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4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4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09 15:10:5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
《黄土传情》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本课以西北民歌为研究课题,通过分组探究“信天游”、“花儿”等民歌体裁,了解西北民歌独特的风格特征。
2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西北民歌的自主学习,感受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培养起自主学习民歌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在探究、聆听、演唱中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认识“信天游”、“花儿”等民歌体裁。
3.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演唱、探究《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认识“信天游”、“花儿”等民歌体裁。了解西北民歌音乐风格及创作方法。
3学情分析
我校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初中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和积累,进入高中进行系统的音乐鉴赏学习后,对他们而言,除了带有好奇心之外,还具备了自主探索未知的能力。对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难点: 分析研究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课堂呈现。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导入、展开、小结、拓展
导入: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播放腰鼓演奏视频。
师:鼓声阵阵,大家说,这群大汉将我们带到了中国那片土地上呢?——西北。
好的,今天我就一去大西北走走看看。
上周,我们学习了南方民歌,知道了民歌是群众在劳动生活中,口耳相传集体创作的结晶,也对民歌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们成立了专题学习小组,对西北民歌进行探究学习。课前每个小组都积极的准备自己的课题,老师这儿也收到了同学们大大小小的提问,最后,我把各组的课件做了整合与补充。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场如腰鼓般激情的交流吧!
(二)展开:
1.有请“信天游”组:
毛同学:
(1)介绍 “信天游”(定义、流行地方、分类)
(2)聆听《脚夫调》第一段:思考作品风格(可以从节奏、旋律、语言等方面考虑)
(3)学唱上半句:
范唱学唱根据自己演唱的画出旋律线观察谱面,找出调式
(4)完整听赏:跟唱,并思考脚夫的心情?
(5)小结:《脚夫调》特点(表格呈现)
师:对“信天游”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西北有代表性的民歌体裁,看看它与“信天游”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2.有请“花儿与少年”组:
(1)完整听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思考歌曲风格(以从节奏、旋律、语言、演唱技巧等方面考虑)
(2)研读歌词:找出写景和抒情分别是哪几句、更深层次的意义?
(3)小结《上去高山望平川》特点(表格呈现)
(4)试唱:找一名同学试唱,抓住高亢的特点。
(5)介绍“花儿”(定义、三大体系、特点)
师:两组同学都实力不凡,把这么难学的两首作品传授给大家。“信天游”和“花儿”是西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裁。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类型的作品,我在这儿教大家一首简单易唱的作品。
3.师教学《刨洋芋》
(1)跟节奏读歌词,思考反映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绪?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如果你是编导,根据这样的内容情绪设置你认为的速度和旋律特点。
(3)教师范唱,在书上圈出与刚才朗读时不同的地方。(方言)
(4)带着这些特点跟音频唱
(5)总结三部作品特点(表格呈现)
(6)做判断题,总结西北民歌总特征。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风格?(判断对错:
旋律高亢
节奏自由旋律多级进,起伏小内容反映人们劳动生活歌词多上下句,上句起兴,下句点名主题歌曲整体风格细腻、婉转)接下来请人文组为我们为我们讲解一下。
(三)小结
人文组:
从生活环境、方言的语音语调、人的性格、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阐述。
师:接下来看看民歌是如何影响影视及流行音乐的呢?
(四)拓展
有请拓展组:
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1.西北民歌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用电视剧《走西口》引子部分给大家带来直观的西北环境的描绘,再配上《走西口》这首民歌,说明西北民歌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能够使画面变得更真实,且更能使观众进入这种苍凉的环境,同时,这也是民歌传承发展的体现。)
2.你所知的其他西北民歌或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举例《黄土高坡》、《一无所有》。这些流行歌曲有着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高亢有力的。
师:好的,从拓展组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其实,民歌就在我们身边,不论是影视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他们的创作源泉都来自于民歌。
短短的一节课,我们不仅学到了西北民歌的知识,更是学到了如何学习不同地区的音乐,让我们带着一颗好奇心,去了解更多的民歌吧!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