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课型:新课
授课班级:初一年级
授课时间:2023年11月9日
【教材分析】:
《地图的阅读》一节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二是地图的阅读是新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地图的阅读为以后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着奠基的作用。是中学地理中不可回避的重点。
【学情分析】:
《地图的阅读》一节是继经纬网之后,七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二节,是学生在学习完经纬网之后对方向的再一次延伸与巩固。但因二者不是同一章节的内容,学情差异大。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针对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其教学容量、思维训练、教学难度和深度不太容易把握。
【设计思想】: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情,本教学设计力求既重基础知识的过手,也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了解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地图的概念。
3、通过图片展示,活动探究,让学生思考学会如何在方向不同情况下对地图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地图的定义:
2.地图中判读方向的三种情况。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地图方向判读的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对话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过程】:
1、 课堂引入:
利用一段自己动手剪切之后的组合音乐导入,要求学生听出歌曲中的地名,并思考在生活中借助什么工具来描述这些地方?
2、 对话基础:
检查学案完成情况。订正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 阅读教材16页第一段话“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说明地图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试举三例说明。
2. 地图在我们生活如此重要,那么人类是怎样给地图下定义的呢?在教材16页找到地图的定义,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定义中的关键字词标记出来(三个关键词组)
3. 回忆上一节老师讲的经纬网的相关知识需重点回顾:经线表示南北;纬线东西,试想在经纬网地图中如何运用?
3、 问题提升:
方向定位法
问题对话一 以重庆市为中心依次分别找出与重庆市相邻的北部、南部、西部、东部省份。
指向标定位法
问题对话二 根据老师给出的资料,分小组判读图中的关键点方位。(回答a在b的什么方向?)
经纬定位法
问题对话三 利用经纬网道具展示,判读在同纬线,同经线与极点时各关键点的方位。
4、 对话中考:
阅读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位于N点的( )
A.北 B.南 C.西 D.东
2.在图中90°S处面朝所有方向都是( )
A.南 B.北 C.东 D.西
【课后探究】:
在野外旅游时若有不慎,常常会迷失方向。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心慌着急,只要冷静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就会在大自然中找到许多识别方向的标志。
1.如果携带有详细地图的话,应先查一查图例,看看每个符号代表什么,并且找到自己立足处位于地图上的哪一区。在地图上找出迷路前的位置,然后回忆一下曾经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他地理特征。
2.利用青苔(树木)判定方向:青苔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石头上的青苔往往生长在北面。
3.可以根据蚂蚁的洞穴来识别方向。因为蚂蚁的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4.如果在星光灿烂的夜晚,则可以根据星辰来识别方向:在北半球,北斗七星有助于找到位于正北方的北极星。在南半球,南十字座大致指向南方。
5.如果是在冬天,由于日照的原因,积雪难以融化的部分总是朝向北面
【教学反思】: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