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二节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什么
呼吸作用是植物独有的特征吗
绿色植物是怎样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
学习目标
光合作用的公式: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照
有机物,氧气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回顾
想一想:
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
不科学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可作为观察植物呼吸现象的实验材料。
实验一: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实验一: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甲
乙
探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是否放出能量
甲
乙
实验现象:甲瓶温度计______,乙瓶温度计_____。
实验结论: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中生 。
上升
不变
热量
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的时候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机物。
想一想: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有机物发生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二氧化碳 + 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混浊
实验二:探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过程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二氧化碳
对照实验
实验三:探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是否吸收氧气
提示:氧气可以助燃,缺氧会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实验材料: 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
甲瓶中蜡烛熄灭,乙瓶中蜡烛继续燃烧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
小结: 通过这三个演示实验,你认为种子在萌发的时候有什么现象发生?
1.释放能量
2.放出二氧化碳
3.需要氧气
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实质:
有机物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能量
(储存着能量)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光
有关无光均可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制造有机物,
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有机物
能量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温度:温度适当升高,呼吸作用强,温度低呼吸作用弱
2、水分:水分多,呼吸作用强
3、氧气:氧气浓度高,呼气作用强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高,呼吸作用弱,抑制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制作酸奶
农田排涝
水果存储
酿酒
粮食晾晒
田间松土
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1、保证根的呼吸作用:中耕松土、洪水过后排涝。
2、保存粮食:低温、干燥。
3、增产:温室大棚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增加有机物积累。
学以致用
1、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为什么会发热?储藏甘薯、白菜的窖,为什么必须留有通风孔?
甘薯、白菜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热。如果没有通风孔,不散热,窖内的温度会伸高,导致甘薯和白菜腐烂。
2、存放蔬菜的地窖里已经安上了电灯,农民在进入地窖时,为什么手里还要拿着点燃的蜡烛?
3、存放时间较长的萝卜,为什么会空心?
点燃的蜡烛能检验地窖中有没有氧气,防止地窖中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过多的氧气,人进去会窒息。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新疆的瓜果为什么那么甜?
新疆白天光照强,光合作用旺盛,合成有机物较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较弱,分解有机物少,因此积累下的糖分较多。
有同学认为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而没有呼吸作用,到夜晚才进行呼吸。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同时进行
在
黑
暗
处
光合作用停止
只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体各器官白天黑夜都进行呼吸作用!
不对
注意!呼吸作用不仅发生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而且发生在所有活的植物细胞的内部。白天夜晚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动物也有呼吸作用。
种子
根
叶
花
果实
茎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绿色植物呼吸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我们该怎样响应低碳生活?
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维持碳氧平衡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氧气
燃烧
呼吸作用
相对平衡
绿色植物呼吸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燃料燃烧
燃料燃烧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植树造林
使用新能源
措
施
1、保护现有森林;
2、大力植树造林;
3、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