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09 15:05:5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聆听、演唱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花儿”和“信天游”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老师演唱《黄河船夫曲》营造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提问:
1.这首歌曲是流传在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曲名《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歌曲主要流传在我国的西北地区)
2.老师用了什么唱法演唱 (民族、美声、原生态、流行)
3.歌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高亢,起伏大)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广袤的大西北,感受《高亢的西北腔》(板书)
4. 为什么说西北地区的歌曲高亢嘹亮?
(用女高音做参照,女高音的自然声区是f1——C2,人声正常的换声点位置基本在#F,而这首歌大部分的音已经超过了#F,也就是超过了自然声区,所以在演唱方法一定会用到真假声结合,自然就会高亢嘹亮。)
5.在中国版图上勾画出西北民歌主要流传在哪些地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二、用心聆听,初步感受
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视频)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6页
看乐谱,分析谱面,复习初中知识点。
1.╭╮ 自由延长记号 (2) ↘ 下滑音
问题:
2. 旋律有什么特点?(四度结构,西北花儿的典型结构)(在书上找一下,一共有几个运用四度结构的地方?)
ri——sol
2 5
3. 歌词采用了民间的哪一种文学体裁形式写成 有什么特点 (民间格律诗七上八下)(板书)
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句 七言)
2 2 3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下句 八言)
3 3 2
4.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高亢、舒展、自由、起伏大)
5. 全曲有哪几个音组成 ( 1 2 5 6 民族五声调式,省略mi音的形态。)
6.让我们唱一唱歌曲的第一句,感受一下“花儿”的旋律特点及真假声演唱的方法。
7.播放一段老师采风回来的新疆米泉“花儿”的视频资料,感受“花儿”在本土传唱的魅力之所在。
每年在新疆都会有很多关于“花儿”的活动,如:花儿节、花儿会,昌吉等地每年都会举办关于“花儿”的各种文化活动,为“花儿”的不断发展创新提供了土壤。
小结:
“花儿”也称“少年”,“花儿”是发源于青海的一种民歌,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其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歌曲表达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称。
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显得大气磅礴。演唱技巧运用真假声结合,采用了方言。歌曲情绪往往用来表现人物内心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感悟探究 扩宽视野
欣赏 陕北民歌《脚夫调》——信天游 (视频)(课本翻到P18页)
提问:
1.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民间俗语: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信天游有两种基本的结构形式: 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 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感情表达较为细腻。信天游的歌词常用比兴(上句起兴,下句点题)的手法写成,常常采用叠加词,如: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个人;羊肚肚手巾哟,三道道蓝;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儿哟,三盏盏的那个灯等。
另外旋律大致相同,歌词不断发生变化,也是信天游的重要特点之一。
3.视频资料《信天游》简介。
四、拓展(师生互动)
1.连线拓展
2.
3.旋律接龙(板书旋律)(分组讨论探究后,写出结论)
4.在你的记忆里,你知道的西北民歌还有哪些?
(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兰花花,三十里铺、)
一些民歌新唱,或者根据西北地区的音乐风格写成的作品,如:阿宝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黄土高坡》。
5.拓展延伸:
《西部放歌》视频资料(时间允许,唱歌谱)
小结: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西北地区高原纵横,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人们为了与自然抗争,歌声中都透着高亢嘹亮、质朴深沉。旋律高亢悠长,起伏大;节奏自由、舒展,表现了西北人民粗犷豪放、质朴、风趣的性格特征。大都是口传心授,常常是同一旋律演唱多段歌词,或者同一种意思演唱不同的版本。)
让我们再次乘着稳定发展大西北的号角唱响这《高亢的西北腔》。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