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春七年级生物第二阶段考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有人节食减肥,长期不吃肉蛋类食物,结果出现精神不振、脸色苍白,可能是( )
A.炎症 B.贫血 C. 低血糖 D.坏血病
2、某地宾馆突然倒塌,造成多人被压。在白天,被搜救出的受伤人员通常都要蒙上眼睛,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保护眼睛哪个结构( )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视网膜
3、将人血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身体有炎症时,①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B. ①和②中都没有细胞核
C.③是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D.二氧化碳和氧气主要是通过④运输的
4、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血管a、b、C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a相比,c管腔大、弹性小 B. b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 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D. 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
5、如图是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 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 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 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6、小明学习了《人体的自我调节》一章后,整理了以下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视觉的形成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C.小儿对排尿的抑制力较弱是由于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
D.要想使条件反射长时间保持下去,就要经常用条件刺激进行强化
7、今年春季,我市甲流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在冬春季发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 B.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C.学校对教室全部进行了消毒处理,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8、下列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内耳→听小骨→位听神经→大脑皮层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尿液
D.食物→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一肛门
9、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血流速度极慢,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B.动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C.肺泡壁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气体交换
D.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小肠消化营养物质
10、下列行为与健康生活要求不相符的是( )
A.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B.参加有益的活动,保持愉悦心情,及时调节不良情绪
C.气温降低前服用板蓝根冲剂,以预防感冒
D.远离烟、酒、毒品、不沉迷网络,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60分)
11、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序号①~⑥表示相关血管,A、B、C、D为心脏的四个腔,E为人体的器官。据图回答问题: (20分)
(1)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___为体循环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当C收缩时,房室瓣_____ (打开或关闭),动脉瓣_____ (打开或关闭),血液流入 (填名称)。
(2)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填序号)。
(3)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通过 _作用进入血液,然后以 形式进行运输。
(4)若E为小肠,在饭后段时间内,⑤中血液的血糖浓度会升高。不久,在_ 的调节作用下,血糖浓度又逐渐下降,趋于稳定。
(5)若血液流经E后,尿素的含量减少了,则E代表的器官可能是___ (填两种)。
(6)小红扁桃体发炎,医生为他静脉注射了消炎药,药物在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流经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12、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8时,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身体状况良好,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王老师组织同学们全程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当返回舱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就会______,使物像清晰地落在[__ ]______上。
(2)当汤洪波顺利出仓的那一刻,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请你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 B→C→⑥→⑧→________。这一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___ 反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字航员在太空中的时候处于失重状态,需要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而回到地球后,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____]_________的调节功能。
(4)听到现场指挥宣布“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时候,同学们激动万分,兴奋不已,心跳都加快了,血压也升高了,在这一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是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会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5)小明发现他的眼睛距离电视稍远一点就看不清电视画面,他的眼睛有可能患了_____,应该佩戴________进行矫正。
13、如表是取自某健康人的三处液体获得的数据比较;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其中的①-⑥表示结构,a、b表示生理过程;请根据学习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8分)
(1)图中肾单位由_____(填序号)组成。
(2)通过a生理过程,在图中④内形成了表中的__(填序号)液体。
(3)与①中的血液相比,⑥中的血液含量明显减少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
(4)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L,这主要是因为图中过程[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成分 A液体 B液体 C液体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4、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2分)
试管编号 1 2 3 4
面粉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入两滴碘液后现象 不变蓝 变蓝
(1)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_。
(2)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
(3)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滴加两滴碘液后,预期的3、4号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4)实验中,小明所在小组的1号试管中出现了一点蓝色,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至少说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CCD 6——10:CAADC
10.C.【解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对症合理用药,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处方药须按医嘱服用,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非处方药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服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或危害,不能随温度变化提前服用,提前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C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 C 】左心室, 关闭, 打开, 主动脉;
⑤⑥②;
气体扩散, 氧合血红蛋白;
胰岛素;
皮肤和肾脏;
A→B→D→C
(1)越来越大(逐渐变大),【 B 】视网膜;
G→H→I, 条件反射, 该反射过程有大脑皮层参与(只要有关键词“大脑皮层”,意思相近即可);
【 ⑦ 】小脑;
【 ④ 】耳蜗, 肾上腺;
近视眼, 凹透镜
(1)②④⑤;
B;
氧气、尿素、代谢废物(写出三个中任意一个都可以得分)
【 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2ml清水;
淀粉被唾液消化了;
温度, 变蓝, 在0℃ 和100℃的环境中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唾液淀粉酶在37℃ 的环境中活性最强);
唾液量少了,淀粉没有消化完;搅拌不够充分,淀粉消化不彻底;时间短了,淀粉消化不彻底。(写出任意一点都可以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