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48)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4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09 15:12:1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
在分地域讲解之前,先让学生了解民歌的诞生、特点及发展历史
2教学目标
了解民歌的诞生、传播方式,以及民歌对整个社会及时代的影响
3新设计4学情分析
着眼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并没有完整的音乐课学习过程,所以在知识点上要做一定的补充与拓展
5重点难点
互动对学生知识面的要求较高,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分享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民歌
民 歌
课时:一课时
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了解民歌的诞生、传播方式,以及民歌对整个社会及时代的影响
教学过程:
在背景音乐中导入课题《民歌》AN:同学们熟悉的民歌?歌名?简单哼唱——先给学生一分钟谈论,然后互动回答
请同学区分出刚才的回答,哪些是民歌哪些不是?原因?导出:什么歌曲才能被称为民歌?
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什么是民歌?
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例——教师范唱一段,让学生感受这段歌词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心情
导出:民歌是人们在劳动的中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
民歌的特点:
即兴性、口口相传、有强烈的地域性、短小自由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
----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东北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民歌最初的社会功能:
----教育传承
----礼仪(仪式音乐)
----交际手段(以琴会友)
----祭祀驱邪,求神拜佛
民歌与创作歌曲
P:31 强调最大的区别在于民歌最大程度化体现地域特点,创作歌曲更多的体现创作者的个人创作风格
中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即兴性、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
举例讲解---变异性在民歌中的体现
诗与乐的高度结合
同学生共同分享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三部民歌集
《诗经》三种题材主要体现的是不同创作人群以及音乐的不同功能使用
《楚辞》突出特点是充满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富于想象,它开始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且把《诗经》的四言体民歌发展成一种句式自由,韵脚多变的“骚”体歌,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乐府诗集》突出特点是不仅文字部分经过整理,而且在音乐方面得到当时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丝竹乐器伴奏,称之为相和歌
以传统调式为基础
简介五声调式,在钢琴上范弹3组大调式和宫调式音阶,以让学生在听觉上进行感受辨别
常见民歌体裁
先听音乐,让学生分析倾听感受、演唱特点、音乐表现———
推出音乐常用的3大体裁:山歌、号子、小调
讨论、总结:
A:你对当今民歌的发展怎么看?
B:民歌的魅力会一直延续与传承下去吗?
C:在当今,你认为如何保护、传承 与发展民歌?
四、在音乐声中下课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