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发展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发展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08:5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发展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诞生了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关于这两个组织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B.体现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C.都形成了制约战争的有效机制 D.宗旨都包含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国际法:“即国际社会之法,或者是在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中所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习惯和条约规则。简单说来,是有关国家之间的法律,是调节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相互关系、有一定约束力的法律系统。”由此反映出国际法的特征是( )
①适用主体是国家 ②调节国家间关系
③具有一定约束力 ④不具备普遍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如图反映的是17~19世纪某国际体系,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它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 ②创立并确认了集体一致的原则
③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 ④无法真正解决国际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1982年联合国通过《海洋法公约》,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开启全球海洋治理新篇章。近日,日本将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中,严重违反此公约,中韩等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却表示了支持或默许。下列对此理解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当代国际法实践仍停留在纸面上 B.联合国国际调节机制基本形同虚设
C.日本海洋环境保护技术落后世界 D.国际法实施缺乏有效争端解决机制
5.《中国历史评论》杂志主编约翰 罗伯茨说:“近代世界的政治结构有两大基本概念,一是 土地应划分成统一在独立当局之下的区域,它们在确定的疆界内有决定其内部事务的最终 发言权。二是这些区域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由具有一体感的人们所居住……这里提到 的就是民族国家形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即 ( )
A.国家政治与经济一体性 B.国家主权与民族一体性
C.生活区域与文化一体性 D.政治生活与经济一体性
6.中世纪欧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裂状态,基督教成为普遍的文化符号,民族国家的崛起是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的重要表现。下列选项中,对民族国家崛起有推动作用的是( )
①路易十四加强专制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
③西欧兴起宗教改革运动 ④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赫尔德是德国文坛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他倡导关注德国民歌,认为民歌之于德语,德语之于德国民族文学,德国民族文学之于德国民族,“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这种关注的转移中,必然把人看作日耳曼人,而不是黑森人或图林根人或达姆斯塔特人”。材料表明
A.德国民歌是德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赫尔德发掘了德国民歌的文学价值
C.民歌运动有利于增强德国的民族意识
D.赫尔德使德国民歌重新焕发了生机
8.1362年,英国大臣们开始使用英语召开议会。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要形式的法语撰写。上述状况直接推动了( )
A.宗教改革兴起 B.民族国家形成 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专制王权建立
9.如图是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关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一章的目录节选,其中的第三节①应是( )
A.《万国公法》 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国际联盟盟约》 D.《非战公约》
10.有史书描述说:“随着(这场)战争的停止,宗教战争终于宣告结束。虽然在后来一些冲突中,宗教仍然是一个争端,但总的说来,它在欧洲政治事务中已不再具有什么重要意义。……而争取领土、财富和战略联盟的政治斗争已经世俗化了,因为它影响政府对外政策和主权国家军事冲突两个方面,“国家理由”均已压倒宗教忠诚而占据优势。”这一情形的出现( )
①缘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②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③体现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④有利于大国协调、欧洲均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世界风云变幻莫测,局部冲突不断。在当今世界,负责调和局部冲突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卫生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
12.某条约规定: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该条约是( )
A.《非战公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联合国宪章》 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的地位,承认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从而进一步确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这有利于欧洲( )
A.借助谈判完成德国统一的任务 B.王权国家世俗统治的加强
C.创立并确认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D.彻底结束国家之间的混战
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于是,经过巴黎和会的酝酿,国际联盟于1920年正式成立。国际联盟能够成立主要缘于
A.各国之间交往要求日渐强烈 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努力
C.各协约国政府能够同心协力 D.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教训
15.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对不易解决的争端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例如,解决洛林问题的原则是:有关方面“应提交双方提名的仲裁人,或由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签订条约,或采取其他友好的办法来解决”。据此可知,该和约( )
A.维护了欧洲长久的和平状态 B.标志着近代世界外交制度的形成
C.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 D.确定了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
16.英国国际法学者阿库斯特总结道:18世纪和19世纪几乎完全取消合法与非法战争的区别,只要是为了保卫某种重大利益而进行的战争,就被说成是正当的。但每个国家仍然是其重大利益的唯一判断者,从来没有人尝试对“重大利益”下个准确的定义。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际法的适用领域有限 B.近代国际关系难以维系
C.民族自决得以普遍实施 D.国际机构发挥重要作用
17.美国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专家威廉汉得森指出:“干预的本质与其说是‘法律的统治’,还不如说是‘强者的统治’,因此干预威胁着正在形成中的国际社会的和谐一致。尽管干预的历史由来已久,不干预的责任,作为国家独立主权的必然结果,仍然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在形成中的国际社会中,干预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异议和谴责。”这表明
A.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受到有效制约
B.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仍得到普遍遵循
C.国家独立主权已成为应对强权的有效支撑
D.美国的对外强权政治行径越来越不得人心
18.国际法学中“权力政治学派”最卓越的代表汉斯 摩根索对国际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认为:为了改变国际法中的强权状况而使国际法的执行功能富有客观性、集中性色彩,人们采取了“保证条约”和“集体安全”两项尝试,其结果失败惨重。这表明国际法( )
A.有待补充完善 B.维护强权政治
C.能够制止战争 D.已被破坏殆尽
19.《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神圣罗马帝国的所有选侯、诸侯和各邦永远享有其自古以来的宗教性和政治性的权力、特权和自由;各邦享有战争与媾和权、外交权、结盟权;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地位。这表明该和约
A.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疆域 B.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理论基础
C.有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 D.清除了教会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20.三十年战争以后的欧洲,尤其是“1660年以后,列强舞台上最重要的特征是各国不再为跨国利益、宗教信仰而战了,它们对战争或和平的决断,越来越多地受“国家利益’所左右……各国在一场战争中曾是对手,而在下场战争中又经常成为盟友。”这一变化( )
A.宣告了欧洲神权政治体制崩溃 B.表明欧洲近代外交制度初步建立
C.证明了启蒙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D.促进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血腥的20世纪目睹了“西方的没落”和朝向东方的“世界重新定向”。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材料二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
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概括出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综合所学知识驳斥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与传统大国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22.归纳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演变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 召开 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等级君主制出现,国王获得行政权和军事权,议会获得财税审批权,国家的权力得到承认。
1532年马基雅维利 出版《君主论》 人文主义者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1534年英国通过 《至尊法案》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世俗王权高于教权。
1762年卢梭出版 《社会契约论》 卢梭出版《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主权在民”而不是“朕即国家”,如果政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1789年法国颁布 《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最终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8世纪左右,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大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纷纷涌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产生的两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B
6.C
7.C
8.B
9.B
10.A
11.D
12.A
13.B
14.D
15.C
16.A
17.D
18.A
19.C
20.D
21.(1) 观点:中国的崛起,将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和引起世界动荡。驳斥:儒家倡导“和为贵”,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国不谋求霸权” 是我国外交的基本路线,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事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中国的崛起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已经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
(2)不同:不以单纯领土扩张为目的,而是建立“无边界的资本帝国”;不与传统大国(英国)军事争锋,积极扩张自己的实力。影响:促进美国崛起,使其成为“世界国家”,客观上推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侵犯了相关国家的主权完整及经济利益。
22.
阶段 典型的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产生演变过程(主要战争) 特点
雏形中世纪后期 [12—15世纪] 葡萄牙1179年葡萄牙王国建立 英国金雀花王朝前后[1133—1399最长朝代] 1215年①约翰签署《大宪章》→1265年出现议会 法国14世纪初国王腓力四世时期 三级会议[教士 贵族 市民]支持国王反对教皇 西班牙1469年西班牙王国建立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英法争夺王位封地 法国最终战胜英国 两国民族意识增强 [女英雄贞德‖重视②民族语言] 等级君主制国家[地方割据→中央集权] [忠诚教会封君→忠诚教会国王] [部落王政→等级君主] ③王权国家
发展宗教改革时期 [16—17世纪] 新教—英 瑞士加尔文教 荷兰 德未统一 英国:亨利八世国王兼④英国国教首脑 [1534年《至尊法案》摆脱罗马教廷控制] 法国:路易十四允许信仰新教 [1661年 修建凡尔赛宫削弱地方贵族] 天主教—葡 西 法 意大利未统一 德国三十年宗教战争1618—1648 德国内战→欧洲战争 ⑤新教同盟VS天主教同盟 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德民族意识增强未统一 君主专制国家[地方割据→中央集权] [忠诚教会国王→忠诚世俗国王] [等级君主→专制君主]
形成资产阶级革命 [17—19世纪] 荷兰1609年荷兰共和国 英国1689年⑦《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 德意1871年完成统一确立君主立宪制 法国1875宪法最终确立议会制共和制 尼德兰革命1566—1609 光荣革命1688 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 德意王朝统一战争1871 法国大革命与⑥拿破仑战争 近代民族国家[地方割据→中央集权] [忠诚世俗国王→忠诚国家民族] 民族意识觉醒如国歌国旗国家节日 [君主专制→代议民主] 民族国家
备注 形成背景 历史 民主传统‖经济 资本主义发展根本‖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思想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形成影响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如工业革命‖推动民主化法制化‖推动文化教育发展‖推动⑧国际法形成
23.第一阶段,是专制王权国家形成阶段。一方面,中世纪封建割据势力被逐渐削弱,中央集权在加强(如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另一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发展使教皇的权威受到质疑,加强了世俗王权,(如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这是由于欧洲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工商业者和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来统一国内市场,此时王权与资产阶级联合,共同反对教权,欧洲国家相继建立起专制王权国家,为民族国家形成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即由专制王权国家走向民族国家。伴随民族语言的发展,民族认同增强;启蒙运动发展,自由、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如卢梭提出“主权在民”反对“朕即国家”)法国大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觉醒,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逐步超过了对宗教和国王的忠诚,近代民族国家纷纷涌现。这是由于伴随资本主义发展,王权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凸显,资本主义发展再次受阻,故而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专制王权国家演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