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课堂导入 我们每天上下学都会看到路旁或繁荣茂盛,或秋叶满街,或红花遍道等等各种各样风姿的树,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在悬崖边上的树呢?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见过吧?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悬崖峭壁上傲然耸立着一棵树,那是什么感觉?有谁能用具体的语言描绘一下?(引导) 好,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各自都描绘出了自己心中悬崖上的树,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诗人是怎样描绘悬崖上的树的。 悬崖边的树
—— 曾卓 学习目标
1、品味本诗含蓄、凝炼的语言。
2、积累词语,诵读诗歌,理解诗中形 象的象征意义。
3、学习悬崖边的树所体现出的乐观、自信的精神,领悟直面磨难、坚强不屈、执着追求的勇士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 (一)教学重点
? 理解各小节所描写的景象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二)教学难点
? (1) 理解树的两种结局。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1922年出生于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先后任教于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走近作者 他14岁开始写作,17岁正式发表作品,是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位诗人。诗人一生境遇坎坷,1955年诗人因被卷入所谓的“胡风事件”而被迫搁笔。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受到迫害,诗人经受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直到1980年诗人才获得解放,整整做了25年的囚犯。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老水手的歌》等。
走近作者 曾卓在逆境中坚持创作,他的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孤苦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曾卓于2002年4月10日因病逝世,他的临终遗言是:“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这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我没有被打败”。 走近作者 了解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70年,当时中国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极端动乱,诗人经受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但他并没有停止对生活的思考,没有停止抒写最真切的感受,而这首诗就是正直而又勇敢的诗人面对厄运时内心的独白,表现了生活中一个强者的信念与追求。
知识分子在文革期间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曾卓
悬崖边的树自读悬 崖孤 独寂 寞倔 强生字词xuán yájì mògū dújué jiàng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的∕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这首诗歌所描绘的对象是什么?
这棵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强调了什么内容? 解题大树 悬崖边上
生长环境的险恶 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并从诗中找出表现这棵树生长环境词语和表现这棵树神态的词语。生长环境:
树的神态与动作:那边 体现遥远
平原的尽头 遥远人迹罕至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环境险恶倾听 孤独 寂寞
倔强 弯曲 跌进
飞翔悟诗诗作中的悬崖边象征了什么?
诗中倔强挺立的树象征了什么?
作者通过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悬崖边象征了作者当时所处的险恶环境。
倔强挺立的大树象征了坚强自信的作者自己。
作者通过对在逆境中傲然挺立的树的赞颂,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要有毅力和胆量去战胜它,表现了一个生活的强者的信念与追求。悟诗恶劣的环境奇异的风顽强不屈森林的喧哗小溪的歌唱 乐观
豁达孤独 寂寞倔强弯曲、风的形状历经磨难 1、请同学们倾听《悬崖边的树》朗诵,探究这棵树面对自己的一生做了哪两种选择?这两种选择都是树可能遇到的结局,你如何理解这两种结局?合作探究2、诗人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树的品质,他仅仅是在写树吗?
除了树他还在写什么?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 问题: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现自己的主题? 悬崖边 险恶环境
倔强挺立 坚强自信的
的大树 作者自己。 托物
言志象征品诗树诗人一代受难的知识分子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拓展延伸1、大家回忆,上次课学的《礁石》讲的是什么?你能说说“悬崖边的树”和“礁石”这两个形象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两者都经受着磨难,处境都极其困难。只是悬崖边的树处境更为凶险恶劣,受到的伤害更严重,追求更显执着。
2、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作者相比,你有何感受?你觉得你以后应该怎样面对遇到的一些挫折?小结 《悬崖边的树》全诗共2节。第1节写一棵树被风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虽然孤独寂寞,但内心依然充满希望:它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和小溪的歌唱。第2节写这棵树虽然被风摧残得肢体变形,但倔强的性格使它时时想要“展翅飞翔”,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敢于和不幸的命运搏斗,始终挣扎着、奋斗着、追求着的受难者的形象。本诗使用了象征的手法,以“奇异的风”喻命运的不幸,以“树”来写人。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命运与人格的写照,也可以说是所有同样命运的知识分子的写照。
在《悬崖边的树》这首自由诗中,“树”只是一个切入点,在他身上融入了诗人丰盈的生活感受,托物言志,借物起兴,给人以深广的联想与领悟。我们由树想到了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只有经受住狂风暴雨的洗礼,才能攀根生节,长成傲立苍穹的参天大树。亲爱的孩子们:上之所以有树荫,是因为头顶有太阳! 人的一生难免有苦痛,有挣扎,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老师都希望你们能想起今天我们一起学过这样一首诗,它告诉我们要坚强,要 乐观,要豁达,要相信地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
2、集优方案P.板书设计 悬崖边的树
曾卓
?
象征、托物言志
?
树的生长环境———险恶
树的内心———渴望自由、和平
树的性格———无畏、顽强、执着、自信。
树的形体———弯曲
树的追求———顽强意志、重新出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