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09 15:06:5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态”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根据西北民歌节奏特点、旋律特点、感情表达、演唱特点对西部民歌进行鉴别,并通过学习讨论,学生能够总结出西北民歌风格形成原因。
2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中接触的都是流行音乐,学习本课时学生对西北充满新奇,想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探索西北的一切,这对祖国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更应有肩负起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3重点难点
一、感受、体验、鉴别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
4教学过程
4.1 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态”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根据西北民歌节奏特点、旋律特点、感情表达、演唱特点对西部民歌进行鉴别,并通过学习讨论,学生能够总结出西北民歌风格形成原因。学时重点
一、认真细致地聆听西北民歌,感受、体验、理解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 “花儿”与“信天游”。学时难点
一、感受、体验、鉴别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高亢的西北腔
老师演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曲片段,激发兴趣回答歌曲名字是什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再听完整的阿宝演唱的,提问导入新课。演唱者?音调?地区?阿宝演唱,高亢,西北民歌。
活动2【讲授】讲授
采用欣赏、感受、体验、理解、讨论、总结的方式,师生共同探究完成。
1、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师:这是一首青海民歌叫做《上去高山望平川》,大家刚才已经对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感受,现在我们来逐句欣赏,感受它的歌词、旋律的运行方法有何特点,集体探究。
1)集体朗诵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借景抒情〕。
2)感知音乐的表现手法:
a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五声调式:12356组成)
b每句歌词都是怎样的格式 (民间格律诗, 上下两句,除去衬词上句七言为:2+2+3,下句八言为:3+3+2)
c 采用了什么演唱方法?(采用方言和真假声结合的唱法,现在也叫原生态唱法。)
d节奏怎样?(节奏自由,句末最为明显。)
总结: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声誉极高、流传甚广的“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属山歌的一种。这首歌曲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歌曲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2、欣赏《刨洋芋》
导语:民歌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首民歌就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请欣赏《刨洋芋》。
1)朗诵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第一次聆听歌曲,歌曲有几句?(四句)
3)欣赏歌曲《刨洋芋》清唱版与合唱版的对比。
a淡淡自己对两种版本的不同看法
b说出歌曲风格特点 (教师可提示结构、节奏、旋律与语调、演唱者的演唱风格)
4)学唱几句《刨洋芋》,深入体会西北腔。
5)总结:清唱版,采用山西方言演唱,唱得亲切而质朴,乡土气息浓郁。经过艺术加工的合唱版,演唱风格变化,声部丰富,用人声做伴奏声部,各声部的相互交错,具有现代气息。结构上由短短的四句发展成引子——主体——尾声构成。 演唱风格轻快活泼、风趣幽默,充满喜悦和乐观的生活情趣。
3、赏析《脚夫调》
导语:我们下面要欣赏的民歌,是处于黄河中游的---《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看同学们从这首歌曲里能感受到什么?
请欣赏陕北民歌《脚夫调》。
1、欣赏《脚夫调》
提问:“脚夫”是什么意思?(“脚夫”又称“赶脚的”或“脚户哥”。脚夫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用品为生的劳动阶层。)
2、边听边思考:
(1)每段有几句?(两句,上下句单乐段结构形式出现。上句比兴,下句点题,句尾押韵。)
(2)音乐情绪怎样?(上句旋律起伏大,表现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一起即伏呈下行状态结束,表现一种低沉、压抑、愤懑的情绪。)
(3)演唱有何特点?(陕北方言演唱,装饰性的表现方法较多。)
3、总结:《脚夫调》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陕北是陕西的北部。那里的人们都爱唱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这首歌曲表现了脚夫们被生活所迫,抛妻离子、背井离乡、流落在外的寂寞、无奈、幽怨、愤懑、以及思念家乡、思恋亲人的复杂心情,也从另一种角度表达了脚夫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活动3【活动】活动
学习《刨洋芋》并演唱,深入了解西北腔。
活动4【练习】练习
听音乐片段完成以下练习,判断以下歌曲那些是西北腔。(根据学生对西北腔的掌握情况,完成练习,采用学生回答,老师给答案的方式进行,师生共同完成。)
(1)茉莉花 ( 江苏民歌 )
(2)下四川 ( 甘肃民歌【西北腔 】 )
(3)山歌好比春江水 ( 广西民歌 【用西北腔风格演唱】
(4)小河淌水( 云南民歌 )
(5)龙船调 ( 湖北民歌 )
(6)咱们两个一哒里( 陕北民歌【西北腔】)
(7)走三边 ( 陕北民歌【西北腔 】 )
(8)走西口 ( 陕北民歌 【 西北腔】 )
活动5【作业】作业
课后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课后学唱一至二首西北民歌,下堂课进行展示。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