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以下三个问题:(1)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2)怎样鉴赏音乐(3)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聆听、体验、感受乐曲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聆听、体验、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会聆听、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及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重点欣赏《草原放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聆听、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音乐与人生
一、组织教学
采取创设情境法:
课前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大屏幕演示十分动听的琵琶曲《欢沁》,使学生一进入教室便感到音乐的气氛,诱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导入新课:什么是音乐?
活动2【讲授】音乐与人生
三、新课讲授:*采用提问、诱导式的教学方法
(一)音乐知识
1、音乐的基本要素: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如: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2、音乐的形式要素:音乐基本要素的互相结合。
例如: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织体、曲式、和声、调式、节拍等。
(1)旋律:也称“曲调”,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的进行。
旋律的走向:上行、下行、平行。
(2)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3)音色:a、人声的音乐:男声、女声、童声
B、乐器的音色:乐器的音色是各种各样的。
(4)力度:音乐进行中音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6)节拍:音乐中强拍和弱拍周期性,有规律的进行。
3、音乐语言:凭借音乐的形式要素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二)欣赏音乐:
1、《草原放牧》:采用提问法,聆听、体验法
(1)欣赏全曲:这首乐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在起作用?
(2)简介作品:
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整首乐曲包括五部分。《草原放牧》是第一部分音乐。由吴祖强、王燕樵两位作曲家和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在1973年创作的,整首乐曲取材于蒙古族小英雄龙梅和玉荣姐妹,在暴风雪中保护集体羊群的动人事迹。充分表现了她们热爱家乡、热爱集体、勇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乐曲清新活泼、充满活力。具有浓郁的内蒙古民间色彩。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
(3)逐段欣赏
A、引子 B、第一主题:欢快的主题 C、第二主题:优美抒情的主题每段音乐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运用启发式、诱导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回答
3、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欣赏全曲:a、旋律有什么特点?
b、作者是谁?
(2)简介作者:柴科夫斯基(1840-1893)
俄国作曲家,自幼学习钢琴,37岁后得到巨富——梅克夫人的资助,为他从事音乐创作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在世界音乐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1812序曲》
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
歌剧:《澳涅金》、《黑桃皇后》
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钢琴套曲《四季》。
(3)简介作品:
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最钟爱的一部作品,整个乐曲是一首缓慢的哀歌,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楚、悲哀与绝望以及对生活和世界的悲哀感受。
活动3【活动】音乐与人生
4、讨论:通过以上乐曲的欣赏讨论一下两首乐曲的音乐情绪有何不同?听后何感受?
同学可各抒已见发表不同的见解
活动4【练习】音乐与人生
四、拓展欣赏《长江之歌》
通过老师演唱示范,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不同的音乐带给我们不同的音乐感受。
我们听到缓慢悲哀的音乐使人郁闷,听到轻快活泼的音乐使人高兴,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呀!因为它被称为“最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感情的述记。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能够激发你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能够学会聆听、感受、体验音乐的美,让优美的音乐伴随我们的终生,为我们人生造福。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