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08:5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据统计,1919年传播新思想的青年学生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五四”运动后的半年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悉报刊达200多种,遍布全国各主要省会城市。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马克思主义已中国化 B.大城市新思潮涌动
C.救亡图存出现新变化 D.工农革命运动兴起
2.1919年5月,由于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掀起了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为口号的五四运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说明五四运动
A.加剧了中西文明的冲突 B.重新反思西方文明的优劣
C.受到一战与十月革命影响 D.以民族文化来反对外来文化
3.从中共“一大”到“五大”(1927年4月27日在武汉召开),在党员人数上,从建党之初的53名党员发展到57967名党员;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从一个秘密小团体到在中国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派别的转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B.早期领导人作出的突出贡献
C.国民大革命的历练和推动 D.西方工运为中国提供了样板
4.五四运动前,各方势力都没有正式打出“文化运动”的旗号。此前,新派人物的惯用词是“革命“改良”,而不是“运动”:五四以后,“运动”才成为舆论界的流行语,连“文学革命”的倡导者胡适也将“文学革命”称为“新文学运动”。这一变化反映出五四运动后( )
A.新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增强
C.白话文运动异军突起 D.群众性力量日益受到重视
5.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31万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革命遭受严重失败。在此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最终以一次实际行动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这次实际行动是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6.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建军的标志性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遵义会议 D.渡江战役
7.由于中共旅欧党、团员的加入,国民党旅欧支部人数急增。为了更好地管理旅欧的国民党员,国民党中央决定在巴黎成立通讯处,任命周恩来为通讯处筹备员。这一事件从侧面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B.国共两党共同反帝反封建
C.国民大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D.全民族抗战成为时代要求
8.1928年,毛泽东了解到湘赣边界“土地的60%以上在地主手里,40%以下在农民手里"。1930年的寻乌调查中,详细了解了地主富农状况,深刻揭露了中国农村的各种剥削方式。以上调查有助于
A.明确中国的阶级状况 B.坚定正确的革命道路
C.推动解放区土地改革 D.为农业改造奠定基础
9.1920年1月,孙中山致海外同志的信中说:“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这表明孙中山( )
A.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 B.找到取得革命成功的道路
C.致力于推动思想解放运动 D.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10.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D.日本军队阻挠北伐
11.1921年11月,毛泽东在《劳工周刊》上撰文提出:“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于团结劳动者以罢工的手段取得优益的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尤其在于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这说明当时的毛泽东( )
A.号召工人联合打破旧世界 B.看到工农联合革命的必要性
C.对苏俄革命道路深信不疑 D.强调城市武装暴动的重要性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作者所说的这场运动的意义是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掀起了全国抗日的新高潮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下表为1870-1936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单位:亿两)
A.列强瓜分中国推动1870-1890年洋货进口量上升
B.洋务经济发展推动1890-1908年国内生产品增多
C.国际形势变化决定1908--1920年市场商品量上升
D.国内生产发展导致1920-1936年洋货的比重下降
14.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其最大革命成果是
A.革命势力从长江流域发展到黄河流域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黑暗统治
C.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并消灭陈炯明势力
D.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革命目标
15.青年学子是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下图中青年学子的口号还包括( )
A.反对复辟帝制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反饥饿反内战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16.下图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等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劳动界》第二册封面,它
A.有利于启发工人的思想觉悟 B.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C.主要是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 D.是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机关刊物
17.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保路运动 D.五卅运动
18.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红军进行艰苦的长征
C.八路军建立敌后根据地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9.据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关于绅士阶层的集体记忆如天渊之别,如下表所示
时代 戊戌时期 大革命时期
评价 绅士为人民之代表 绅士为全民之公敌
地位 绅士为救亡图存之中坚 绅士为列强、军阀之基础
作用 绅士为社会进步之动力 绅士为革命之保障
目标 兴绅权以兴民权 打倒绅权以实现民权
关于绅士的“历史记忆”形成如此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C.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中国社会舆论主导力量的转变
20.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还在决议中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说了几句肯定的话。也有人提出批判和纠正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政治错误,毛泽东机智地制止了这种做法。毛泽东的这些举措
A.有力地维护中共政治路线的严肃性 B.彻底粉碎了“左”倾机会主义
C.体现了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 D.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党的分裂
二、材料分析题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一 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整编自丁俊萍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分析其开辟的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当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背叛”中国的时候,苏俄发布了《加拉罕宣言》,放弃帝俄在中国攫取的条约特权。陈独秀在1918年年底所作的《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还曾称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到1923年12月,北大进行民意测量,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居第一,威尔逊则得51票居第二。威尔逊从“第一好人”变为“第二伟人”,正是由美到俄这个榜样的典范转移趋于完成的象征。故吴宓慨叹道,凡千年来孔夫子在中国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以让位于马克思和列宁”。若仅言新文化运动那几年,则把孔夫子换为威尔逊倒更加贴切。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概括材料所述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23.中国共产党在近代革命中,不断走向成熟,展现出非凡的洞察力和领导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怎样的革命新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选择这一道路的基本依据和最终结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中心发生的转变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并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决策调整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A
6.B
7.B
8.B
9.A
10.B
11.A
12.B
13.D
14.B
15.D
16.A
17.B
18.B
19.D
20.D
21.(1)原因: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广泛宣传;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十月革命的推动;“一战”的影响。
(2)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22.现象: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由学习英美到学习苏俄。原因:民族危机严重,学习西方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美国在凡尔赛会议上出卖了中国利益;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3.(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城市中敌强我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由南方(瑞金)转到西北(延安)。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使中国革俞经历严峻考验,保存了革命力量,有利于人民武装的发展壮大;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革命中心陕北成为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