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18)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配套教学设计(1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09 15:18:0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的民歌体裁。
(二)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感受、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基本风格特征。
2学情分析
(一)本单元为高中学生的第二节课,在学生升入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民族民间音乐,应以积极启发,适度引导为主,从学生熟知的作品入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而带动学生理解民歌源于生活立足本土的特点。
(二)课后拓展与探究可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顺序,有些可在课内结合欣赏完成。
3教学过程
3.1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我来唱,你来猜
教师演唱民歌片段让学生说出是哪里的民歌,叫什么歌名?
《龙船调》湖北民歌
《康定情歌》四川
《阿里山的姑娘》台湾
《走西口》陕西
2、民歌定义: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民歌的特点:
1、始终和人民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
2、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3、形式简明朴素、短小精干、易于传唱;
4、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
5民歌具有即兴性
3、引出课题——高亢的西北腔
引导学生朗读冼星海名言: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的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教师提问:请认真观察下面三幅图片,说一说它代表的使我国哪个地区的特征?
A、课件出示图片: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抗风沙,难干旱,好存活。
窑洞是陕北最常见的住房,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骡子是西北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地势险恶的地方都可以到达。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B、教师提问:在这种环境下蕴育的民歌又会有什么特点呢?
活动2【讲授】作品分析
1、《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
2、花儿的定义:
”花儿“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
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
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
”花儿“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亢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
不唱是由不得本家,
刀刀拿来头割下,
不死了还是这个唱法
(请学生解释意思,通过理解词义学生对花儿了解更深一步。)
A、歌词: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容易——摘去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上句(2+2+3奇数句)下句(3+3+2偶数句)
第一段写景,给人以苍茫寥廓,气势恢弘,一派高原尽收眼底的意境。
第二段抒情,表面上述说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受阻,实质上揭露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旧礼教迫使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歌词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上句采用2+2+3的七言奇数句机构。
下句采用”3+3+2“的八言偶数句结构。
隐含的哲理是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实现。
B、曲谱
视唱找出音符
全曲应用2、5、6、1、2的典型音列
并以“2——5”这一四度音调为契机推动音乐的进行(四声徵调式)
C、欣赏全曲
总结:乐曲悠扬宽长、起伏度大、深刻抒发了一种惆怅心情,也是一种“望花兴叹”的形象写照。
旋律的特点:
旋律高亢悠长,自由舒缓,高低起伏较大。
演唱的特点:
演出时采用了方言和真假声结合的唱法。
1、《刨洋芋》山西民歌
A、教师范唱。B、请学生跟音乐表演C、学生跟唱,熟悉旋律。
歌曲演唱风格轻松活泼,风趣幽默,充满喜悦和乐观的生活情趣,表现了农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旋律用四个短句构成,短小精悍。歌曲用起兴的方法开始,而后又集叙事与抒情为一体,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颇具隽永之艺术魅力。
3、《脚夫调》陕西信天游
A、解读脚夫:所谓脚夫,即为挑脚之人,又称“赶脚的”或“脚户哥”。是用肩挑背磨来运输的村夫,山村里没有大米,更没有南杂百货之类的东西,有的只是柴竹树木之类,脚夫们把这类物质一担担挑出去,又把山外的日用品一担担挑进来,闭塞的村庄就靠这管血脉才得以生存。(课件出示脚夫图片)
B、解读信天游: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
它常常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因此在民间就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没法解忧愁“的说法。
信天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另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起伏较大的。
C、欣赏《脚夫调》
思考:歌曲中表达了脚夫怎样的一种心情
歌曲表达了脚夫赶脚时的那种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活动3【活动】小结
请学生回答问题
1西北地区的民歌旋律、节奏怎样?
高亢悠长,起伏大;节奏自由、舒展
2表达了西北人民怎样的性格特征?
粗矿豪放的性格特征
3、歌曲内容大都表现社么阶层的生活?
平民
4、西北民歌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的性格等与民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总结: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所以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它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历史背景,所以民歌也是人类的一种宝贵财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活动4【测试】拓展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西北民歌,唱给大家听一听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