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课文识记。(10分)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10)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突显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
量的诗句是 ,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分歧(qí) 霎时(sà) 曲肱(gōng) 争执(zhēn)
B.憔悴(cuì) 绰号(chuō) 嘈杂(cāo) 絮叨(xù)
C.撤谎(sǎ) 攥着(zuàn) 逮着(dǎi) 倾向(qǐng)
D.匿笑(nì) 菡萏(dàn) 攲斜(qī) 撩起(liāo)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宽敞 轮翻 鸦雀无声 美不胜收
B.徙手 辉煌 呼朋引伴 花团锦簇
C.祷告 诀别 水波粼粼 形影不离
D.感慨 屏息 独具慧眼 自做主张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各得其所。
B.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
请教,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D.生活中,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决不能有半点虚假和骄傲。
5. 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在格子中抄写下面这句话。(3分)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6.阅读哲理小诗“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选择对诗歌内容理解
正确的一项( )(2分)
“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是指(①),“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是指(②)
A.①说话严谨②收获愈多 B.①说大话,空谈②取得的成果愈小
C.①说话严谨②取得的成果愈小 D. ①说大话,空谈②收获愈多
7.请你仔细阅读揣摩冰心的这句诗,模仿例句再写一句。(3分)
例句:弱小的草呵!骄傲些罢,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呵! 罢,只有你 。
二、阅读 (4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人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 ”写的是静景。 (2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分)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0—13题。(14分)
[甲]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乙] 《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②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③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窃:偷偷地。 ②曷:通“何”,为什么。 ③策:策通“册”,书本。
1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不亦说乎( ) (2)思而不学则殆( )
(3)冕因去( ) (4)琅琅达旦( )
11.划分句子节奏(前后各划一处)。(2分)
儿 痴 如 此,曷 不 听 其 所 为?
12.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冕小儿,恬若不见。
13.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读书学习有关,[甲]文谈到了学习方法与 ;
[乙]文第一节写了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冕与读书相关的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概括: 与 ,展现了王冕“ ”读书的情景。(4分)
(三)阅读课内现代文《我的老师》,完成14—17题。(10分)
我的老师
魏 巍
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⑵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嘴角右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⑶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次,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⑷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⑸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朋友的家里。在她的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⑹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⑺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⑻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我们见了她不由地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⑼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 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⑽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⑾“你要去干什么 ”
⑿“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⒀“不是放暑假了么 ”
⒁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⒂可惜我没有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4.文章详细地叙述了蔡老师和“我”之间的两件事,请用“对联”的形式概括:(2分)
上联:
下联:纯真学生梦里寻师
15.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一段作用。(3分)
朗读文章时,遇到有表现力的词或短语需要读出重音。下面这句话,你认为哪个词尤其
要读出重音?为什么?(3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依恋!”这里由第三
人称变为第二人称,是为了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感情。
B.世间唯有情难画,为了“画”情,文章写了七件事,叙述顺序由课外到课内,有校外
到校内,由平时到假期。
C.“默默”站立,认为暑假“漫长”,这样的表现似乎与孩子活泼、顽皮的天性不符,
正是不符天性的表现,才传达了孩子的深情。
D.从假怒事件可以看出蔡老师十分温柔;从教同学跳舞和读诗可以看出蔡老师循循善诱。
(四)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8—21题。(15分)
苦 瓜
肖复兴
①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②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③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④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⑤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⑥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 ( http: / / www.21cnjy.com )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⑦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⑧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⑨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⑩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⑾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摘自《不会再有第二个你》)
18.从全文看,“我”喜欢苦瓜的原因是什么?(2分)
19.品味文中划线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①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②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
20.联系上下文思考,文章结尾为什么说“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4分)
21.结合文章内容与两则链接材料,请你谈谈对于“母亲与儿女关系”的理解。(4分)
【链接一】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你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泰戈尔《金色花》
【链接二】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龙应台《目送》
三、写作(30分)
22.外出旅游,可以开阔你的视野;携手亲朋,可以丰富你的情感;阅读书籍,可以提升你
的境界……生命,就像是一次次的旅行,让我们一起快乐出发!
请以“快乐之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答案
1. (10分)
(1) 谁家新燕啄春泥(2)烈士暮年(3)开轩面场圃(4)归雁洛阳边 (5)我寄愁心与明月(6)禅房花木深 (7)何当共剪西窗烛 (8)断肠人在天涯(9)博学而笃志(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2分)D
3. (2分)C
4. (3分)C
5.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1分,正确1分,美观1分。
6.(2分)B
7.(3分)示例:高大的树啊!挺直些吧,只有你朴实的覆盖了大地。
8. (2分)①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写到两句其一即可) ② 山岛竦峙/百草丰茂(写到两句其一即可)
9. “若”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1分)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
10. (4分)(1)通“悦”,愉快(2)疑惑(3)离开(4)早上
11.(3分) 儿 痴 / 如 此,曷 不 / 听 其 所 为
12.(1)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2分)
(2)王冕(这个)小孩,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2分)
13.(4分)学习态度;两件事:①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②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 “痴”
14. (2分)示例:公平(1分)老师信中排忧(1分)(其他答案只要形式与下联相对,内容上能概括第9节所写事件即可)
15. 直抒胸臆(1分),写出蔡老师让我十分难忘,暗含我对蔡老师的思念与尊敬之情,(1分)引出下文我对蔡老师的回忆(1分)。
16.(3分)“狡猾”一词需要读出重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贬词褒用(1分),表现“我”十分聪明,知道老师的心思(1分),同时又很活泼调皮的样子(1分),反映了“我”与蔡老师十分亲近的心理状态(1分)。(以上写出三点即得满分。写“爱”“并没有存心”需要重读的,可以根据其提供的理由酌情给分,但不给满分)
17.B
18.(2分)(1)苦瓜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2)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
19.①.(2分)比喻(或排比)(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苦瓜熟透后里面瓤和籽艳红鲜亮的模样(1分),也体现了我看到苦瓜红瓤的惊喜(1分)。(写到两点即可)
②(3分)神态描写(1分)写出母亲看到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艳的苦瓜瓤和籽,感受到儿子的快乐(1分)而十分快乐(1分),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1分)。(写到三点即可)
20.这段话讲述了苦瓜味苦却不把苦味传给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物的特点(1分),这点与母亲的品质相类似(1分),母亲用自己的辛劳(1分)换来了儿女的快乐(甜蜜、幸福等均可)(1分)。
21.示例:母亲对儿女往往是爱的付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1分),正如文中给我种苦瓜,给我炒苦瓜的母亲,付出自己的辛劳,将爱给予儿子。儿女则应当用自己的方式回报母亲的爱(1分),正如《金色花》中的孩子一般。母亲与儿女相伴的时光有限,随着岁月流逝,母亲会老去,儿女会长大,正如《目送》中所说我们是在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所以要格外珍惜(1分)。(结合文章与材料谈给1分)
22.建议切入分:23——24。标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