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八单元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标分析
【课标内容】
内容标准的规定: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第一部分,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需要达到“了解”的程度,即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变化的背景、具体内容。第二部分,“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要求学生意识到资本主义统治手段和方法的变化并未解决其固有的矛盾,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
“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四大部分。
【本课的地位】
本课属于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本单元意在闸述 20 世纪下半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与大趋势,共有四课内容,分别是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四课内容整体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与第三误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呈并列关系,共同起到了时间上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的处理】
本课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福利国家”和社会运动四个子目,讲述了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概况,展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问题。资本主义国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的新变化,经济在高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其中第一子目和第四子目是本课重点,需要详细展开讲述。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学生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特点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已经初步具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认识,可以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
【能力方面】
四个子目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国家垄断资本主、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等,学生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教材,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精心讲解、循循善诱,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概念,厘清各变化的具体内涵,并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认识各变化之间的关系和其实质,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
【情意方面】
通过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关系的原理。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学习,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不断改革和调整会促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进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协调的一面。
教学目标(ABCD法)
目标1: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新变化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并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标2:通过对教材文本和教师补充资料的分析解读,学生能够提高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
目标3:通过对国家干预经济和“福利国家”实质的分析,学生能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进行理性、客观的评判,并培养辩证地评价、认识历史事物的思维与能力。
目标4: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就及问题的分析,学生能够具备相应的危机意识、改革思维和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重要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其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现象。
教学方法策略
教师教法:问题驱动法,材料分析法
学生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立意/逻辑结构
【教学立意】
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长期和平的环境下,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如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对社会的治理,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基本维持了社会稳定;在国际上加强协调,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指出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教学逻辑】
紧扣本课的知识线索,注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关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逻辑。另外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史料的能力。教师在讲述必要的历史知识时,引发学生的理论思考,深入认识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论述。
教学实施计划
【课前预习】
学生学习任务:大致浏览第19课的课本教材,了解基本知识概况。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那么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下这节课的标题,我们总说啊,认识一件事,需要掌握三个W,When Who和What,大家可以找到本节课的三个W吗?
【生】When:二战后;Who:资本主义国家;What:产生了新变化
【师】很好,既然说本节课的标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那这些新变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归纳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既强调市场机制,又主张国家适度调控与国际协调,保持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材料三:“福利国家”的建立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战后的社会运动形成了人民民主斗争的高潮,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材料四:二战后发达国家出现的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生】经济的新变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国际经济组织;生产力的新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新变化:社会结构、福利国家、社会运动
【师】是的,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这就是我们本课的几个小标题。我们今天就将从这几个板块来开展学习,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经济的新变化。
【师】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首先是生产组织方式,从新航路开辟以来,它经历了工场手工业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来讲,经历了从商业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上,商业资本主义时期,使用的是贸易保护的这种政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采用的是自由放任政策再到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那么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匹配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采用的是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也就是国家在对外的方面重视的是本国商品的出口,将商品换成真金白银然后藏在国家里边,所以重商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进行一个保护,那自由放任政策对应的是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当中提出来的,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普遍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一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是在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时候,这样的政策就失灵了,所以由罗斯福新政来加强对国家的干预,来缓解经济危机,1936年的时候,凯恩斯发表了著作,其中就提到了由政府来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稳定,开始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加强国家的干预,那么此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垄断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由国家来进行垄断,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大的表现就是国家宏观调控。
【师】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将通过几幅图片进行背景的分析。大家可以从三幅图片中提取到什么信息吗?
【生】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生死存亡教训;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和影响
【师】是的,那大家知道资本主义的弊病是什么吗?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细化的现象,一个产品的产生,不是只有一个部门来单独完成的,是几个部门共同协调配合的,而这样的协调就需要一定的秩序,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点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家占有厂房和机器,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的,势必就和需要秩序的生产发生了一定的矛盾。
那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生死存亡的教训,这个教训给的是谁呢?
【生】资本主义国家。
【师】是的,为什么会爆发二战,在第一定程度上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有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且没有殖民地和市场进行缓解,所以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教训呢?就是对于一些事情放任是不太好的,要开始进行一定的控制。
那第三幅图片,苏联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
【生】苏联正好在进行两个五年计划,而且到1937年就完成了工业化,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师】是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慢慢衰弱,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在慢慢增强,所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两种不同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生存状态是不一样的,那生存状态较好的国家就会给生存状态较差的国家产生一些冲击。
【师】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实行宏观调控,请大家阅读课本,找到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
【生】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直接采购、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师】很好,那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几条措施,大家仔细观察,你们觉得这些措施的主语是谁?
【生】国家、政府
【师】没错,说明宏观调控是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那这些措施完全由国家控制吗?这种经济发展计划是像苏联那样全部由国家进行经济发展计划吗?
【生】并不是,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某些方面上是由国家来进行计划的。
【师】是的,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宏观调控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那在这样的措施下,有出现什么成效吗?
【生】二战后到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师】是的,那这样的黄金时期一直持续下去了吗?
【生】并没有,70 年代,出现“滞胀”现象。
【师】没错,所谓“滞涨”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我们可以结合这张表格来理解一下。
大家还记得刚才的措施吗?措施中的三点尤其是第一点是政府不断扩大自己的开支来促进就业,带动消费,那么在长时间的政府不断把钱投入市场过程中,造成赤字,那就必须想要把钱投入市场,增发货币进入流通,造成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就会使消费者的钱不值钱,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下降,而七十年代正赶上国际油价上涨,商品成本上升的时期,所以资本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消费者购买能力下降,消费者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就已经使这些商品货存积攒得很严重了,再加上70年代国际油价的上涨,商品的成本也上涨,也就生产不起这些商品了,所以这些工厂的生产就慢慢陷入了停滞,因此这个时期两个现象同时出现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为了切断这样的现象,你要把其中哪一环切掉呢?是不是要改善通货膨胀的局面?那如何改善这一局面呢?政府是不是不要在往市场里增发货币了?也就是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把政府扩大开支这一环扣除,在一定程度上,回到自由放任经济的局面下,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慢慢的消费者购买能力会慢慢提高,生产停滞的局面也会慢慢恢复。
【师】之前我们之前提到的都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时如何处理和应对问题,那国际上,在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中,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协调平台,各国以邻为壑的危机对策不仅大大加深了危机,而且也成为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以国际协调的手段为方式,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面请大家根据图标,来说一说这些图标都代表什么组织。
【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
【师】是的,他们共同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那么学到这里,我们的国际经济线索就十分明晰了,从经济危机→以邻为壑→加深矛盾→战争爆发→国际协调→建立体系,大家认为这些组织的建立有什么影响吗?
【生】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确立了美国的主导地位,服从于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师】很好,虽然我们说国际经济组织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是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恢复和发展的,这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外循环,有了外循环,内循环肯定也必不可少,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要扩大内循环,就要刺激需求,提高职工的消费水平,从而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但职工的收入和资本家利益的获得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缓和这种矛盾就是需要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也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为这个矛盾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来说一说科技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生】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师】是的,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也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我们学到这里已经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了,第一次科技革命我们也叫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是电气时代,以发电机内燃机作为主要的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进入信息时代。请大家看一下这个人类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从中你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生】使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师】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劳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那劳动关系的变化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具体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加,相应的,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这就是人口流动的一个情况我们可以看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就业人口分布情况。
【师】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也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岗位。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工业革命以来,中间阶层力量的增加。科学技术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知识水平很好,中间阶层是处于技术管理人员,比如说白领、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他们并不像资本家一样,拥有工厂、机器这些生产资料,但是凭借他们的智力拥有较高的收入,在社会中占据25%-30%的一个比例。大家知道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什么形状吗?
【生】金字塔型
【师】没错,那大家思考一下,随着中间阶层人数的增加,会变成什么形状?
【生】橄榄球型。
【师】是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间阶层变多了,整一个社会的结构就像图片展示的一样,是一个橄榄的状态,相对而言社会也会比较稳定一些,这些人反对武力,追求和平,所以社会相对稳定,二战之后,大规模的革命运动是不是没有了,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矛盾没有了,只是不愿意用暴力的方式,经济是发展的,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那就意味着社会始终是少数人的,生产资料在他们手上,他们赚得更多,感觉自己得到的少,因此他们的诉求通过游行示威的方式。请大家根据课本,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除此之外,社会方面的新变化还有一个是福利国家,请同学们概括《报告》所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资本主义国家该如何应对。
材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内部存在着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最富裕的1%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40%是平均水平的3倍。最上层的1%家庭的收入在1979年是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1997年达到23倍”
【生】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社会的不平等不断扩大。
【师】没错,为了改变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是突出国家的功能和作用,第一个方面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比如说失业保险;第二个就是加大社会服务的开支,保证公民享有较好的公共福利,比如国家的义务教育,一些弱势群体受到的保障,残疾人保险,养老保险。
【师】关于福利国家,撒切尔夫人有这么一段话,请大家结合撒切尔夫人的话和这两张漫画,谈一谈你觉得福利国家有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生】在缓和社会矛盾,缩短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培植社会惰性,一定程度降低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
【师】是的,那大家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吗?
【生】福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社会福利要根据国情量力而行,不断调整。福利未必完全等于社会和谐,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才是关键。
【师】很好,那么学到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资本主义在经济、社会和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变化的内容,但是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本课的标题,是“变与不变”,大家觉得不变的是什么呢?为什么经过宏观调控等一系列的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仍旧周期性爆发?
材料一:2008年9月15日,世界聚焦美国华尔街。当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受此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5日巨幅下挫,创下9·1 1事件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有人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风暴"比喻这场危机。
材料二:据美联社报道,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形成的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浪潮开始蔓延到服务业,表明作为支撑美国就业市场的服务业出现降温迹象。
【生】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其目的是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自我完善。调整的只是统治手段和方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本质。
【师】是的,变的是统治手段,不变的是资本主义制度,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之前爆发了黑人运动,但是黑人的人身安全仍然受到威胁,看得见的是条款的废除,看不见的是理念的改变,如何去实现这种社会的平等,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