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2 13:5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高一 授课时间:45分钟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对此方面知识有整体性基础性的了解,但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及深远影响缺少深入的认知。 高一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活跃,通过对纲要上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史料阅读、历史解释、历史思维能力,已经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及其深远的世界性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2、教材内容 宏观上,本课位于纲要下第五单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20世纪上半叶国际秩序的重大变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微观上,本课共包含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主要介绍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工人阶级作出的斗争及思想家对社会出路的设想;第二子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内容及影响;第三子目“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介绍了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的建立、巩固措施及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2、结合历史核心素养 ①通过图片、视频,了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理解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内在关系,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②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并研读《共产党宣言》节选材料,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了解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等内容,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结合地图和史料,梳理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体现,并结合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说明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开放性。(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④通过回顾百年党史,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并结合马克思的毕业作文,引导学生敢于逐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意义
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文字材料、视频、历史地图、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读法、问题探索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五张有关马克思的图片,讲解马克思的五种身份。 “他是一个经常被挂在教室墙上的大胡子; 他是一个红遍网络的表情包; 他是一个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富二代; 他是一个超级人生大赢家; 他也是一个心酸的落寞人” 提出问题:到底一个怎样伟大的思想让马克思甘愿从一个人生大赢家变成落魄人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克思主义,走进这个改变世界的追梦人。 思考问题,产生对马克思本人及马克思主义的兴趣。 以图片导入,并展示马克思的多重身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思考。
一、一个黑暗抗争的时代 出示狄更斯对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评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一)时代困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展示英国资本总额上升的图表,以及人们生活的舒适惬意。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播放《不朽的马克思》纪录片中有关工人困苦生活的片段,揭示“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但使矛盾(弊端)充分暴露,社会分化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 设问:应对这样的时代,有哪些人在抗争和思索? (二)奋起抗争 工人的抗争:出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基本史实。设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共同目标? 思考问题:如何评价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的不屈抗争和失败说明了什么? 天才的设想:出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对社会出路的设想。 思考问题:这些设想的优点、不足及意义。 马恩的探索:以时间轴的形式出示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生平以及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与实践相关内容。 知识梳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阅读教材,根据出示的图片及史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政治基础、阶级基础、理论来源、主观条件等多维度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通过展示图片、史料,引导学生从 多方面认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二、一抹昭示黎明的曙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标志:1848年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表《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1.《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 展示《共产党宣言》节选材料,结合教材,让学生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 设问: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具有“空想性”,而马克思主义却具有“科学性” 展示史料,设问:马克思主义散发出真理之光照耀下的未来,将是一个怎样美好的世界? 《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 知识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阅读《共产党宣言》及相关史料,结合材料,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 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并以史料辅助学生认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 (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 讲解第一国际概况,展示地图,提出思考问题:据地图,结合教材,分析第一国际的作用。 2.巴黎公社 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概括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 提问:巴黎公社的巩固措施。 出示相关史料,提问: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出示时间轴,展示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历程;展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问题的事例。 提问: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经久不衰,为什么能够超越意识形态的隔阂? 引用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开放发展的理论。 思考问题,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开放性。 通过阅读史料,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并结合中共百年党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成长和发展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课立意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旗帜。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阅读青年马克思的论文,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追梦人?人不止需要注重自我的实现,更需要为社会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哪怕是再小的星光,汇聚起来也能形成漫天星河,那么何愁中华民族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愿我们每个人勇于奔跑逐梦,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板书
反思 优点:导入部分新颖,贴合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主体部分逻辑较为清晰,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重视家国情怀的培养,立意较为深刻。
不足之处:史料方面多采用文字材料,且文字材料篇幅较长,不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需要教师辅助阅读。 问题设计不够有层次逻辑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形成问题链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学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