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2.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3.学唱西北民歌,深入理解西北腔。
2学情分析
甘肃地处西北,这一节课的内容就是高亢的西北腔,学生对西北的地域特征和人民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西北民歌也有一定的了解,虽不能说是耳熟能详,但还是可以随口嗯唱西北民歌。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西北音乐的特点,明确西北民歌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题材“花儿”和“信天游”的特征;使学生对祖国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肩负起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3重点难点
1、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风格特征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认识民歌体裁 “花儿”与“信天游”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 新课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花花尕妹》。看同学们能不能听出它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老师演唱歌曲《花花尕妹》
提问:这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西北地区)
.师:西北指的是我国哪几个省呢?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
出示政区图,指图让学生找出西北五省。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
师:西北民歌就是指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这几个省区的民歌。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西北地处黄土高原,地域辽阔、沟壑纵深,西北汉子粗犷豪放,不拘小节。正是由于这种地域特征和性格特征造就了我们西北民歌高亢嘹亮、跌宕起伏的风格特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西北民歌的神韵“高亢的西北腔”。
出示课题《高亢的西北腔》
活动2【活动】一、鉴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导语:首先我要为大家介绍一首非常典型的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老师前面演唱的《花花尕妹》正是由她改编而成,它是一首流传在黄河上游青海、甘肃、宁夏山歌。山歌,我们大家都知道是劳动人民在田间或山上唱的歌谣,这种歌谣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花儿”。为什么它的名字叫“花儿”呢?我们到歌曲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视频《上去高山望平川》
我们来分析一下歌曲,请同学们先来读读歌词。(齐读歌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 (2+2+3) -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3+3+2)
看去---容易---摘去难, (2+2+3)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 (3+3+2)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在结构上有何特征?
生:一三句是2+2+3的格式,二四句是3+3+2的格式
师:歌曲采用了“民间格律诗”的格式写成,一三句是2+2+3式的七言单数字尾,二四句是3+3+2式的八言双数字尾,这种“单双字尾”的交叉运用是花儿区别于其他民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歌曲由四句构成,分上下两段,结构对称,别具韵味,“四句式”是“花儿”最典型的结构。
(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一生:歌曲表达了主人公登上高山看到了一朵牡丹,但却无法摘取的无奈心情。
二生:作者是将心爱的姑娘比作牡丹,表达了他内心爱慕,但却不能相爱的失落与苦闷心情 。
师总结:歌曲由两段构成,第一段重在写景,给人以苍茫辽阔的意境,第二段意在抒情,表达了对女子的倾慕之情,但却是“境花水月空欢喜”,只能是望“花”兴叹 。揭露了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礼教迫使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
2、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体悟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思考歌曲在旋律,节奏和演唱这几个方面有何特点?
( 1)歌曲在旋律上有何特点?是高还是低?
(高亢悠扬、开阔起伏)
(2)节奏怎样?
(自由、舒缓)
师总结:它的节奏是自由而舒缓的 ,它不像进行曲x.x x.x x x ,x.x xx x也不像圆舞曲咚 擦 擦 ,咚 擦擦 擦这样,有固定的节拍,它是一种自由的节拍,我们也可以说它是“散板”。比如: 唱最后一句(手里是呀枉然),它是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处理的。
(3)请请同学们再来说说,歌曲在演唱上有何特点?
比如,唱“上去个高山者哟呀,望平川呀”,真假声演示,用了什么发声方法?
(假声)
师:歌曲运用了假声和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
而且, 歌手把“高山”唱成了(“高三”),容易唱成了(“容呀”),“手里是”唱成了(“手你肆”)等等,歌曲运用了什么语言?(方言), 方言的运用,使歌曲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另外,歌曲还用到了许多衬词,衬词有哪些?(者,哎,哟、啊),衬词和衬腔的运用,使得歌曲给人以,一唱三叹的感觉,也体现了“花儿”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在花儿界常有“无花不有衬,无衬不成花”的说法。
3、花儿由来
歌曲中写到了什么花?牡丹 我们为什么把这种民谣称之为“花儿”呢 正是这个原因,就是由于它的歌名或歌词中有大量的花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百姓对这种民歌非常喜欢,故用此“昵称”。用花儿来命名就使它具有了形象美,色彩美,神韵美,和气味美。
活动3【活动】鉴赏《脚夫调》
1、导语:西北民歌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下面我们来看看西北民歌的另一代表“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山歌,。我们对陕北民歌的了解更多的是来源于信天游。其旋律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比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师生同唱)。第二种是节奏工整、旋律平稳、表达情感较为细腻,比如《兰花花》、《三十里铺》等。(请一生演唱其中的一首歌曲,老师点评)
2、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陕北“信天游”的代表曲目《脚夫调》 ,判断它属于 “信天游” 的哪一种类型? 它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播放视频《 脚夫调》(课件)
提问:它属于 “信天游” 的哪一种类型?
(第一种)
师:它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
歌曲一共几段歌词?
(四段)
每段有几句?
(两句)
师总结:歌曲采用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并且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了多段歌词,这正是信天游的典型格式。
3、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看看歌曲的上下两句有何特点,表现了脚夫怎样的心情?
播放视频《脚夫调》
4、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1)上句写景,下句叙事 、抒情 (师点拨:三月里太阳红又红,是写景,为什么我赶骡子的人儿这样苦闷,是抒情,其实,上句写景是歌曲的 起兴,下句才是它要表现的主题。上句起兴,下句点题,是“信天游”歌词的基本特点。再比如我们熟悉的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是起兴,咱们拉不上话话招一招手。是点题。)
(2)上句由低到高,下句由高到低。(师点拨,很好,歌曲上句,一开始便运用了5-1-2-5这样连续向上的“双四度框架”音调,并作较长的延伸,给人以辽阔悠远的感觉,下句则是一气呵成,一泻而下)
(3)上句表现的是脚夫充满希望的心情,下句是希望破灭的心情。
《脚夫调》乐曲分析:
老师总结:歌曲上句起兴,下句点题,上句的上行旋律伏较大,表现了脚夫充满希望的激动心情;下句的下行旋律则是一起即伏,表现了脚夫希望破灭的那种压抑、愤懑的心情,这也是“信天游”的又一重要特征。
5、总结信天游的特征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 唱词一般为上下两句词,上句起兴,下句点题,既可以两句独立成歌,也可把几段或者十几段歌词并列,所以民间有 “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 的说法。千百年来,这一艺术奇葩以她特有的风姿独秀于艺苑之林,成为陕北又一道淡妆彩素、浓墨风景。
活动4【活动】鉴赏《刨洋芋》
1、导语:民歌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接下来再来欣赏一首表现农民劳动生活的歌曲,山西民歌《刨洋芋》。
2、出示课件 播放歌曲
洋芋是马铃薯的别称,山西人常把马铃薯称为“洋芋”,歌曲采用比兴的手法,先用“土溜溜的蚂蚱满呀么满地爬”起兴,引出刨洋芋这一主题,“举起那个?头来呀来把洋芋刨” 往后接着叙述怎样劳动,“一?头那下去翻过来瞧一瞧”, 然后就抒情“哟!这么大的个儿,哎呀你说妙不妙!” 洋芋大丰收高兴啊!歌曲集起兴----叙事-------抒情为一体,风趣幽默,诙谐生动,歌词亲切而质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3、让我们再次体会这种丰收的喜悦。播放歌曲《刨洋芋》
师:同学们可能发现了,老师刚才播放的这个版本和第一次播放的版本不一样了,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两个版本都有何特点,你更喜欢哪一个?
分组讨论:回答
(1)一个是独唱一个是合唱(师点拨,一个是原生态的女声独唱,一个是无伴奏合唱)。
(2)一个节奏自由,一个节奏规整。
(3)一个用方言,一个用普通话。(比如用了哪些方言?)蚂蚱 (妈咋)洋芋刨(洋芋包)
对你们来说可能后面这个版本更容易接受,其实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有很多音乐的创作源泉都是民间音调,通过艺术加工处理,就成了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4、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唱乐谱,看看歌曲在旋律创作上有何特点
师:唱乐谱(老师边唱边划出乐句重复的地方)
提问:歌曲一共有几句?(四句)
师:歌曲一共有四个短句构成,第一短句(师唱谱)是整首歌曲发展的基础,,第二句唱(师唱谱)和第一句有何异同,(头同尾不同),这种创作手法叫“合头换尾法”(板书)第三句呢?唱(师唱谱),它和第一句咋样?(第三句是第一句的重复),重复(板书)使得主要乐思得以强调,第四句(师唱谱),(和第二句尾同头不同),这种创作手法叫“换头合尾法” (板书),使人得到一种完满的收束感。总体,歌曲的创作,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艺术美感。
5、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演唱这首歌曲,更加深入的体会西北腔。
活动5【活动】总结西北民歌的特点
鉴赏完三首西北民歌,同学们对西北民歌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西北民歌的特征。(请同学们齐读)
西北民歌就是指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山西、陕西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
节奏:自由舒展
演唱:加入方言,采用真假结合的演唱方法
歌词:通俗直白,主要表现平民生活
创作方式: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
活动6【活动】演唱西北民歌
作为西北人,我们对西北民歌应该很熟悉,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的西北民歌有哪些?《黄土高坡》《走西口》《西部放歌》(师演唱学生跟唱一两句),还有《交城山》(生演唱一两句)很好,还有很多很多,今天就唱到这儿。
活动7【活动】作业
请同学们每人学唱一首西北民歌,包括具有西北风格的通俗歌曲(如黄土高坡,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等)下节课举办一次“西北民歌会”让大家展示。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