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缝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①当大地从晨雾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肃穆的园子便开始活跃起来。
②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乱闯。
③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④鸟雀开始欢噪,呼朋引伴地唱起悦耳的歌曲。
⑤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⑥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A. ①③⑥⑤②④ B. ①④⑥③⑤②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①②④⑥⑤③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最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②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在这个意义上,弘扬、传承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③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使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A. 第①②句 B. 第②③句 C. 第③④句 D. 第①④句
3.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丰润(rùn) 红晕(yūn) 凝望
B. 忧戚(qì) 枉然(wǎng) 漫游
C. 谐奏(zòu) 飘逸(yì) 流盼
D. 坦荡(tǎn) 摇拽(yè) 吹熄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今天,文学到底还有什么用呢? 19世界俄国理论家别林斯基是如此评价莎士比亚:“通过他的灵魂的天眼(文学作品就是我们的天眼),我们看到了宇宙脉搏的跃动,他的每一个剧本都是世界的缩影,包含着整个现在、过去和未来。” 。
A. 这话应该足以证明文学的价值。
B. 文学可以用最为简约的方式,让我们有机会领悟善恶美丑。
C. 可是在当下,文学似乎成了某些人生活的点缀和茶余饭后的消遣。
D. 我们应在阅读中获得内在的阅历和修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 , , 。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双减”后,不少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存在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相对单调、难以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
B. 冬奥会的口号融入了“更团结”的理念,发扬和继承了奥林匹克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竞技目标。
C.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D. 我国的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国经济林面积保持在4000万公顷以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沉醉在银色的月光下,漫游在无尽的思绪里。一路欢歌,一路向前,这是我人生的梦想。
B. 向晚的春风揉过丰润的青草,轻灵的燕子划过粼粼的水波,一起呈现在故乡的记忆里。
C. 正方主辩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数次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获得听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D. 做人不应什么时候都随机应变,更多时候需要坚守初心,忠于职责,担当使命。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领袖毛泽东抗战途中所写的一首词。
B.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也是他的作品。
C. 台湾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因为《乡愁》这首诗,被誉为“乡愁诗人”。
D. 《我看》的作者是诗人、翻译家穆旦,他是新月派诗人。
9.下列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意象表达内心情感。
B. 《我看》选自《穆旦诗文集》,穆旦是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其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
C. “稍逊风骚”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D. 艾青,诗人,原名蒋正涵。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该诗抒发了作者对哺育他的保姆的深切怀念。《我爱这土地》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作者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10.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就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就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就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
①雪是像冰激凌一样 ②雪是像沙子一样 ③雪是像盐一样 ④雪是纯白的东西 ⑤雪是冷冷的东西 ⑥雪是粗粗的东西
A. ④③⑤①⑥② B. ③④①⑤②⑥
C. ④③⑥①⑤② D. ③④①⑥②⑤
11.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 ②④⑤①⑥③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④②⑤①⑥③ D. ⑤④①②⑥③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B. 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C.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D. 九年级开展了“我爱诗歌”活动,同学们读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诗歌感动了老师。
二、语言表达
13.昼夜平分的岁月、四时更迭的季节,无形地运行着,犹如流云逝水,去而不归。但时光的无形妙手却在大自然这块有形的巨大画幅上绘出了春夏秋冬多姿多彩的美景。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四季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情怀。
(1)【赏四季美景】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美。请欣赏下面几幅图景,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描绘一下你的感受。
(2)【诵四季诗文】大自然是诗人笔下的宠物。请按要求分别写出两句完整的诗句。
春之美:
夏之韵:
秋之魂:
冬之味: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看
穆旦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 下列对诗歌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我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我看》的前两节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日夕阳落照图。
C.《我看》的第三节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D.本诗的最后一节,“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诗人要如鸟、如云、如树一样活得自由自在的愿望。
(2)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①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②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③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3) 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做这类题要注意把握中心意思,找出关键性词语,语句要通顺,语意要连贯。解答句子排序试题,还要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阅读所有语句可知①是文段的开头,与“活跃”衔接紧密的是④和②,都是对园子中动物的描写;⑥③⑤是对植物的描写。故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②语序不当,“弘扬”“传承”应调换位置。③成分残缺,可删去“使”。故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
A项,“晕”的正确读音是“yùn”。
B项,“戚”的正确读音是“qī”。
D项,“拽”应该改为“曳”。
4.【答案】A
【解析】根据前文“文学到底还有什么用呢”及后文的例子来看,这个语段主要谈的问题是文学作品的价值。
故选:A。
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这类考题主要是用以考查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力。
5.【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子的排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句子之间的关系,需要结合语境,注意理清内在关系。
【解答】
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是有关汉字词汇的阐述。
根据句子“大量产生”这一关键词,②句用紧跟上句具体数字说明词汇产生的数量,故②在首位。
③句运用比喻句“春风野草”,描述新词汇的出现,③在②的后面。
①句中“但”是表示转折的连词,应紧跟在③后面,从新词汇消失的角度阐述,故应③①。
④紧跟①,阐述大多数新词汇会消失。
排序:②③①④。
故选C。
6.【答案】D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等问题”;B项,语序不当,将“发扬”与“继承”互换位置;C项,语义矛盾,删去“余”。
D项表述正确,故选D。
7.【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断章取义”的意思是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是一个贬义词,这里讲主辩文化底蕴深厚,且获得听众阵阵热烈掌声,是一个褒义的语境,“断章取义”用在此处属于褒贬误用。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8.【答案】D
【解析】穆旦是九叶派诗人,故D选项表述有误。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点文学常识的能力。
B项,穆旦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10.【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句子的排序,实际上是语言表达连贯性的体现。解答这类题型,要看语境是否相符,结构是否相应,主语是否相同,事理是否相承。
【解答】
根据“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提示排序,④在③前,⑤在①前,⑥在②前。故为④③⑤①⑥②。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排序的能力。
通读六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诗歌节奏的把握”,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看,②句提出“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应为首句,排除C、D两项。
⑤句说“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①句说“另一种是……”,可知⑤句位于①句前。
①句中提到“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④句进一步说明节奏会随情感的发展而变化,故④句紧承①句,排除A项。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判断成语(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先要理解成语(词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考虑成语(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适用对象等。【解答】
A流盼:转动眼珠儿看。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A正确。
B忧戚:忧伤。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B正确。
C飘逸:飘浮,轻疾高飞。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C正确。
D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此处不恰当。故D错误。
故选D。
13.【答案】(1)【示例一】我最喜欢图一,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暖阳升起,小草破土而出,这一切让寒冷的人感到温暖,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
【示例二】我最喜欢图四,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肃静的一个季节,白雪覆盖大地,整个世界银装素裹,一切丑的东西瞬间变得洁白、纯净,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
(2)春之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之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之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冬之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与运用能力。要仔细观察图片,找到图片展示的美景及其特征,选择其中一幅,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出自己的感受。如我最喜欢图一,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暖阳升起,小草破土而出,这一切让寒冷的人感到温暖,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
(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只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这里结合题目要求默写即可。示例:春之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之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之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冬之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答案】【小题1】A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
A.有误,本诗表现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主要是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辨性理解。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辨识和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需要在把握修辞手法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作答。
①本句中“红晕”“沉醉”“凝望”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晚霞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不说“染红了”大地,而说“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自然和谐,融为一体。
②本句中“去吧,去吧”是运用了反复、“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③本句中“欢笑和哀愁”运用了拟人、“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欢笑与哀愁比喻成花开花谢,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的哲理。由“吹熄”一词可知,句中将季节拟人化,形象地将花开花落的瞬间展现在读者面前。
(3)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题的能力。需要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作答。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无比,然而诗人并没有陷入伤感之中。热爱生活、忠于生命,让诗人唱出了“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这样浪漫、潇洒的旋律。诗人要活出精彩,要如鸟、如云、如树,活得自由自在。
答案:
(1)A。
(2)①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晚霞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不说“染红了”大地,而说“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自然和谐,融为一体。
②本句运用了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③本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欢笑与哀愁比喻成花开花谢,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的哲理。由“吹熄”一词可知,句中将季节拟人化,形象地将花开花落的瞬间展现在读者面前。
(3)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无比,然而诗人还是要活出精彩,要如鸟、如云、如树活得自由自在。
《我看》这首诗应该是穆旦在昆明西南联大的大学时代所写。其中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是他青春时代的色彩。20岁,是人生的春天。题目为“我看”。春天的傍晚,在瑰丽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前两节是“我所看”,后面三节是“我所思”。
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