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课件(5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课件(52)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09 15:16:08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节
姚安一中 李银聪
中国地图
青海花儿曲令中最负盛名的传统典型曲调,被花儿唱家们排列于花儿曲令之首。
特点:
1.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第一段歌词是写景,给人以一派高原尽收眼底的意境;第二段歌词意在抒情,寓意深刻,富于想象。
2. 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色彩的特点。力度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时强时弱;演唱时多运用方言、衬词衬腔;发声方法多用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使奔放高亢的气势和沉郁顿挫的情怀融为一体,也使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在流动的旋律中一览无余、一泻千里。
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河州大令)
花儿
山歌的一种,亦称“少年”、“山曲”、“野曲”,意指在山野、田间演唱的歌。主要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一带。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信天游
山歌的一种,也称“顺天游”。由于其形式简便,旋律优美,劳动人民在山野间自由的即兴编唱,歌声信天而游,飞传四方,人们便称之为“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甘肃和宁夏的东部地区。内容广泛,主要以爱情题材为多,是当地劳动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劳苦人就无法解忧愁”之说。语言简练生动,感情淳朴真挚。节奏较自由,音调高亢奔放,悠扬动听。
《脚夫调》汉族民歌
这是一首陕北信天游,流行在绥德、米脂一带。歌曲抒发了一个被地主老财逼出门外,有家不能归的脚夫愤懑的心情,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怀念。旋律高亢有力、激昂奔放、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音调,一起一伏的旋律,大幅度向下的音调,正是这种愤恨不满和感慨情绪的交织。
西北民歌风格特征
1、节奏:自由舒展
2、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
3、加入方言演唱
4、歌词粗俗、通俗易懂
5、口头创作
6、即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