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龠,甲骨文像不同音高的管子有序排列而成的和音管乐器,吹奏用禾管编成"排笛",发出谐调共振的乐音。隶书调整左右顺序。
《说文解字》:和,相呼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禾"作声旁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张骞出使西域
鉴真东渡
马可波罗东游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哪些事件体现了这种和谐的外交观?
《南京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的签订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为什么周恩来说近代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请结合图片说说近代外交有什么特点?
任人宰割的外交: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周恩来
插入周恩来视频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以和立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以和睦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以和融世——求同存异
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
外交如同交朋友?
请问如何获得朋友?从自己角度思考?(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以小见大
找朋友
一、以和立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尊敬的周部长,我所了解的新生的中国内部目前是一穷二白,而外部又面临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敌视甚至采取经济封锁的情况下,您要通过怎样的外交政策打破这样的困局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某次外交答记者会现场
情境再现
新中国刚成立,我国外交面临什么问题?
由周恩来主持制定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
请结合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以和立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①与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以和立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阅读课本81-82相关史实,归纳1949-1952年的外交有哪些成就。
1 1949.10.3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 1949.10.4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3 1949.10.5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4 1949.10.6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5 1949.10.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6 1949.10.6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7 1949.10.7 波兰人民共和国
8 1949.10.16 蒙古人民共和国
9 1949.10.27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0 1949.11.23 阿尔本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1 1950.4.1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2 1950.10.4 印度
13 1950.4.13 印度尼西亚
14 1950.5.9 瑞典
15 1950.5.11 丹麦
16 1950.6.8 缅甸
17 1950.9.14 瑞士
一、以和立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49年12月
毛泽东访问苏联
1950年2月14日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②与苏联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发展和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有重要意义
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
外交如同交朋友?
请问如何跟朋友友好相处呢?(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以小见大
找朋友
二、以和睦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1951 1952 1953
1 0 0
从统计表格里的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1950年后,新中国的外交陷入了困境。
二、以和睦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印度某记者提问:尊敬的部长,看到贵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威望,印度作为贵国的邻居,在独立不久的情况下,目前广大国民对贵国的存在感到既敬佩又担心,请问您如何消除印度国民的担心呢?
1953年底,某次外交答记者会现场
情境再现
抗美援朝停战协定的签订
二、以和睦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印度总理尼赫鲁说:“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摘编自胡长明《大智周恩来》
印度总理、缅甸总理担心中国什么呢?周恩来总理如何消除对方顾虑的?
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国际影响力增强,担心中国威胁他们的安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以和睦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请阅读课本82页,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过程与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首次提出
内容
正式确认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前提)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以和睦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一: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家关系之中,它们将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材料三:60年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小组讨论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历史意义。
小组活动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②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③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以和睦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以下几个事件分别违背或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几)项?。
实战运用
美国对台军售
中印边境冲突
中国援助非洲铁路
美国空袭伊拉克
意大利与中国共抗疫情
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
外交如同交朋友?
如果朋友多了,出现矛盾、分歧了怎么办呢?(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以小见大
找朋友
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中国外交代表团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三、以和融世——求同存异
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还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三、以和融世——求同存异
1955年,亚非会议上
情境再现
泰国代表
伊拉克代表
菲律宾代表
锡兰代表
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去向殖民主义斗争以取得独立,而是要同像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颠覆性宗教,是新式的殖民主义,当前我们都应该反对共产主义!
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或者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
二、以和睦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面对这些国家的攻击,周总理会做出怎样的回复呢?
三、以和融世——求同存异
三、以和融世——求同存异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王俊彦《大外交家周恩来》
周总理在会上提出的是什么方针呢?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求同存异”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美国记者鲍大可: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王俊彦《大外交家周恩来》
三、以和融世——求同存异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代表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何为“同”——共同的遭遇:曾经受到殖民主义的压迫
共同的愿望: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何为“异”——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建设道路等不同
那么什么是“同”?什么是“异”呢?
三、以和融世——求同存异
“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 致,维护世界和 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习近平作《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讲话
三、课堂小结
1949
以和立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53年底
1955年
以和睦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以和匡世——“求同存异”方针
完整体现
引申发展
综合国力决定外交关系
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 ——习近平
结合历史分析一下我国为什么坚持和平外交呢?
①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亟需和平的国际环境
③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是求和平,促发展
拓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