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09:5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导入
他来自艾奥瓦州一座宁静的小镇,在现代史上最动荡的二十年中,喀布尔、乌尔、巴比伦、德里、巴黎、维也纳、柏林……这些城市接连不断地使他目眩神迷。并不完全是命运的巧合将他带到那里。他给我们讲故事,关于穿越阿富汗山间峡谷的旅行、在印度伴随甘地一道前进、在纽伦堡大会上看到的令人惊畏的戏剧性场面、柏林战时灯火管制后浓重的夜色以及炸弹坠落时的尖啸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17课
目录
和平与危机:二战爆发的原因
再难再临:二战的爆发及过程
世界重组:重构战后国际秩序
和平与危机:二战爆发的原因
我们曾经历过的最好最快乐最宁静的一年。这是整整一年的超脱尘俗,是我们的“安息年”……这当然不能永远持续下去。我们也不愿总这么下去,但如果不是积攒的1000美元突然贬值为600美元的话
西班牙,1934年1月11日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价格狂跌,人们大量抛出股票,证券市场陷入恐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随后,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市场供需矛盾,供大于求。股票投机、信贷过度消费的虚假繁荣;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自由放任的无政府状态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和平与危机:二战爆发的原因
美国的经济危机应对
罗斯福新政,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的一系列新政策,基本做法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帮助银行恢复信用、保证存款安全,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公平竞争,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
——《中外纲要史下》第101页·历史纵横
其它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大危机的?
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在亚洲,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他们声称“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和平与危机:二战爆发的原因
思考:为何这些国家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世界体系与各国的国情与发展情况。
战胜国
战败国
战胜国
战胜国
战胜国
殖民地、半殖民地
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
残酷瓜分
利益冲突
分赃不均
残酷瓜分
冲突对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各国矛盾重重
德国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大动乱、造成的破坏和引发的危机,在一些国家中出现的激烈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和对“红色”革命的深深恐惧,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激起的新的不满与冲突,产生了称为“法西斯主义”的运动。第二次世界大危机时期,法西斯主义出现了第二次高潮,称之为法西斯主义及法西斯运动的"泛滥期"。
和平与危机:二战爆发的原因
补记——奥地利的陶尔斐斯对社会民主党进行了打击,这是唯一可使他避免被纳粹势力吞没的组织……我惴惴不安,今晚他们不知有多少人要被屠杀。而且奥地利也将失去民主,又一个失去民主的国家。在分社待到凌晨1点半,这个消息使我疲劳沮丧,以至无法入睡。(奥地利内战)
巴黎,1934年2月12日
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
墨索里尼在官方的《意大利百科全书》中写道∶"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取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美】 格哈特·温伯格著,何江等译《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
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日]矢部贞治《近卫文麿》
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和平与危机:二战爆发的原因
墨索里尼开始征服阿比西尼亚。威廉街很高兴。如果墨索里尼倒霉并深深卷入非洲,那他在欧洲的实力就会大大削弱,希特勒就可夺取奥地利,该国迄今处于领袖的庇护下;如果墨索里尼获胜,则是对英法的挑战,就会促使他与希特勒联合对抗西方民主国家。无论哪种结果都对希特勒有利。国联前景暗淡,继“满洲事件”遭受挫败后,此次失败必将使它完蛋。在日内瓦,人们谈论着制裁。
柏林,1935年10月4日
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现场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的政府认为世界一切国家各据有应有的空间是任何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决定在致力于大东亚以及欧洲各区域方面互相援助和合作,其首要目的为在各该区域建立并维持事物的新秩序,旨在促进有关人民的共同繁荣与福利。
1940年9月27日订于柏林
和平与危机:二战爆发的原因
晚上——驱车在苏台德区行驶了两百英里。战斗已经结束。由德国指使并提供武器的叛乱已被镇压下去。捷克军警在行动时保持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克制态度,伤亡甚至超过了苏台德日耳曼人。……晚饭后不久,一名报童跑进“大使旅馆”门厅,带来一份德文报纸的号外。大字标题是:张伯伦明天飞往贝希特斯加登去见希特勒!……报童们喊道:“号外!号外!看看英帝国巨头如何乞求希特勒!”我觉得这是对今晚事件的最中肯的评论。
布拉格,1938年9月14日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
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前在欧洲的扩张示意图
“我带回了和平”
英法实行绥靖政策,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今天他(希特勒)公开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即德国将保护生活在境外的一千万日耳曼人。虽然他未明说,但意思是指奥地利的七百万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三百万。他甚至宣称,他们拥有“种族自决权”。他说:“有一件事是毫无疑问的。与帝国在政治上的分离,并不意味着权利即自决权被剥夺。最后,当一个世界大国得知身边的同种族兄弟,正因为他们与全民族联合的希望、他们的定数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不断经受最残酷的折磨时,它是绝不会容忍的。保护我们边境上那些无法通过自身努力确保其政治和精神自由的日耳曼人民,符合德意志帝国的利益。”
维也纳,1938年2月20日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和平与危机:二战爆发的原因
二战爆发的原因总结: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各国矛盾重重;
法西斯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929年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战争寻找出路;
1940年三国同盟正式结成,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再难再临:二战的爆发及过程
柏林,1939年9月1日
清晨6点,西格里德·舒尔茨(愿上帝保佑她)打来电话。她说:“开战了。”我睡得迷迷糊糊,身体和头脑都有些发木,几乎失去了知觉。我含糊地说道:“谢谢,西格里德。”然后就跌跌撞撞滚下了床。
战争开始了。
二战开始: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局部到全球
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德国飞机轰炸华沙后的幸存者
再难再临:二战的爆发及过程
柏林,1940年6月14日
巴黎陷落。希特勒的“卐”字旗在我如此熟悉和热爱的塞纳河畔的埃菲尔铁塔上飘扬。
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国前期胜利:德国东突西进,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
闪击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武器装备(飞机、坦克、无线电)迅速发展,军队机动能力、攻击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利用闪击战方式发动战争,27天内征服了波兰,1个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39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巴黎,6月19日
停战协定将在贡比涅森林签订!就在福煦元帅那辆专列车厢里,正是这节车厢曾见证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署。法国人现在还不知道此事。
再难再临:二战的爆发及过程
二战的全球阶段: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的主战场;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柏林,7月19日
并非要发动对英国的闪电战。至少现在不是。今晚,在帝国国会,希特勒“提出”要实现和平。……英国人已经做了回答!他们严词拒绝了希特勒的和平提议。我越想就越不觉得奇怪。让英国与成为欧洲大陆绝对主宰的德国讲和是绝不可能的。
当年我离开柏林之后,战争进一步扩大,直到最后全世界所有的大国加入战争。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调转枪口,把苏联也拖入了战争。到了12月7日,美国的命运也急剧变化,日本人袭击了珍珠港;四天之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对美国宣战。
战争转机出现
1942 年1 月,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联合国家宣言》的26个签字国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再难再临:二战的爆发及过程
1944年6月6日,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大批的英美联军在法国诺曼底海滩登陆,迅速地把德国军队从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赶了出去,德军只得退回往日的德法、德比边境地区组织防守。11月8日,我跟随的美国第一军占领了德国边境城市亚琛,遥想当年我跟随德军进行前线报道,当时他们一路所向披靡,迅速攻下了法国北部与比利时。四年半之后,亚琛城里一片废墟,我在当地为《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一个专栏撰写了一篇报道:“在这废墟之中,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纳粹主义已经死亡。”1944年的冬季特别寒冷,德国人顽强地在西线抵抗着我们,在东线抵抗着苏军。
同盟国反攻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畔,是苏联工业重镇和重要的交通枢纽。1942年7月,德军第六集团军进抵距斯大林格勒60千米的顿河河曲,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初期,苏军处于守势,到当年10月,德军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城的大部分地区。苏军顽强抵抗,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逐街逐屋反复争夺。从11月开始,苏军转入反攻。1943年2月,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斯大林格勒战役历时200天,德国及其仆从国共损失约150万人,占其当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人数的1/4。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再难再临:二战的爆发及过程
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
4月30日,星期一,旧金山
苏联军队已经开进柏林市中心,他们占领了旧议会大厦和克罗尔歌剧院……
苏军占领德国国会大厦
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世界重组:重构战后国际秩序
雅尔塔体系
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
《开罗宣言》主要内容包括:三国宣布,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把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将被逐出其以武力所攫取的所有土地;在相当期间内使朝鲜自由独立;坚持战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开罗会议确立中国成为世界四强的地位,对中国政治上意义重大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
德黑兰会议决议:
1.成立联合国代替国际联盟。
2.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
3.通过了在1944年5月1日以前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即诺曼底登陆。
4.苏联承诺,在对德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但要求以获得整个库页岛为回报。
世界重组:重构战后国际秩序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
①处置德国问题。三国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迫使其无条件投降的计划。德国投降后,三国将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惩办战犯,并在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消除一切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势力与影响。
②波兰问题。以寇松线为准,重新划分波兰领土。
③远东问题。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作战。
④联合国问题。会议就安全理事会的投票问题的折中方案达成了协议。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以便成立联合国。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
波茨坦会议的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美、苏、英、法四国管制)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意大利和原德国附属国问题、波兰问题),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波茨坦公告》)。
世界重组:重构战后国际秩序
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
内容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
③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⑦成立联合国。
世界重组:重构战后国际秩序
1945年4月25日,有50个国家参与的大会正式开幕了,会址在金碧辉煌的旧金山歌剧院,那是为纪念战争而修建的。我的兴奋之情,我对大会的强烈期望,当晚我都记录在了日记里:……在今天的会场上,所有人表达的共同愿望是人类和平。……在人们称作太平洋的大洋沿岸,在这个美丽的人类聚居地,许多良好的愿望正在诞生。
成立时间 1945年10月24日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原则 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作用 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联合国
联合国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思考:联合国真的能够维护世界和平吗?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世界重组:重构战后国际秩序
讨论:结合所学与材料,讨论该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呢?
材料一: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英苏百分比协定
材料二:(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协定中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材料三:日本战败后,面对如何管理好一个七千多万且具有好斗、尚武、粗暴、刻板、叛逆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口的国家,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十分关切和头疼的问题……《菊与刀》通过对日本传统民族习俗的剖析与解读,为很好地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美国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
——《菊与刀》导言部分
世界重组:重构战后国际秩序
讨论:结合所学与材料,讨论该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呢?
积极:雅尔塔体系是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二战后美苏双方都极力避免直接冲突,以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争端,整体上维护了世界的和平状态,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雅尔塔体系所倡导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奠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消极:但雅尔塔体系也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是美苏英大国对于自身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长期打算,对部分地区(东欧、巴尔干、中国及远东)进行安排时,并不与当事国协商,也不考虑当事国的利益,极大地伤害了当事国的民族情感。
世界重组:重构战后国际秩序
世界格局的转折
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随着又一代青年人被战火吞噬,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与欧洲的衰落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谁是战争的受益者?
巨大的伤亡,使苏联战时劳动力严重不足,后期兵员补充困难。苏联在二战中的具体牺牲情况,一直不为人知。斯大林时期公布,苏联有1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到戈尔巴乔夫时,这个数字已上升为2700万。2010年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时,俄罗斯官方称,1941年—1945年,苏联共损失2660万人,其中作战死亡超过860万人。
——《俄公布苏联二战死亡人数最新数据》
为筹集战争经费,美国联邦政府提高税率,加大国债发行。纳税的个人、公司数量,在1939年为760万个,1943年增加到4300万个;1941年的国债为563亿美元,1945年已翻了几翻,达到2525亿美元。1941年—1945年,在美国3176亿美元的财政预算中,有2815亿美元直接用于战争。
——《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世界重组:重构战后国际秩序
二战余思:战争中的每个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都见证了女性的非凡壮举。在全球众多国家中,所有军种兵种都有女性在服役:英军有二十二万五千女兵,美军有四十五万到五十万女兵,而德国军队中的女兵则有五十万人……至于苏联,军中的参战女性更是达到一百万人。这些女人掌握了所有军事专业技术,包括那些“绝对男人”的岗位。这种现象甚至导致了一些语言词汇问题:坦克手、步兵、冲锋枪手,这些专业在“二战”之前没有任何女人干过,所以根本没有阴性名词存在。正是在战场上,才产生了这样一批阴性名词……采访是平和而冷静的,没有任何青年与老年相遇时所特有的那种高兴和苦恼。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因为她们当年都很年轻,现在则成了回忆往昔的老年人。她们这一生都是在回忆中度过的。只有在四十多年后,才小心翼翼地对我敞开了内心世界,还生怕伤害它:“战后我马上就结婚了,躲在了丈夫的身后,躲在琐碎的生活和婴儿的尿布中。我心甘情愿地躲起来。我妈也求我:‘别说话,别出声!不要承认自己当过兵啊。’我对祖国履行了我的责任,可我却因为自己打过仗而忧伤,为我所知道的一切而难过……你还只是一个小姑娘,我都不忍心对你说……”
——【白俄罗斯】S.A.阿列克谢耶维奇《战争中没有女性》
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长崎270000人口中的70000人被杀死了。这些幸存者亲眼目睹自己的亲人顷刻间被焚成灰烬,亲眼目睹自己的肉体融化,亲眼目睹自己遭受放射性疾病的伤害。幸存者所穿衣服的图案永久炙入皮肤。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死去了,因为他们需要长达十二年的医疗救助。目前大多数幸存者是当时的儿童或未出生的婴儿。
——【美】斯科特·默克《难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余波》
课堂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战争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各国矛盾重重
促进形成
法西斯主义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加剧泛滥
绥靖政策
战争策源地形成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局部到全球
轴心国vs同盟国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思考战争
内容、评价
我们如何认识日记、新闻?
夏伊勒采访过无数总统、首相、总理甚至罗马教宗,与希特勒、戈林、希姆莱、戈培尔经常亲密接触。他出手豪阔,苏芬战争时,两天的通信费就达1500美元,时值约70两黄金。他行踪诡秘,眼线遍布德国各地,甚至总理府内部也有线人。时常琢磨刺杀希特勒的方法,播音时会暗示英机快来空袭,抑郁时则诅咒德国人全都被炸个粉碎。夏伊勒还是个军迷,在德军参谋陪同下走遍战场,对军事形势进行颇有见地的分析,谈及如何打胜世界大战则滔滔不绝。奇妙的是,夏伊勒身上也有浓浓的“公知”范儿,永远年轻,永远正确,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夏伊勒听着戈培尔的演讲忍不住笑了。我读着夏伊勒的日记忍不住也笑了。华丽辞藻精心编织的漂亮外衣下,包裹的无非是赤裸裸的帝国利益。否则,谁又会一掷千金供他挥霍,允许他日夜驰骋于纳粹心脏中呢?
——张若涵《柏林日记》译后记
……德国民众也不会知道,德国人在伦敦市中心投掷炸弹已有两周之久!今天,新闻审查员警告我,播音时不要提及此事。显然我还拥有一些德国听众,他们可从将播音传往纽约的德国短波发射台收听到我的报道。由于是德国短波发射台,因此不存在违法问题。最高统帅部的声明很明显是希特勒本人写的,他常常亲自过问官方战争公告的撰写。实际上,这是故意撒谎,即只是在英国人首先轰炸柏林后,德国人才决定轰炸伦敦。德国人民将会上当受骗,正如相信告诉他们的几乎所有谎言一样。……于是,最高统帅部(所有守法德国公民都深信其所言皆为真理)今晚发布特别公告称,作为对英国空袭柏林的报复,伦敦今天也将首次遭到大规模轰炸。而关于此次轰炸的结果,公告称,“一团巨大的浓烟今晚由伦敦市中心一直蔓延到泰晤士河口”。德国民众根本不知道(纳粹报纸电台都小心地避免提及),仅8月份就有一千余名英国平民在德国空军对英国“军事目标”的攻击中丧生。
——威廉·夏伊勒《柏林日记》柏林,9月7日
独立思考;史论互证;唯物史观;孤证不立
史料延伸
史料研读拓展知识——日记
日记的价值
个人日记比较真实可靠。是研究日记主人思想主张、学术观点、实践活动和心理、生命状态的第一手资料。一般来说,日记是自传和回忆录的最佳素材,较两者有更高的史料价值。日记可印证史实。绝大多数日记是当事人记当时或近日发生的事情,记忆较为可靠,且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比较详细清楚,可以印证别的材料。涉及重要历史,尤其是职位较高的人物日记,所记经历大事的内幕和重要决策的经过,为揭示历史真相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撑。日记连续性强,日记所记题材广泛,时间持续较长,往往是对社会生活、时代变化、世事情势有连续的记录和看法,故成为研究社会思潮、社会文化、日常生活历史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料。
日记的局限
日记使用时要注意版本,注意有无删改。阅读日记,本子的问题值得重视。日记如果是整理本而不是影印本,很可能出错,如有关键性地方的疑问,使用时尽可能找到原稿或影印本进行核查。日记有无删改,删改了哪些内容,因何删改,都是利用日记时应该注意的。(书信)日记作者受地位、职位、岗位、本位的影响,记载难免有个人浅见、偏见、蔽见,使用时要心中有数,下断语时要谨慎和有所保留。因而在使用日记时,尤须参证其他史料。有些日记作者为了日记的完整性,事后会根据记忆、笔记等来补记缺漏的日记。这样的日记难免掺人一些来自报刊或史书的史实以及后来产生的观念意识,利用来进行历史研究时,需要认真分辨,有些内容恐不能直接作为当时的原始记述加以引用。日记准备公开发表的,或为公事写作的日记,一般有所顾忌,有些真话不敢写。这类日记,不利于自己的事情不愿记,不利于别人的事情不敢记。
史料延伸
课后作业
观看一部介绍二战的电影,任选角度写一篇简短的观后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