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到处是浓荫匝地,繁花似锦。
②正是在春天,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
③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像是走在精心修剪起来的林荫路上,只有从浓密的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的太阳的点点金光。
④西双版纳的气候四季如春,然而春天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
⑤当我们从澜沧江的小船踏上这片土地时,立刻觉得好像来到了一个天然的热带大花园。
A. ②④①⑤③ B. ⑤④①③② C. ④②⑤①③ D. ③④②①⑤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马丽华在《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中,写自己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表现了对这个地方反感,甚至厌恶。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庄子》一书是庄子的著作,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
D. 《壶口瀑布》是梁衡的一篇散文,作者善于从正面描写壶口瀑布的险、急,比如:“当地人说,曾有一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绎道 跌落 喉咙 晶莹夺目 B. 敞开 游览 回廊 目炫神迷
C. 照壁 摄影 穿越 苍桑巨变 D. 犹豫 蜿蜒 徘徊 遮天蔽日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令人流连忘返。
B. 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 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奔流 暄哗 丽江坝 叮叮当当 高大挺拔
B. 菲翠 苍劲 金沙江 木匠石匠 晶莹夺目
C. 矗立 喉咙 纳西族 水流漫溢 黎明时分
D. 擦拭 晀望 狮子山 满天星光 硕大无比
6.下列各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徒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B. 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诲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
C. 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
D.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译长江的故事。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B. 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有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
C. 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帐篷,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
D. 运动会上,同学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红旗,在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B. 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依止:停止)
C. 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D. 夜幕降临,街道上、商店里到处华灯溢彩,绚丽多彩的都市夜生活开始了。(绚丽:灿烂美丽)
二、填空题
9.根据拼音写汉字。
yìng( )照 zhǎng( )故 流tǎng( ) 喧téng( ) 蜿yán( )
喉lóng( ) diē( )落 沉mò( ) shè( )影 jì( )居
10.文学常识填空。《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______,其主要作品有诗集《__________》,小说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其中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__________文学奖。
11.《一滴水经过丽江》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以第________人称写了一滴水的旅行,从________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
12.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秋高气爽,从山顶俯瞰,砚( )池如同一块碧绿的璞玉。
(2)牛源的山水画笔墨苍劲( ),浑厚中不乏灵动。
(3)秋天的山层林尽染,五彩bān lán( ),美极了。
(4)山上的塔静静地chù lì( )在那里,不知道会不会孤单?
13.给加点的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 秋高气爽,从山顶俯瞰, 砚 ______池如同一块碧绿的璞玉。
(2) 牛源的山水画笔墨 苍 劲 ______ 浑厚中不乏灵动。
(3) 秋天的山林层林尽染,五彩 ______ (bān lán),美极了。
(4) 山上的塔静静地 ______ (chù lì)在那里,不知道会不会孤单?
14.查阅资料,填补下面的资料卡。四方街是丽江古城心脏。四方街以_________铺地,_________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 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__________”的繁华景象。
三、语言表达
15.结合语境,仿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冷静,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失意时, , , 。当你快乐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快乐淹没理性。当你痛苦时, , 。
四、现代文阅读
16.《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阿来将自己幻化成自然界的性灵——一滴水,以“一滴水”的形式走过丽江。请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作者为何选取如此独特的视角?
材料一: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顺山就势,古朴自然。将整个古城滋润得异常清净而又充满生机。这里的街道大都用青石铺就,一尘不染,户户清流环绕,家家推窗即景。加之流淌不息的小河日夜不止,一派“城依水存,水随城在”的景象。
——《中国最美的100个古城》
材料二:阿来是藏族作家,藏族的传统观念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有灵魂的,包括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幼年时的阿来就对自然有着丰富的感受,他说那时候跟每一株树每一棵草说过话。
——《论藏文语境中阿来的小说创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此题可结合读,通过空间变换的顺序排列。
【解答】
此语段讲了西双版纳的春天。
④领起了话题,是第一句。
紧承“春天”这一语意引出此行的目的地,②是第二句。
⑤地点进一步具体化,第三句。
①句意对上一句进行了更细致的描述,是第四句。
③活动地点发生了转移,是最后一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②⑤①③。
故选C。
2.【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
选项A应为:马丽华在《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中,写自己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即使有这许多困难,作者都坚持下去了,表现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
选项B应为: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选项D应为《壶口瀑布》是梁衡的一篇散文,作者善于从侧面描写壶口瀑布的险、急,比如:“当地人说,曾有一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选项C表述正确,故选C。
3.【答案】D
【解析】A项,绎道→驿道。
B项,目炫神迷→目眩神迷。
C项,苍桑巨变→沧桑巨变。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即所谓"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
【解答】
A.句子将丽江比作是画卷,是比喻的修辞;
B.句子将绿的翡翠比作水,是比喻的修辞;
C.句中的“好像”表示猜测、推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
D.句子将月亮比作银盘,是比喻的修辞;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暄→喧
B.菲→翡
D.晀→眺
6.【答案】C
【解析】A.“迁徒”的“徒”应为“徙”。
B.“欺诲”的“诲”应为“侮”。
C.书写正确。
D.“演译”的“译”应为“绎”。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7.【答案】D
【解析】“五彩斑斓”指灿烂多彩,和“红旗”矛盾。
8.【答案】B
【解析】B选项“依止”在这里是“依托,依附”的意思。
9.【答案】映 掌 淌 腾 蜒 咙 跌 默 摄 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这类题型,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这里注意“寄”的书写。
10.【答案】阿来 棱磨河 旧年的血迹 就这样日益丰盈 茅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根据识记答题即可。
11.【答案】 课堂内外 阿来 一 古代 现代 雪山 平原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根据识记答题即可。
【解答】
此题要对《一滴水经过丽江》的相关知识进行识记,注意对 阿来及其作品的理解分析。
故答案为:课堂内外、阿来、一、古代、现代、雪山、平原。
12.【答案】(1)yàn (2)cāng jìng (3)斑斓 (4)矗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字音拼读和汉字书写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这里注意“矗立”的书写和“砚”的拼音。
13.【答案】【小题1】yàn
【小题2】cāngjìng
【小题3】斑斓
【小题4】矗立
【解析】“砚”的准确读音“yàn”,“苍劲”的准确读音“cāng jìng”,“bān lán”的准确读音“斑斓”,“chù lì”的准确读音“矗立”。
答案:(1)yàn (2)cāng jìng (3)斑斓 (4)矗立。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
解答此题,要具体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既要熟练掌握拼音,还要写准汉字。
14.【答案】彩石 清水 清明上河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积累运用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中,需要对《一滴水经过丽江》相关内容了然于胸。
15.【答案】示例:留点空白给希望 莫让失意击败信心 留点空白给安慰 莫让痛苦窒息心灵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要仔细分析所给的句子,修辞、句式、结构、字数都要与所仿写的句子相同或基本相同,还要注意内容通顺连贯。结合句子分析,可仿写为:留点空白给希望,莫让失意击败。信心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
16.【答案】从材料一可知,丽江是个水城,发达的水系滋润了全城,因此以水的形式经过丽江应该是最合理、最合适的方式吧。从材料二可知,阿来作为藏族作家,在作品中呈现一种平等的生命观,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有灵魂的。因此作者不以人的高度超然物外地俯瞰古城的风光,而是将自己化作自然界的性灵“水”,以平等的视角勾画眼中生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探索作者选材视角的能力。解答此题,在读懂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各则材料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答即可。从材料一可知,丽江是个水城,发达的水系滋润了全城,因此以水的形式经过丽江应该是最合理、最合适的方式吧。从材料二可知,阿来作为藏族作家,在作品中呈现一种平等的生命观,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有灵魂的。因此作者不以人的高度超然物外地俯瞰古城的风光,而是将自己化作自然界的性灵“水”,以平等的视角勾画眼中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