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概念教学”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概念并围绕其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物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的反映,可以分为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史实概念、理论概念;上位与下位概念是相对而言的,本课中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属于史实概念。本课围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这一概念展开,主线清晰、概念突出、主体明确。首先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并介绍其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主体部分则是从其形成的过程、原因和影响展开教学,借助地图、文字等史料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和“双重使命”,联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理解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进程,掌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概念。“历史概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超越具体历史史实进行抽象思考,实现迁移应用、深度学习和思维进阶,并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能够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而历史概念本身就是基于历史现象对历史本质的揭示,通过“历史概念-大概念-学习主题”的层层上升提炼,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本课借助“大三巴牌坊”创设情境,学生从牌坊所处的殖民浪潮、历史由来和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出发,探究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原因和影响,在个人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中,感悟资本主义经济与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关系,并辩证看待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认同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及教材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达到:识记列强在拉丁美洲进行专制统治、掠夺财富,在亚洲建立东印度公司、开辟殖民地半殖民地,在非洲召开柏林会议集中瓜分殖民地等反映西方列强殖民亚非拉的关键内容和史实;在此之上,按照一定的时空逻辑梳理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结合两次工业革命认识其建立背景,理解列强殖民扩张的“双重使命”,对于殖民者、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世界格局的多重影响。2.教材内容分析全球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加快对外经济侵略的步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均不断扩展,世界联系加强,至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本课上承第三、四、五单元,体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影响,并下启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这是亚非拉人民与殖民者抗争的历史基础。本课叙述了殖民者这一主体的殖民扩张历史,第13课则从被殖民者视角出发叙述其抗争的历史,两课时序、逻辑相衔接。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主要叙述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影响,共分为四个子目: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一子目介绍了早期殖民侵略中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过程,第二子目讲述了西方列强在亚洲开拓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第三子目展示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迈进过程中对非洲的瓜分,第四子目总结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并分析了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四个子目呈“分-总”结构和递进关系,遵循历史时空顺序,展示了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动态过程,背后反映的更深层逻辑则是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共同说明了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学生情况分析已知: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早期殖民掠夺的历史,基本了解西、葡、英等国在16-18世纪期间的殖民扩张史实;通过纲要下前五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理解了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相关历史,并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史料分析理解能力,能够梳理时空网络、从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未知:初中学习着重于早期殖民掠夺,对于列强瓜分亚非部分涉及较少,因此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较为陌生;且学生在初中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学习停留于了解层面,未对其动因和影响展开深入辩证思考;学生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探究历史问题本质的能力有所欠缺。想知:学生思维较活跃,探究精神较强,对于课堂讨论、师生互动较为积极,对于殖民扩张的“双重使命”和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动态过程比较感兴趣。能知:借助历史地图、史料、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建立起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的时空认知,能够理性客观对其世界影响进行评析,培养全球视野和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识图、完成表格等活动,能够概述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时空过程,了解西方列强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殖民方式和特点。(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通过阅读文字、图片等资料,联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认识并解释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能通过史料互证和课堂探究,认识到殖民扩张的本质,增强提取史料信息和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辩证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借助“大三巴牌坊”和问题探究,感悟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历史,认同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建立起反对殖民压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教学难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殖民扩张的关系(三)确立依据和解决策略1.确立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初高中教材分析、学情(对历史问题的抽象辩证思考能力有所欠缺等)2.解决策略:在老师引导和小组讨论探究中解决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在历史地图、时间提示、史料互证等材料“支架”的帮助下,梳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探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多重影响,自主生成知识。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二)教学方法 教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法和历史图示教学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史料研读法、绘制时间轴、填写表格等
板书设计
注:① “16-17”等为“第16-17世纪”简写,为列强侵略亚非拉的主要时间段;时间划分参考马春霞、鲁东海:《对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问——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课为例》,《历史教学》2021年第17期。②上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意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与殖民扩张之间的联系,即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询问同学们是否知道此景点,随后简要介绍大三巴牌坊,并提问这一遗址“诉说”着一段怎样的历史,经历了什么?教师指出“建造教堂以传播先进文明”这一说法,引导学生辨析并探究真相。 观察图片,联系世界史大事件思考这一遗址“诉说”了一段怎样的历史;辨析“建造教堂以传播先进文明”这一说法,带着问题进入接下来的学习,探究“真相”。 学生能初步了解殖民扩张这一历史事件,引出本课主题;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考,推动本课进行;能通过“遗址”实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链接。
一、身处浪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建于17世纪的大三巴牌坊正身处西方列强掀起的殖民浪潮之中,要探究她“诉说”了一段怎样的历史,我们需要对这一殖民浪潮有所了解,即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概念解读呈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构成图示,解释世界政治体系、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殖民体系的含义。(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早期殖民扩张的先行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西、葡在拉丁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的时间线。接下来,聚焦西方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方式,教师讲解其建立总督制度实行专制统治的史实,并出示材料一和图3,按照一定逻辑说明其发展种植园经济、开采金银矿、开展黑奴贸易以掠夺财富的殖民行为。展示材料二和图4、图5,提问: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总结说明其对于美洲和欧洲的不同影响。(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学生教师借助图6,说明15-16世纪西、葡在亚洲的殖民范围和殖民方式,随后提问“西、葡为什么无法像在拉丁美洲那样占领更广阔的殖民地?”动态展示图片、地图和表格,与学生共同梳理17-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亚洲的殖民扩张行为,提问“英国与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殖民统治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总结说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政治制度与殖民扩张统治方式的关系。最后总结亚洲传统的封建政治、经济等在资本主义面前节节败退,这是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优势。(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请学生自主梳理列强瓜分非洲的三个主要阶段。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西方列强殖民非洲的三个阶段及主要史实,解释列强侵略非洲的计划。出示图8,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图中非洲国家分界线的特点,并分析其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柏林会议,说明“有效占领”原则和“地图上作业”,总结列强瓜分非洲的特点。这一部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教师总结。 知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构成,了解世界殖民体系,能辨析其与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的区别于联系。学生借助地图和时间轴,建立起对西、葡殖民拉丁美洲的时空认知。知道西方列强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掠夺财富的殖民方式。阅读材料和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释殖民掠夺对美洲、欧洲的不同影响。了解15-16世纪西、葡殖民亚洲的范围和方式;思考老师问题,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殖民方式的影响。结合教材,总结梳理西方列强在15-16世纪和17世纪及之后的殖民概况,填写表格。理解殖民扩张背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更深层逻辑。结合教材,概括列强瓜分非洲的三个主要阶段,了解列强殖民非洲的重要史实,理清时序,感悟其不断扩大的殖民规模。结合教材和地图,了解非洲国家分界线较为平直的特点,回答教师问题;知道“有效占领”原则和“地图上作业”。结合教材,思考回答教师问题;理解经济发展与殖民扩张之间的联系。 厘清本课关键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能了解西、葡在拉美殖民的主要地域和时间,培养学生梳理历史史实的能力,涵养时空观念。学生综合图片和文字多种史料,提取信息,认识列强在拉美的殖民扩张行径和对拉美的破坏,培育史料实证素养。学生能够用唯物史观辩证认识殖民掠夺对于美洲和欧洲的不同影响,通过图片、数据和文字等较为直观地感悟到殖民掠夺带来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联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思考殖民扩张的背景,以及经济对殖民方式的影响,培育唯物史观。能说出列强在亚洲的殖民概况;提高读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理顺西方列强殖民南亚、东南亚、东亚和西亚的过程,增强时空观念;结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理解殖民扩张方式的不同,及其不断扩展的背景,培育唯物史观。学生能借助历史地图和表格等,用特定的时空术语概述列强殖民非洲的过程,培养时空观念;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感悟殖民扩张规模扩大的背景,培养唯物史观。感悟列强瓜分非洲的野蛮行为,抵制任何形式的殖民扩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化家国情怀。知道列强瓜分非洲的阶段特征;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联系,培养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牌坊由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由此,身处殖民浪潮,澳门亦遭受了殖民者侵略,他们建造了这么一座教堂。那我们不禁想问,是什么从根本上推动了西方殖民者从拉美、亚洲瓜分至非洲,一步步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从根源上说牌坊的由来是?展示《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和图11《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对西方列强在亚非拉的殖民情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比较英法等国占有殖民地数目。展示材料三,引导学生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教师进行总结。探究一教师提供材料四、五、六,展示小组探究问题一:以亚洲为例,思考西方国家殖民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呈现PPT导图并做出解释。 读表格和地图,比较英法等国占有殖民地数目,找到其中占有殖民地较多的国家英国。联系英国工业革命思考殖民扩张规模扩大的原因。读材料三,结合工业革命等事件,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综合三段材料,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派代表发言,解释殖民方式的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殖民方式的变化。 对西方列强在亚非拉的殖民情况进行总结,总览地图培养时空观念。学生提高提取材料信息和概括归纳的能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以问题探究的方式总结梳理前面所学,学生把握殖民扩张不同阶段的时空特征,运用唯物史观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殖民方式的变化。
三、风雨沧桑——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 因此,世界殖民体系不断扩张,最终在20世纪初形成。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大三巴牌坊,亚非拉很多地方都经历了一段风雨沧桑的历史,让我们从此出发来探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探究二(“被殖民”是福音吗?)教师提出探究问题二:是福音吗?西方殖民者如何看待自身的殖民活动?应如何认识殖民扩张的本质?教师出示材料,简要总结三位西方殖民者对自身殖民活动的看法——传播西方“先进文明”,为自身殖民活动寻找合理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历史解释带有鲜明的殖民者立场,要探究殖民扩张的真实面目,还需要进行互证。出示材料十、十一,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结合材料七至九进行互证,探究殖民扩张的本质。探究三教师提出探究探究问题三:如何理解“双重的使命”?如何辩证认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的影响?展示材料十二和十三,引导学生阅读提取材料信息,辩证分析殖民扩张的“双重使命”,教师从殖民地半殖民地、殖民者和世界三方面做出总结。 分辨两组史料的不同历史解释,理解其中的政治立场。小组结合两组材料进行互证,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探究殖民扩张的本质。阅读两则材料,结合所学和教材,辩证分析世界殖民体系的多重影响,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理解殖民扩张的“建设性”和“破坏性”,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学生能够在分辨不同史料和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增强史料互证意识,培育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认识到西方中心论观点的谬误和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知道殖民扩张绝不是“福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结合材料论述自己的观点,能够提高历史解释能力;促进学生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多重影响,培养全球视野,涵养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再次呈现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进一步思考。教师说明建立教堂是西方文化入侵、殖民扩张的手段,大三巴牌坊“诉说”了一段血腥的殖民史。我们要从大三巴牌坊的“历史诉说”中吸取经验教训,即当今世界皆应摆脱文化中心主义,拒绝任何形式的殖民压迫,全球应携手向着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前进,同舟共济、和谐发展、合作共赢,这在后疫情时代下更为重要。 重新思考问题,倾听大三巴牌坊的“历史诉说”,进一步认识西方殖民扩张的本质,感悟到当今世界应坚决摒弃任何形式的殖民压迫,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回扣问题,首尾呼应。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西方殖民扩张的本质,感知中国在西方殖民浪潮中的遭遇,认同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评价
(一)作业布置(以下三项作业选择一项完成)1.结合本课所学,画出时间轴梳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2.从“多元史观”的视角出发,评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3.近代中国有许多珍贵文物被殖民者掠走,现仍保留在外国博物馆,请你借助网络搜集一个尚未“回归”的文物及其“流亡”背景,并撰写一段感悟。(不少于300字,史论结合,逻辑通顺)(二)教学评价-学业水平层次划分采取自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层次一: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殖民扩张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能够运用恰当的时空表达方式叙述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了解西、葡、荷兰、英、法等国殖民扩张的主要区域和时期;能够从提供的文字、图片材料中提取信息解释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影响等历史问题;能够概述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基本进程;感悟到殖民扩张给中国在内的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层次二: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绘制时间轴、填写历史表格、阅读历史地图等方式梳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能够借助史料论述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多重影响等历史问题;能够联系两次工业革命分析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背景,并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做出解释;感悟到殖民扩张给中国在内的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认识到和平合作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性。层次三: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理解不同国家殖民扩张的不同方式;能够把握两次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的关系,使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加以概括和说明;能借助文字、图片等多种史料论述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多重影响等历史问题;能够分辨关于殖民扩张性质的不同历史解释,并通过史料互证进行正确的解释和认识;从西方殖民扩张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层次四: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理解不同国家殖民扩张的不同方式;能够在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和背景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对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进行比较探究,更加全面、客观地论述殖民扩张的原因、影响和本质;从西方殖民扩张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认同中国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反思1.自我反思本课以“历史概念教学”为理念支撑展开教学,围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原因和影响进行教学。同时,借助大三巴牌坊的“历史诉说”创设了较为生动的课堂情境,此情境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有机融合,学生从牌坊所处的殖民浪潮、历史由来和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出发,探究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原因和影响。情境与概念将本课内容串联编排形成一个整体,主线明晰、衔接紧凑,遵循一定的历史逻辑,易于学生接受,有助于学生认识西方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双向联系,理解殖民扩张的“双重使命”;学生掌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这一历史概念,了解殖民问题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为今后的学习迁移打下基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教学设计从学情出发,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通过自主预习、问题链和3个探究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鼓励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自主生成理解认识;在讲授本课关键史实和问题的基础上,本课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比如阅读分析表格、地图、绘制时间轴的方法等,帮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本课内容紧紧围绕课标要求展开,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借助历史概念、地图、文字等史料,增强学生的史料互证意识,培育学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而首尾呼应的导入和结语则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在西方殖民扩张中的遭遇,涵养家国情怀。重视教学评价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追求教学评一体化。课标要求前置,使学生在本课伊始就了解应当达到的目标要求,自评与教师评价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鼓励评价和提醒,激励学生学习;最后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将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及掌握情况分为四个层次,使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可检测性。但本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课涉及的时空史实较繁杂、国家较多,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在讲解中应着力厘清时空线索,借助地图和时间轴等辅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构建准确、具体、连贯的时空认知;本课内容包括西方列强在拉美、非洲、亚洲的殖民扩张进程,知识点较为零散、琐碎,教师需在问题链的辅助下,创设情境,将本课内容围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这一概念有序展开,讲解其形成的过程、原因和影响,将“大三巴牌坊”的“历史诉说”有机融合其中,尽量做到主线清晰、概念突出、主体明确。2.学生反馈(以问卷和访谈形式展开,略)3.其他教师反馈(以访谈形式展开,略)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