间废除秘密外交,加强合作,国家间冲突则诉诸国际舆论和国际法庭;建设和平原则,战争可以避免,利益可以协调,和平可以通过国家间的建设性互动实现,比如建立国际联盟,而无需依靠以“均势”为目的的军备竞赛。——王召东《一战后英美战债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讲授巴黎和会名义上依据的原则,介绍其迫于现实的妥协、进行资本输出的目的、战后维护和平的构想。 3.4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华盛顿会议 介绍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的作用。 出示材料: 日本陷入了“协调外交”的无奈和郁闷之中,引起国内矛盾激化,法西斯主义抬头并且逐渐蔓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九一八事变”后,脱离了同盟条约的制约,日本侵略中国、南下染指东南亚、导致与英美两国走向了战争的边缘。最终,日本选择了与德意等法西斯国家结盟,发动了太平洋战争。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在欧洲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境地,远东及太平洋地区不再有日本的保驾护航,同时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避免卷入对抗日本的阵营中,英国被迫推行绥靖政策,这无疑助长了日本、德国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步伐。——李伟《第三次英日同盟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讲述美国抢占亚太地区霸权造成的负面影响。 3.5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国际联盟 介绍国际联盟、全体一致原则、委任统治制度。 出示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所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是残缺不全的,这个国际秩序无法完成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宗旨与任务。它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束手无策,对纳粹德国的扩军备战反应乏力,对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制裁半心半意,对被侵略国家的支持缺乏诚意。因此国际联盟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实际变成了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新秩序”,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彻底破产,国际联盟也名存实亡。——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中国社会科学》2015(07) 介绍国联的历史局限。 3.6 聚焦:一战后德国赔款问题 出示表格,介绍协约国对德国的惩罚措施,引导学生关注赔款问题。 出示材料: 索要过高赔款是有害的。赔款支付主要通过外贸盈余支付,如果以每年战败国的外贸盈余支付适度赔款,则会强化协约国贸易地位,阻止德国提高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如果索要赔偿总数过大,必将导致德国出口贸易的极大扩张,那就必然干扰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因此,索赔如果完全超出战败国的赔偿能力,那就连部分赔偿都得不到,最终还将导致德国的崩溃。——陈安龙《凯恩斯的欧洲重建计划 ——一场经济对政治的反抗》,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引导学生认识索要过多赔款的不合理性。 介绍鲁尔危机,讲述英法美三国的不同目的,突出协约国内的争霸与矛盾。 出示材料: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要受到资本主义整体利益的制约,即资本主义世界整体利益使战胜国对德国的掠夺有一个限度,这就是,德国人民能够承受和资本主义世界统治秩序不受破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使国际局势紧张,激化德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以致在德国出现革命形势和爆发革命,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和统治。——肖德芳《德国赔款问题与20年代欧洲政治格局的演变》,《历史教学问题》2000(04) 讲授苏俄建立后对帝国主义国家内部争霸的制约作用。 介绍道威斯计划与扬格计划。 出示材料: 贷款的大量输入带动了德国经济发展,很快将恢复到战前水平。1929 年德国国民收入达 759 亿金马克,是战前的 1.5 倍,黄金外汇储备也达到 22.58 亿金马克,超过战前一倍。德国复兴带动了整个欧洲经济的恢复,赔款的到位也使得各国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王召东《一战后英美战债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介绍德国的经济复苏及其意义。 出示材料: 德国虽然被迫在条约上签字划押,但从未承认过自己的失败,并对凡尔赛条约充满仇恨……可以肯定,随着国力的恢复与增长,德国必然会从要求修改条约到不履行条约,直至撕毁条约……魏玛共和国本来是德国历史的进步,但是由于它成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被迫接受凡尔赛条约,因此无论是德国的右派还是左派都对共和国一分反感……人们怀念帝国,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铁腕人物“重振国威”,这种社会状态便成为纳粹党和希特勒上台的社会土壤。——徐蓝《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历史教学问题》2000(03) 介绍过度索要赔款引发的仇恨心理。 3.7 聚焦:列强对苏俄的敌视 出示材料: 战胜国先是以消灭苏俄为目的,并组织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但是没有成功;接着又以孤立苏俄为目标,所以说凡尔赛体系是反苏反共的工具。这种防止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扩大影响的根本宗旨,在以后20年内没有改变……当30年代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日益猖獗之时,英法仍然敌视苏联,这不但是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未能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苏德再次接近的原因之一,其结果是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徐蓝《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历史教学问题》2000(03) 介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苏俄的排斥、协约国对苏俄的敌视及其负面作用。 3.8 聚焦:中国的觉醒 出示材料: 美国的背叛凸显了“公理战胜”的虚幻,对山东的处置则是“实际”而短期内无法挽回的;日本基本已成潜在的敌人,英国在退缩,法国时常独立,有着特别吸引力的新俄简直不容你不接近。新俄所奉行的“主义本来自西方,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出对西方文明的否定,这样的思想最符合西方分裂后中国思想界的民族主义情绪,遂出现”从威尔逊到列宁”的转变;这既是一个直接的象征,也有明显的政治后果(如“反帝”越来越成为中国权势竞争中“政治正当性”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其带来的深层心态变化远更广泛持久。——罗志田《“六个月乐观”的幻灭: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历史研究》2006(04) 结合五四运动与中共一大,介绍列强的强权政治牺牲中国利益后中国反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9 总结: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战后国际格局而构建的国际秩序。 进步性: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与亚太地区的关系,缓和其矛盾,维护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局限性:该体系内部存在的重重矛盾使之无法维持长久和平,人类陷入从“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 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 战胜国内部大国争霸不断,英法美日等国的矛盾与冲突使得该体系难以维持。 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残酷的压榨,引发了战败国民众的复仇心理。 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牺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利益,被殖民地不断觉醒,民族解放运动威胁殖民统治体系。 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矛盾 长期敌视、排斥苏联,警惕共产主义思想的扩散,意识形态对立阻碍友好外交,且不利于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缔结。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警惕制约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激化,以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秩序与帝国主义国家的整体利益。
本课小结 教师通过讲解,带领同学们回顾本课脉络并进行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金融资本的不断扩张促使其打破原有的国际秩序,进行瓜分世界的斗争,局部的战争已然碰撞出世界大战的火花。在错综复杂的各国矛盾与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并展开军事对峙,各国领导人的好战轻敌与民众的狂热情绪压制了有限的反战力量。突发于巴尔干半岛的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宣战,人类无可避免地滑入战争深渊。 一战的进程并不按照主要领导人的设想那般速战速决,持续四年的战争带来的损失极为严重,长期僵持的巨大消耗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社会基础造成空前打击。 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结束,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过签订一系列条约,构筑了与战后国际格局相适应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内部矛盾重重,战胜国内部的霸权争夺、战败国面临压榨的复仇心理、对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长期敌视、强权政治下小国利益的牺牲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觉醒,都决定了这一体系无法长久维持和平。此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度改变了国际秩序,“从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体现出的是帝国主义阶段的战争必然性。
板书设计
2 / 2
2 /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