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09 15:16:5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使学生对西北民歌有所认识和了解,体验感受西北民歌独特的地方风格。
(2)了解民族民歌的音乐要素与人文地理地域的关系。
(3)加深对独具特色的“花儿”“信天游”音乐印象的感知和理解。
2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基本知识素养有限,在深度理解上还不能尽善尽美。应该把教学歌唱化,常态化,学生只有会唱了,唱多了,自己才有自我的形象思维和音乐逻辑思维概念。不能把歌唱模块变成泛泛的听唱,要体现出音乐歌唱模块即重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更要深入研究音乐艺术的真谛,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而促使学生产生终身学习的强烈愿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三首歌曲的节奏特点、旋律动势及情感、风格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人文地理地域特色所形成的音乐框架在民歌中的作用,如何鉴别和认识西北民歌。
4教学过程
4.1 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范唱导入
教师范唱一首西北民歌《三十里铺》,提问学生对本首歌的直观感知,并说明此歌的地理方向性(东西南北)及基本特点。
情景画面演示:青海湖、黄土高坡、山西黄河壶口瀑布。
活动2【讲授】新课探究、聆听不同地域民歌,感性认识西北民歌基本特征
(1)民歌概念: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战胜自然,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2)西北民歌的主要指向:陕西、甘肃、宁夏、山西、青海。
(3)西北民歌的主要代表:“花儿”“信天游”
(4)花儿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其特点:山歌性质、高亢、悠长。信天游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其特点:山歌性质、高亢、辽阔、起伏、工整、平稳、细腻。
(5)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曲谱音响视听。
(6)刨洋芋(山西)曲谱音响视听
(7)脚夫调(陕西)曲谱音响视听。
活动3【活动】探究
(8)教师在学生整体视听三首不同风格的民歌后,清唱一遍,让学生再次感受其风格特点。
(9)探究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儿)旋律特点:25165125
采用民间格律诗手法,结构形式:单乐章上下两个乐句组成。
(10)探究刨洋芋(山西)旋律特点632126—56312
歌词采用比兴创作手法,表达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11)探究脚夫调(陕西)旋律特点5125—25165
采用单乐段结构,旋律起伏变化丰富,刻画了脚夫丰富细腻的心情。
活动4【活动】总结
总结分析三首民歌的不同艺术特色,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懂得西北民歌的形成及其代表性的风格特点,是与其地理地域、风俗文化、人文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
A:上去高山望平川:高亢、悠扬、开阔、大气磅礴
B:刨洋芋:叙事、抒情、短小风趣
C:脚夫调:起伏、悠扬、舒展、高亢
活动5【活动】师生互动
听唱:教师范唱几首西北民歌,引导学生对比鉴别并说出其属于那个地方特色民歌。
兰花花、走西口、三十里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吴哥放羊、绣荷包、拉手手亲口口、赶牲灵、人说山西好风光、
想亲亲、打秋千、绣花灯、送情郎、开花调、拜大年、三朵花、
唱给太阳、采花调、花儿与少年、牧羊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
在那遥远的地方。邀请班级‘歌霸’与老师一起PK,并登台表演。抓住时机,有效提问点评不同民歌的特征
活动6【练习】课堂练习
兰花花、走西口、三十里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吴哥放羊、绣荷包、拉手手亲口口、赶牲灵、人说山西好风光、
想亲亲、打秋千、绣花灯、送情郎、开花调、拜大年、三朵花、
唱给太阳、采花调、花儿与少年、牧羊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
在那遥远的地方,各属于哪个地方的民歌?请把相同地域的不同民歌用连线连起来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1)搜集更多你喜欢的西北民歌并能熟练演唱几首。每人至少学唱两首以上。
(2)写一篇听后感,谈谈自己对西北民歌的看法,要求从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等角度出发,字数不少于1000字。下节分组挑选优秀音乐小论文进行宣读。
活动8【测试】测试
半个月亮爬上来,想亲亲,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民歌风格特点及旋律构成框架?简要写出旋律的主要音与稳定音,乐句构成特点。说出三首民歌的旋律特点。
活动9【活动】教学反思
本课的范唱和高亢的西北腔景图画导入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通过对歌曲的结构曲式及歌词的民族语言的讲解和分析,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和领悟能力。本节课的互动和教师的民族弹唱,较好地巩固了学生对西北民歌的高亢的感知和深化理解能力。调动了学生学唱想听西北民歌的积极性。同时,要求教师本身要自身硬,充实专业储备知识,学习优秀音乐教师的教学经验推陈出新,完善自我,从而体现新课标新理念,较好的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境界和鉴赏能力。今后应在互动环节中对课堂学生个体问题解决上做好积极知识储备,同时应在有效问题的延伸拓展上要求自己。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自弹自唱。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