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简案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二、教学目标与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研读、看图说史、问题探究等方式梳理出二战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措施与结果、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并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
2.通过历史比较、史料研读、问题探究等方式说出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原因,并说出自己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启示。
3.在学习中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评价设计】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小组合作探究的表现、导学案的整理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其是否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措施与结果,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2、难点:苏东剧变的原因,苏联、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苏联的辉煌与黯淡
1、介绍二战后苏联的辉煌成就(经济、政治),存在的问题(经济结构失衡,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进而引出苏联模式,“后斯大林时代”的改革。
2、介绍赫鲁晓夫的改革,分析其积极性与局限性。
3、介绍勃列日涅夫改革,强调其特点和消极影响。
介绍戈尔巴乔夫改革,强调了他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反思苏联解体带来的启示。
东欧的追随与徘徊
介绍东欧改革过程、剧变原因。
(三)中国的模仿与超越
1、介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
比较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结尾和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20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苏联的辉煌与黯淡
东欧的追随与徘徊
中国的模仿与超越
【设计思路】
1.科学设定目标,优先设计评价,强化思维参与,注重联系生活。
2.以教材为中心整合教材内容,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在体悟中涵养家国情怀。
(朱煜《重视发挥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历史教学问题》:如果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灵魂”,那么,教科书就是课程的“肉体”,是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内容载体。)
3.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4.针对高一学生特点,适时搭建脚手架(如材料关键字词标红、问题引导、示范迁移等方式),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内容标准是:“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20世界下半期的世界出现许多新变化,不仅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变化,也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作为这个世界上的新生事物,必然要面对与资本主义的竞争,面对自身的发展完善问题,改革在所难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材编排了苏联的改革及其结局、东欧各国的改革及其结局以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在比较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理解,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文化、道路自信。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本课内容虽已有所接触,但由于学习时间久远等原因,大部分学生对基本史实都已不甚清楚,也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的支撑,基于这一学情的判断,在授课过程中应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对苏联、东欧和中国进行比较,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培植家国情怀,推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
在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之后,我确定了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研读、看图说史、问题探究等方式梳理出二战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措施与结果、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并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
2.通过历史比较、史料研读、问题探究等方式说出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原因,并说出自己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启示。
3.在学习中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背景下,以问题式教学为核心,采用自主学习、教师讲述、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材有关内容的梳理、拓展材料的研读采用自主学习方法进行;相关背景知识或场景、以及总结过渡等采用教师讲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分析、苏联与东欧改革的教训等采用师生、生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错。
但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内容太多与时间不够的矛盾突出,苏联部分上的比较详细,但东欧和中国没有充分展开,落脚点没有踩踏实;其次本课的历史味道和政治味道之间的平衡还需要进一步斟酌,上出有思政味道的历史课;最后给学生自学和表达的时间是比较少,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学习主导的特征没有鲜明地体现出来。希望以后能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