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09: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图示主题为:15至18世纪大西洋地区奴隶、蔗糖和工业品贸易的起点与终点。对此理解和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区域差异是三角贸易形成的根源 B.美洲糖业出口优势基于市场竞争
C.殖民扩张加快了非洲工业化进程 D.欧洲占据大西洋贸易圈绝对优势
2.欧洲香料主要来自南亚与东南亚。下面是1505年南亚、东南亚与里斯本各类香料价格(单位:1杜卡特金币/担)统计表。表中现象反映了( )
肉桂 丁香 肉豆蔻
南亚与东南亚本地 0.75 7.5 4
里斯本 19 60—65 300
A.葡萄牙对印度洋贸易的垄断 B.欧洲贸易中心逐渐转移
C.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繁荣 D.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3.17世纪,画家维米尔创作的部分油画展现了市民家中挂着的地图或者摆放的地球仪。画作中的市民无不以拥有来自中国的瓷器、丝绸,来自美洲的海狸皮、白银,来自非洲的黑奴和来自荷兰的地图和地球仪为耀。这些画作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市民群体与全球化贸易” B.“宗教改革与印刷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与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与思想的启蒙”
4.在美国,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历史景点多达几十处。站在世界一体化角度来看,美国人对哥伦布的评价最有可能是
A.“殖民强盗” B.“民族英雄” C.“移民之父” D.“救世之主”
5.“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③以汽船的发明为前提 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15世纪末16世纪初,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香料、茶、蔗糖等在欧洲的进出口量骤增,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亚欧开始建立直接联系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价格革命推动社会转型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
7.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油画看上去仿佛反映了井然有序、克制内敛的地方风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品——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能够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场景 B.体现画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C.展示画家所属的印象派风格 D.折射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的繁荣
8.17世纪,欧洲出现了新的消费选择:香料、丝绸等商品,价格一直在跌落。而茶叶、糖、咖啡、烟草和甜酒等新产品深受欧洲人的欢迎。这种消费选择( )
A.促进了人类身体健康 B.加速了殖民经济发展
C.推动了地理的大发现 D.导致了人文主义诞生
9.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图一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如图角航程 图二 三角航程
A.殖民主体和对象发生改变 B.人类文明进程加速
C.世界各国经济得到了发展 D.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0.有西方学者写道:“在人口密集并极易受到疾病侵袭的中美和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口数量有代表性地下降了90%”“殖民当局的慈善态度也无济于事。没有一个帝国政府像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殖民当局那样,持久而徒劳地立法保护天花感染者。”这表明( )
A.病毒是印第安人口减少的主因 B.西班牙重视保护印第安人健康
C.该学者极力淡化殖民主义罪行 D.气候环境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11.新航路开辟后,西、葡两国的殖民统治覆盖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地区,来自两国的白人移民被称为“(伊比利亚)半岛人”,处于社会的最上层,形成了一个美洲的欧式社会。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打破了世界原有的文明格局 B.加速了美欧人的相互迁移
C.改变了美洲居民的生活习俗 D.源于西欧人口过剩的压力
1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比较研究、归纳法等实证法盛行,一些传统理论被验证或纠正,世界地图被重新绘制,墨卡托投影、等高线、圆锥投影等也开始使用并成为基本的地图绘制方法。地理学家对海陆起源问题、地形起源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以验证地圆说为根本出发点 B.提升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C.为人类探索自然提供了助力 D.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13.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个代表迪亚士的航海路线图( )
A.① B.② C.③ D.④
1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一切过程体现的是( )
A.三角贸易的兴盛 B.殖民地灾难深重
C.非洲的黑奴贸易 D.资本的原始积累
15.下图为15世纪中后期至 18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动方向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
A.三角贸易已经扩展到世界各地 B.美洲白银资源不足
C.中国传统经济仍具优势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14世纪以后“欧洲则组织起在世界各地从事贸易活动的合股公司……这些合股公司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合股性质限定了投资者的责任,使投资所起的作用与经营管理的职责相分离。”材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C.公司的出现导致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D.公司主要出现在意大利
17.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里所说的“光明”是指
A.工业文明成果
B.天主教思想
C.科学精神
D.君主制度
18.15、16世纪,英国、荷兰等国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探寻通往亚洲的航路,其中发现纽芬兰岛的航海家是
A.卡伯特父子 B.卡蒂埃 C.哈德逊 D.德雷克
19.下表反映了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特定时期的外贸数据(部分)。这些数据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当时( )
国家及产品 产量 占世界产量比重
19世纪中期 乌拉圭 肉牛 100多万头
1880 年 智利 硝石 25万吨
1897 年 智利 铜 38%
1900 年 乌拉圭 肉牛 700多万头
1900 年 智利 硝石 140万吨 75%
1912 年 巴西 橡胶 90%
A.发达国家原料市场被抢占殆尽 B.拉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成就突出
C.拉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工业革命促进了拉美经济的独立
20.16世纪末,在摆脱了西班牙的控制而走向独立的荷兰,不少商人组织了一系列特许公司,取得了组建军队、宣战媾和、开发资源、任命殖民地官员等特权。他们沿着葡萄牙殖民者的足迹前进,并逐渐取代了葡萄牙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上的霸权地位。这些做法( )
A.加剧了英荷两国的殖民争夺战争 B.提供了欧洲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
C.导致了西班牙丧失殖民霸主地位 D.促进了荷兰商业资本的全球扩张
二、材料分析题
2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圆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拿破仑曾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然而,这个“小店主”用制造业和航海雇佣了整个世界,将资本、生产、销售和市场联成商品经济的巨手,当光荣革命打开了民主和自由的大门之后,这只巨手只是轻轻一送,就把英国推进了一个新天新地
——《大国崛起英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新天新地”指什么推进“新天新地”的因素有哪些
22.“文明史观”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某校历史研究小组针对不同主题展开了探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讨论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误算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讨论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讨论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1)根据讨论一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讨论二“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的提法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此事件,有何合理性?
(3)将讨论三的四个词语适当组合,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短评。
三、论述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是其重要表现之一。上面是14世纪以来的四幅国际贸易示意图,请任选其中相邻的两幅,谈谈有何变化,并对其作出简要说明。(要求:围绕所选图片和所学知识展开,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C
6.B
7.A
8.B
9.B
10.C
11.A
12.C
13.B
14.D
15.C
16.A
17.B
18.A
19.C
20.D
21.(1)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荷兰、英国先后崛起为世界强国。
(2)“新天新地”:指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因素:工业革命开展;海外市场扩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22.(1)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水平1: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必然性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任意两点)
水平2:只看到偶然性或必然性一面。
观点:是偶然的。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观点:是必然的。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任意两点)(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得分。)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或整体的角度)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3)评分标准。必须运用四个词语,从世界和中国两个角度评论,每方面3分。每角度两个词语,少一个即扣分。
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了。 而明清时期的中国, 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23.示例一:图一和图二变化: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贸易的范围从欧亚大陆扩展到美洲非洲等地区)
说明:变化的原因:15世纪,传统商路受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黄金白银需求量增加,欧洲人渴望到达东方;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和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变化的影响:结束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各文明开始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使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非洲美洲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示例二:图二和图三变化: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原料,英国工业制成品行销各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可以答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转移到英国)
说明:变化的原因: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衰落下去;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大力发展海军,通过数次殖民战争,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殖民国家,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最早进行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到19中后期处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变化的影响: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其“日不落大帝国”的地位;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的世界格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