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的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
大台沟铁矿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桥头镇,铁矿现已查明储量超过30亿吨,成为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大铁矿。大台沟铁矿储量巨大、矿体埋藏深,要建成“大规模化,大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四化矿山,须按当前世界最先进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下列资源中跟铁矿一样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 B.土地 C.石油 D.水
2.关于大台沟铁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铁矿的开采不会造成任何环境影响,可随意开采
B.大台沟铁矿的开采,将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C.开采过程中应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D.大台沟铁矿要建成“四化矿山”,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
3.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匀,林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湿润区 B.南方地区
C.山区 D.北方地区
读中国土地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4.除建设用地外,我国占比最低的土地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难利用土地
5.由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
A.各类土地比重均匀 B.难利用土地所占比重最小
C.耕地所占比重小 D.耕地所占比重大于林地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较齐全 B.耕地是草地的两倍
C.工矿交通城市用地比重最大 D.难利用土地少于10%
7.土地是立国之本,针对上图所示的土地国情,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A.引导我国部分人口迁出国外 B.将其他类型土地全部转变为耕地
C.大量使用肥料增加土地肥力 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分析下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8.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能到达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能到达我国最大天然林区的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能到达有着“天涯海角”之称的省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不同的土地出产的农产品不同,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读下图“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和西南山区 B.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西北的盆地地区
13.读图判断下列关于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主要分布的是耕地 B.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D.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14.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B.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和西北地区
C.我国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D.草地所占比重是几种土地类型中最小的
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耕地污染 B.乙—弃耕增多 C.丙—耕地退化 D.丁—乱占耕地
16.针对漫画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B.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C.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17.今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十四五”期间沿用此主题)。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水热条件较好,其中甲耕地类型是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我国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适宜发展 业。
(2)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我国把“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3)根据所学知识,试分析“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必要性是 (任答一点)。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C
6.A 7.D
8.B 9.C 10.D 11.A
12.A 13.D 14.D
15.A 16.B
17.(1) 季风区 旱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
(2) 人多地少 十分珍惜
(3)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严守耕地红线(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