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抗战军民,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这次战役的直接指挥者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彭德怀
2.国民党ニ十ニ年反革命中心 ,已于ニ十三日年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灭亡。 代表的地方是
A.广州 B.北平 C.重庆 D.南京
3.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握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选项能够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观点的史实是
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 ④解放战争的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变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该宣言的发表
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
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5.下表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简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时间 概况
1941年12月24日 日军渡过新墙河,向长沙方向进攻
1942年1月1日 日军突破层层防线,进至长沙城近郊
1942年1月4日 长沙守军和外围防线部队对日军形成包围
1942年1月l5日 日军在被中国军队追击10天后,退回新墙河以北
A.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取得一定成效 B.敌后战场的抗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C.中国抗战全面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 D.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胜利有力保证
6.文物是文明的载体,是国之瑰宝。历史上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多达1000多万件。中国近代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的渠道主要是
A.中外正当贸易 B.帝王对外赐予
C.外国劫掠偷盗 D.商人走私贩卖
7.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覆亡做见证,它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8.1938年8月,滇缅公路建成通车,大批战略物资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美国驻华大使詹森赞叹道:“滇缅公路纯系手工开凿,沿途人民艰苦耐劳的精神是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滇缅公路( )
A.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奠定基础 B.是国民政府为辅助远征军出国作战而建
C.为中华民族抗战提供了宝贵的战略物资 D.大量运用美国提供的先进工程建设技术
9.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向西北大后方迁移的移难民潮。20世纪40年代,边区政府通过划分垦区、发放农业贷款、组织变工队等方式调动移民、难民垦荒的积极性。如表是陕甘宁边区开荒面积比较表。这些措施的实施1941—1944年陕甘宁边区开荒面积比较( )
年份 开荒面积(亩)
1941 481262
1942 354768
1943 763276.8
1944 1054720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 B.增强了民族战争的物质力量
C.打破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D.巩固和发展了革命统一战线
10.1939年初,国民党制定了《共党问题处置办法》等秘密文件,又制造一系列军事冲突摩擦,加紧反共,然而中国共产党却极力限制自己对抗政策的范围。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寄于反法西斯盟友的调停
C.着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D.依靠正面战场的抗日力量
11.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制定方针要求加大宣传“解放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随后,中央报刊在报道中共军队收复失地时注重强调“解放者”的概念。1946年,中国共产党军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做法旨在
A.调动民众参战的积极性 B.契合新的政治斗争需要
C.扭转解放战争不利局面 D.宣传民主革命的双重性
12.如图为1937年10月10日《救亡漫画》上发表的《“今年的双十节”》。该漫画意在( )
A.揭露日军所犯的罪行 B.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宣传团结抗战的伟力 D.强调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
13.下图为丰子恺1936年创作的漫画《愚公》。该作品旨在( )
A.描绘农村土地改革场景 B.宣传国民经济建设热情
C.彰显国共合作抗战的精神 D.激发民众保家卫国的勇气
14.太行区的材料显示,1938—1939年抗日根据地群众要求的干部条件顺序是:“1.有知识,能斗老财。2.有办法,吃不了外村的亏。3.家里富,贪污了能包出来。4.会说话,能买好上级。”到了1940—1942年,排列顺序则为:“1.向穷人。2.敢和老财讲理。3.误(得)起工。”这一变化反映了
A.贫苦民众自主意识日益增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扩大
C.抗日斗争形势已经逐渐好转 D.边区政府注重农村干部选拔
1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莱特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津战役 D.淞沪会战
16.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中华时报》以显著的版位刊登了一则新闻:“华北铁路大遭破坏,保垣北境激战又起。”据此判断,当时
A.日本侵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 B.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C.八路军百团大战打击侵略者 D.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北伐
17.1942年朱自清在《论轰炸》中写道:“敌机的轰炸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但是也未尝不是可喜的。这是第一回,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民族,有了一个国家。”其意在强调
A.侵略战争的残酷
B.日本的军事优势
C.民族意识的高涨
D.舆论宣传的重要
18.蒋介石在1939年的一份批示中说:“今后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谈与日本和谈之问题,以叛国罪论处,杀无赦。”从这份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
A.中国政府已经正式对日宣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蒋介石抗日态度较为坚决
D.国共矛盾已根本解决
19.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1937年1月20日,抗大第二学期正式开学,共设四个大队。其中一、二队是红军的团、师、军干部。三大队中包括西安事变后,原东北军和西北军中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四大队的学员大都来自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是爱国青年学生。这反映出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坚定决心
C.民族战争出现了新形势 D.全民族抗战主张得到大力拥护
20.1941年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写给夫人的信;此间一切如常,惟生活则校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今年没有种花,也很少打球。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这表明( )
A.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C.红军在敌后展开了大生产运动 D.抗日根据地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二、材料分析题
21.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注:对中国蔑称)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注:沈阳)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
材料二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
——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世界历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现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都是有利于对日抗战的。国际舆论一致地责斥日本的强盗行径。国内自从西安事变后,与中华民国有着同样长久生命的内战终于在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下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南京政府的政治路线亦开始了新的转向———这一切都是向着我们团结御侮对日抗战的总目标迈进,都是在抗日阵线中的初步成绩。只要这样地继续下去,勇敢地大踏步地继续下去,终会给与中华民族以新的激动力来实现他的民族解放的神圣任务的!
——朱德《实行对日抗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予以驳斥。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对国人的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材料二 见图
材料三 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定的四个条款,及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书》
(1)根据所学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2)从材料二图中,你能获取哪些重要的有效信息?
(3)写出材料三中的“同盟国”在对日战争最后阶段所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行动。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对后人有何启示?
23.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一1842年 英国 《南京条约》等
甲午中日战争 1894一1895年 日本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一1901年 德国等8国 《辛丑条约》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彻底洗刷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2014.12.13)
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近代列强侵华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A
6.C
7.D
8.C
9.B
10.A
11.B
12.C
13.D
14.A
15.B
16.B
17.C
18.C
19.D
20.D
21.(1)理由:维护日本和东亚的稳定,实现共同繁荣;保护日侨的生命财产安全。
驳斥: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原因:既定国策;军国主义膨胀;资本主义发展需求;转移民众视线,缓和国内矛盾。
(3)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国际社会的援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4)启示:以史为鉴,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右翼势力的增长;理性处置国际争端;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安全。
22.(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后侵占东北三省。(答出“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即可)全国人民开始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大屠杀,犯下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中国遇难者达到30万以上;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2月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表述合乎题意即可。)
(3)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东北的日军。
启示:正义必然战胜强权;日军右翼势力的种种劣行,注定要被历史所唾弃;团结起来,壮大力量,才能坚守和平正义;应当不忘国耻,珍视和平,抵制战争,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日本应该承认侵略历史,真诚向战争受害国道歉,走和平之路,与邻国和睦相处,共享发展。(表述合乎题意即可。)
23.(1)过程: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伟大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战中凝聚形成的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动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