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江苏省南京市期末模拟预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 )组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A. B.
C. D.
2.在39□080≈39万中,□里有( )种填法。
A.4 B.5 C.6 D.7
3.下面是红星小学舞蹈社团购买演出服的发票。开票时,票据上不小心滴了墨水,遮住了单价中的一个数字,演出服的总价可能是( )元。
A.4500 B.5760 C.7155 D.9000
4.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都是45°,关于这个三角形,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一定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B.它一定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C.它可能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D.它最大的一个角是90°
5.运用了( )运算律。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6.钟面上的时针从3:00到6:00,按( )时针方向旋转了( )°。
A.顺;90 B.顺;60 C.逆;90 D.逆;60
二、填空题
7.10枚一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2厘米。照这样,1000枚一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米,1百万枚一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米,1亿枚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千米。
8.用288元买了12本《故事大王》,《故事大王》的单价是( )。
9.24□590≈24万,□里可以填( ),□90×60<4万,□里最大填( )。
10.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是28°,另一个锐角是( )。
1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9厘米和3厘米,第三条边最长是( )厘米(整数)。
12.钟面上从3:00到3:20,分针将会按( )时针方向旋转( )度。
三、判断题
13.数对(6,5)表示排列中第6行第5列的位置。( )
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0°,这个多边形应该是十二边形。( )
15.在一张梯形纸片中剪一刀,剪出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还可能是五边形。( )
16.30□×1□的乘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
17.将算式14×28×25改成28×(14×25),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300÷6= 840÷30= 130×5= 210×20=
50×80= 770-11= 720÷8= 25×40=
19.列竖式计算。
430×60= 103×42= 245×12=
20.计算下面各题。
17×9+84×5 54×(42-27)÷27
900-20×6÷40 26×[224-(45+79)]
五、解答题
21.妈妈买一套衣服用了95元,上衣比裤子贵17元。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22.张宁和王晓都是集邮爱好者。张宁收集的邮票比王晓少36张,如果张宁拿出36张给王晓,王晓的张数正好是张宁的2倍。张宁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23.有一个长10米、宽8米的长方形花坛。现在要进行扩建,把这个花坛的长增加5米,宽增加4米。这个花坛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先画图,再解答)
24.李大伯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园,其中两条边长是16米和32米。要为这块菜地围上篱笆,篱笆长是多少米?
25.“鲜花小镇”门票价格如下表。
人数 1~40 40~80 80以上
票价(元/人) 45 40 25
育才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同学去鲜花小镇玩,一班有49人,二班有50人。
(1)每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元?
(2)两班合起来购票,一共要多少元?
参考答案:
1.C
【分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4+5>6,能围成三角形;
B.6+6>6,能围成三角形;
C.2+2<6,不能围成三角形;
D.2+6>6,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四舍五入法可知,要39□080≈39万,那么千位上的数要小于5,即□里的数字要小于5,据此解答。
【详解】要39□080≈39万,那么□<5,可以填:0、1、2、3、4,共5种填法。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近似数求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解答。
3.B
【分析】一套演出服是一百几十八元,则演出服最贵是198元/套,最便宜是108元/套。总价=单价×数量,则单价=总价÷数量,各选项中的总价除以购买演出服的套数,算出单价,再进行选择。
【详解】A.4500÷45=100(元),不符合题意;
B.5760÷45=128(元),符合题意;
C.7155÷45=159(元),不符合题意;
D.9000÷45=200(元),不符合题意;
演出服的总价可能是576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明确总价、单价、数量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
4.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第三个角是180°-45°-45°=90°。这个三角形中两个角相等,最大的角是直角,它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180°-45°-45°=90°
A.它一定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说法正确;
B.它一定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说法正确;
C.它不可能是一个钝角三角形,说法不正确;
D.它最大的一个角是90°,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5.C
【分析】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详解】125×17×8=17×(125×8)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C
【点睛】熟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6.A
【分析】时针从3:00到6:00,顺时针旋转了3个大格。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旋转3个大格,就旋转了3×30°。
【详解】3×30°=90°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是一个钟表问题,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借助图形,更容易解决。
7. 2 2000 200
【分析】已知10枚硬币的高度是2厘米,1000枚是100个10枚,高度大约是100个2厘米,即200厘米,再把1000枚硬币的高度换算成2米。1百万枚是1000个1000枚,高度大约是1000个2米,是2000米;1亿是100个1百万,高度是100个2000米,是200000米,即200千米。
【详解】1000÷10×2
=100×2
=200(厘米)
200厘米=2米
1000000÷1000×2
=1000×2
=2000(米)
100000000÷1000000×2000
=100×2000
=200000(米)
200000米=200千米
1000枚一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2米,1百万枚一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2000米,1亿枚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200千米。
【点睛】此题是考查一亿有多大及长度的单位换算。关键明白1000是多少个10,1百万是多少个1000,1亿是多少个1百万。
8.24元
【分析】要求单价是多少,用总价除以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288÷12=24(元)
《故事大王》的单价是24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9. 0、1、2、3、4 5
【分析】(1)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万位进1;若千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据此可知,要使24□590≈24万,□里的数应小于5。
(2)要求最大填几,根据有余数的除法,用所比较的数除以已知因数,如果有余数,所得的商就是要填入的最大数。
【详解】要使24□590≈24万,则□里面可以填0、1、2、3、4。
4万=40000,40000÷60=666……40,要使□90×60<4万,□90应该等于或小于666,□里的数应小于6,最大可以填5。
【点睛】第一小问中,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就看下一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解答。第二小问中,先把大于号或者小于号看成等号,再根据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求出未知项,如果有余数,运算的商就是可以填的最大的数;填上数后注意验证一下。
10.62°/62度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直角三角形里,有一个直角,另一个锐角是180°-90°-28°。
【详解】180°-90°-28°=62°。
另一个锐角是62°。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11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9厘米+3厘米>第三条边,第三条边<12厘米,所以第三条边最长是11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顺 120
【分析】钟面上分针、时针都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钟面上有12大格,每一大格对应的夹角等于30°,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从3:00到3:20,分针要走4大格,旋转30°×4=12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面上从3:00到3:20,分针将会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20度。
【点睛】熟练掌握旋转和角的度量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数对(6,5)表示排列中第6列第5行的位置,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数对与位置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以先求出1800°与180°的商,即可知道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将这个多边形分成10个三角形,再用10加2即可求出多边形的边数。
【详解】1800°÷180°=10
10+2=12,这是一个十二边形。
故答案为:√
【点睛】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将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此题逆用其方法求多边形边数。
15.√
【分析】如下图,在一个梯形中剪出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还可能是五边形,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一个梯形中剪出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还可能是五边形,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梯形的切拼,可以动手画一画。
16.×
【分析】可以把□中的数分别看成0和9进行计算,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300×10=3000,积是四位数;
309×19=5871,积是四位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运算,用赋值法更能直观的进行说明。
17.×
【分析】乘法结合律为:在乘法算式中,先将前两个数相乘,或先将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乘法交换律是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算式14×28×25=28×(14×25)首先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然后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详解】由分析得:
将算式14×28×25改成28×(14×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睛】我们要牢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根据概念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简便算法经常综合在一起使用。
18.50;28;650;4200
4000;769;90;1000
【详解】略
19.25800;4326;294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三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三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详解】430×60=25800 103×42=4326 245×12=2940
20.573;30
897;2600
【分析】(1)同时计算乘法,再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3)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17×9+84×5
=153+420
=573
54×(42-27)÷27
=54×15÷27
=810÷27
=30
900-20×6÷40
=900-120÷40
=900-3
=897
26×[224-(45+79)]
=26×[224-124]
=26×100
=2600
21.画图见详解;上衣56元,裤子39元
【分析】上衣比裤子贵17元,所以相当于两条裤子加上17元一共是95元,以此来进行解答。
【详解】
裤子:(95 17)÷2
=78÷2
=39(元)
上衣:39+17=56(元)
答:上衣是56元,裤子39元。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衣和裤子虽然价格差了17元,但是我们根据题意可以找到方法,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很常见,学生要学会思考。
22.108张
【分析】张宁拿出36张给王晓后,张宁比王晓少2个36张,王晓比张宁多2个36张,36乘2即为此时王晓比张宁多的张数,因为此时王晓的数量是张宁的2倍,这个积也是此时张宁邮票的数量,再加36即可求得原来张宁邮票的数量。
【详解】36×2=72(张)
72+36=108(张)
答:张宁原来有108张邮票。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现在王晓比张宁多的张数。
23.图见详解;100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先分别求出扩建的后的长、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扩建后的面积,再与原来面积做差即可。
【详解】如图:
(10+5)×(8+4)
=15×12
=180(平方米)
180-80=100(平方米)
答:这个花坛的面积增加了100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面积的应用,关键是明确:长方形面积=长×宽。
24.80米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第三条边可能长16米或32米。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长16米、16米、32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但长32米、16米、32米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条边就长32米。再将三条边的长度相加,求出篱笆的长度。
【详解】16+16=32,长16米、16米、32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2+16>32,长32米、16米、32米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2+16+32=80(米)
答:篱笆长是80米。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周长,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第三条边的长度。
25.(1)一班1960元;二班2000元;(2)2475元
【分析】(1)两个班的人数都大于40小于80,票价为每人40元,总价=单价×数量,把数据代入分别求出两个班的钱数即可。
(2)两个班的人数和大于80,票价为每人25元,总价=单价×数量,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40×49=1960(元)
40×50=2000(元)
答:一班需要1960元,二班需要2000元。
(2)25×(49+50)
=25×99
=2475(元)
答:两班合起来购票,一共要2475元。
【点睛】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