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中招模拟试卷
生物(2)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2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卡上。
2.闭卷考试。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完整。
得分
评卷人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中所指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明月 B.惊鹊 C.鸣蝉 D.稻
2.清洗蓝梅果实时果盘内会出现少量紫色汁液,吃蓝梅时,手指会被染成紫色。这些紫色汁液来自果实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液泡
3.右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两次观察同一材料的图像,下列操作能实现由甲到乙的是( )
A.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换高倍物镜
B.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换高倍物镜
C.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换反光镜的凹面
D.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换遮光器的大光圈
4.红花绿叶,相得益彰。红花和绿叶分别属于植物的( )
A.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B.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C.生殖系统、营养系统 D.营养系统、生殖系统
5.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与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狗尾草明显矮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说明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大麦和狗尾草之间具有共生关系
C.可能是大麦的某种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
D.两种植物的生长都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6.某校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一生态景区研学旅行,调查周边生物后,绘制出如图食物网,
生物试卷(二)第1页(共6页)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3 条食物链
B.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C.图中消费者共有6种,无分解者
D.食虫鸟和蛙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7.在生物分类上,河南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花生和大豆同科不同属,花生和油菜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生与油菜的亲缘关系比与大豆近
B.花生与大豆的共同特征比与油菜多
C.上述提到的分类单位中最大的是科
D.上述提到的农作物都可用孢子繁殖
8.Y-STR 检测技术是通过比较Y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来进行个人识别,常用于公安侦查工作。从男性体内提取的以下细胞中,不一定能用于此技术检测的是( )
A.精子 B.白细胞 C.神经元 D.口腔细胞
9.同学们在生物实践课上,把头伸入装满水的脸盆里尽量憋住气30秒,然后抬起头采用爆发式呼气,感受生命的美好。同学们抬头呼气过程中胸部变化是( )
A.胸廓扩大 B.膈肌舒张 C.膈顶部下降 D.肋骨上升
10.如图为人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的是女性染色体图谱
B.该图可表示为23 对常染色体+XY
C.该图中的X染色体不一定来自母方
D.该图中的Y染色体传递给儿子的概率是100%
11.坏血病主要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C 导致的,会表现牙龈肿胀、发红、出血等现象,你建议病人应该多吃一些( )
A.白米饭、大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水果 D.汉堡包、巧克力
12.吴茱萸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为研究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对人胃癌细胞分裂活性的抑制作用效果,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生物试卷(二)第2页(共6页)
A.癌细胞的细胞分裂活性高,分裂次数多而且速度快
B.实验的前24 小时吴茱萸碱的抑制作用效果显著增加
C.72 小时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吴茱萸碱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差
D.72 小时内随着浓度的增加,吴茱萸碱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强
13.下图为某脊椎动物展览馆参观路线图,假如你去参观,下列展馆中的动物你最先看到的应该是( )
A.鲸鱼 B.中华鲟 C.大鲵 D.朱鹮
14.买葡萄时,常常在葡萄皮上发现一层白霜。经研究发现上面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在家自酿葡萄酒。这种微生物最可能是( )
A.酵母菌 B.新冠病毒 C.乳酸菌 D.枯草杆菌
15.研究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时发现,她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更粗壮。由此可以推测她能够( )
A.语言交流 B.直立行走 C.制造工具 D.适应树栖生活
16.抗生素的研制和使用使亿万人受益,但是滥用抗生素也带来严重的后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
B.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
C.滥用抗生素的结果易产生“超级细菌”
D.禽流感、手足癣等都可用抗生素治疗
17.下列成语或诗句与生物生殖发育阶段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金蝉脱壳——化蛹
B.蜻蜓点水——产卵
C.谁家新燕啄新泥——筑巢
D.两个黄鹂鸣翠柳----求偶
18.我国科学家把控制鲤鱼生长的基因转入鲫鱼的受精卵里,该鱼卵发育成和鲤鱼一般大小的大鲫鱼。下列实例中,所应用的技术与此技术相同的是( )
生物试卷(二)第3页(共6页)
A.试管婴儿的培育 B.杂交水稻育种
C.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 D.克隆猴的培育
19.已知决定有耳垂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耳垂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明明同学无耳垂,但其父母都有耳垂,推测明明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
A. AA B. Aa C. aa D. AA 或 Aa
20.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在你心中生根发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B.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
C.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D.保护野生动物、植物
得分
评卷人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内填空相应标号,“ ”上填空相应文字,其它除标注外,每空1分。
21.(6分)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一年生蔓生草本蔬菜,在我国各地都有栽种。所结果实中积累丰富的有机物,炒菜和蒸煮均可。八年级某班生物社团到学校附近一南瓜种植基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他们的观察和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移栽南瓜幼苗时根部要带土坨,主要是为了保护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
(2)同学们发现,南瓜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图1),经传粉和受精后,只有 (选填“甲”或“乙”)花才能结出南瓜果实。
(3)为提高坐果率,瓜农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人工授粉是将采得的花粉涂抹在 上。
(4)搭棚上架能减少枝叶的互相遮挡,使南瓜更充分的接受光照,促进 的进行。
(5)图2是南瓜植株从第一天6:00 到第二天18:00时间段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曲线中, 段(用字母表示)的变化表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整个曲线表明最终南瓜植株生长了,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这两天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选填“多于”、“少于”或“等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22.(6分)北京雨燕(如图一)和黑斑蛙(如图三)的数量都在减少甚至面临灭绝的境地。
生物试卷(二)第4页(共6页)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二北京雨燕的卵中[ ] 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与黑斑蛙相比,北京雨燕的产卵量很少,但是这样少的产卵量足以保证其种群的繁衍,其原因是:北京雨燕进行 (选填“体内”或“体外”)受精,使精卵结合的机会大大增加;亲鸟还有 (至少写出两种)等繁殖行为,提高了鸟卵的孵化率和雏鸟的成活率。
(2)与北京雨燕相比,黑斑蛙除了产卵数量多以外,其在生殖和发育方面还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请你写出两点: 。
(3)黑斑蛙在我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主要栖息于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由于数量锐减,目前黑斑蛙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请你分析导致黑斑蛙濒危的原因: (写出一点即可)。
(4)北京雨燕主要栖息在适宜建巢的古建筑物或仿古建筑横梁的缝隙中。近20 年来,北京老建筑物的减少导致雨燕栖息地缩小,使北京雨燕数量明显减少。针对保护北京雨燕,请你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23.(6分)某生物社团的同学们利用注射器、橡皮管、漏斗等材料制作了人体内尿的形成模型(如图)。将橡皮管的漏斗以内部分戳出若干适宜大小的小孔,推动注射器,可看到橡皮管中的小塑料颗粒和部分水流到漏斗中,大塑料颗粒随水通过橡皮管流走。
(1)推动注射器,促使橡皮管中液体流动,模拟的是人体内 的跳动产生的动力。
(2)随橡皮管流走的大塑料颗粒相当于血液中的 和血细胞。进入漏斗中的含有小塑料颗粒的液体相当于形成的 ,肾脏中该过程称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
(3)橡皮管下段缠绕在漏斗下部的细管上,模拟在肾单位中出球小动脉第 次形
生物试卷(二)第5页(共6页)
成的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上。
(4)该模型虽然表示出了肾单位的完整结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你认为该模型的弊端或有待改进的地方是 。
24.(6 分)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患蛔虫病的人产生的粪便中常常带有大量的虫卵。人食用了带有虫卵的水或生的蔬菜,或用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易感染蛔虫病。
资料二: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HIV 通常通过血液、精液、注射毒品等途径传播。HIV 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
(1)从上述资料看出,蛔虫病和艾滋病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 性。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蛔虫病的传染源是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
(3)根据资料一中蛔虫病的传播特点,写出一种人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
(4)艾滋病病人最终常死于多种疾病侵害的原因是 (2分)。
25.(6分)李凯家的苹果园中出现苹果小叶病,妈妈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爸爸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帮助李凯完成下列实验,分析他们的猜测。
材料用具:三组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无机盐的各种培养液。
实验原理:不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方法步骤:
①首先配制一定量的缺锌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分别放入 A、B 两个培养缸中,再配制等量的含有 的培养液放入C培养缸。
②将三组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三个缸中。
③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3)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若C缸苹果幼苗正常生长,A缸不表现小叶病,B缸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 引起的。
②若C缸苹果幼苗正常生长,A 缸表现出小叶病,B缸不表现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 引起的。
③若 ,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锌有关,又与缺镁有关。
(4)应用与拓展:
在农业生产上,农民经常采用 措施来补充土壤中缺少的无机盐,从而保证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生物试卷(二)第6页(共6页)
2024年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中招模拟试卷
生物(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A B C B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A B D A C B A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6分)
(1)根毛区(或成熟区)
(2)甲
(3)柱头
(4)光合作用
(5)BC 少于
22.(6分)
(1)④胚盘 体内 孵卵、育雏
(2)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3)水体污染破坏了黑斑蛙的生存环境(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4)建立人工巢箱(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3.(6分)
(1)心脏 (2)大分子蛋白质 原尿 过滤(或滤过) (3)2 (4)不能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或不能表示出较细的毛细血管,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4.(6分)
(1)传染
(2)患蛔虫病的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3)勤洗手(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4)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害(1分),而 HIV 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1分)。
25.(6分)
(1)苹果小叶病与土壤中缺锌、缺镁的关系(意思对即可)
(2)锌和镁
(3)镁 锌 C缸内苹果幼苗正常生长,A、B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
(4)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