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文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分析】
【题目分析】 材料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却含有深刻含义。“小时候”与“长大后”,突出这两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喜欢发问”与 “看重结论”。整段材料表现出思维发展的过程。透过现象看本质,“爱提问”反映的是童真时期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是激发自我不断探索与挑战的潜在动力;“重结论” 是成熟的标志,是在经历了探索之后懂得如何利用规律、创造成果。面对这种现象,有的人“感到担忧”,有的人则“觉得正常”,这是写作的任务。“担忧”什么呢 担忧的是“爱提问”或“重结论”,如果只侧重一点,就会影响了另一方面。一味注重提问,便会偏废对结论的关注,削减了“提问”发起的意义;一味注重结论,则会被固封于既有经验之中,丢失了探求更广阔可能的机会。“觉得正常” 则是出于对成长过程的思考,从变化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突出“发问”与“重结论”都很重要,二者应当并举,不可偏废。
【提取立意】 可以将立意中心放在“成长过程中,是爱提问好,还是重结论好”的比较上,表达具有辩证色彩的认识。在写作的文体上,不管是写成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离不开对材料中直接的核心词“发问”“结论” ,以及需要补充出来的“探索过程”的思考与认识:结论既是发问的终点,又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人们应立足于已有的结论,继续不断地向纵深处发问,这样,个体才能不断超越和突破,做出更大成绩,对群体、社会和人类而言,也才能破解一个个难题,取得更好的发展,开创更好的未来。
【例文1】
于探索中获新知,于总结中得规律
年幼懵懂时,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长大成人后,在总结经验中得出规律。爱发问,善总结,这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标志,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
因为爱发问,人类以积极的眼光去探索浩瀚宇宙,并在不断探索中发现了一个个宇宙奥秘。因为善总结,人类以冷静的头脑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突破与超越中破解了一个个自然之谜。
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之一。回望人类的发展进化史,因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所以人类慢慢学会了用火取暖、磨制石器、冶炼铁器,培养出了解决难题的信心和勇气,有了不畏险阻、勇攀高峰的志气。
放眼今天助力祖国发展的英雄人物,从“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谁不是在努力探索中一点点前进,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许他们在探索时,也曾有过惶惑与恐惧,但更多的必定是勇气和决心。哪怕探索的道路困难重重,他们也一路坚持,奉献自己的整个人生,使祖国终于能够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在生命的进程中习得的本领,也是引领人类发展走上正确道路的不二法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毛泽东通过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唯一的正确道路坚信不疑,又在经历过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洗礼后,总结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翻身解放,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繁荣富强。今天的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阔步,不断前进,以辉煌璀璨的发展成就让整个世界瞩目。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不应为发问与总结孰优孰劣而徒自烦恼,而应当认识到这是人生道路上两个必经的发展阶段。在探索未知时,我们应不忘初心,以先辈为榜样,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在总结自身成长经验时,我们应全面着眼,以未来为准绳,坚定信心,明确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胆识和勇气,才能收获独属于自己的明天的辉煌。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只要我们爱发问,善总结,一定会迎来前途的一片光明!
【例文2】
执问执答,莫负少年心
《忧郁的热带》结尾,那个小男孩眼中闪烁的疑惑消失了,代之以海潮洗过的沙滩一般的平静。这反映了当代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随着年龄与认知的增长,人们往往安于用既定的事实与结论说服自己,而将背后的疑问埋藏。
这自然顺从了人们的心理需求:结论客观、稳定,无可辩驳,正如《谣言粉碎机》的序言所说,由科学和专家主导的现代社会失去了神的支配,那么无法由科学解释的事物便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拥抱现成的结论,放弃发问,意味着将潜在的不确定性永远埋藏,给予了人们长久的心理支持。
然而,即使在已然固定的结论面前,发问也绝非没有意义。奥威尔与赫胥黎质疑未来社会的面貌,于是分别写下了《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发出质询。诚然,波兹曼的一句“娱乐至死”大抵已为他们的问题盖棺定论,但又有谁能忘记那句震颤人心的“我爱老大哥”?发问不仅仅是对既定结论背后成因的好奇,它更是不断综合现实的深入思考,是尝试解释乃至改变和推翻已有结论的努力。
真正深刻的发问不是一句轻飘飘的“为什么”,而是凝聚了成熟观察与思考的质询。鲁迅痛感中国革命出路渺茫而作《药》,文中夏瑜喷薄的鲜血、冷眼旁观的群众、夏母坟前的痛哭,无不构成一个剑指万马齐喑的现状的惊世骇俗的问号。然而鲁迅的发问也绝不止步于无力的哀叹,而是在痛定思痛之后以严肃的态度和积极的实践去回答每一个疑惑。
不断发问,不断回答,在针对问题给出结论之后再度抛出问题,个体与人类整体都在这问与答的螺旋中不断前进。汉娜·阿伦特在参与纳粹军官艾希曼的审讯之时,讶异于他尽管拥有过人的才学,却以令人恐惧的麻木和冷血执行着屠杀命令,甚至援引康德的道德律令为自己辩护。她没有接受浅显易见的结论,而是在不断旁听中提出一个又一个假说再通过自我质疑找出缺陷,最终完善了“平庸之恶”的概念。哲学的求索如此,世间万事亦如此。身处现代社会,我们绝不应当轻易接受一切现成的结论,而要敏锐捕捉每个闪过的疑惑,去不断尝试综合现实来回答,而后针对已有的结论提出新的疑问。只有用“发问”的砂轮不断打磨,才能得到“真理”的美玉。
让我们以少年的勇气不断发问,不断回答,不轻易接受确定结论的诱惑,把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例文3】
发问与结论
有朝一日,当我们发现无人能够应答我们的发问,当幼时的好奇沦为习以为常,当所有的质疑与疑惑在社会中缄默,我们往往会选择屈服与接受。
或是像所有渴望长大的孩子一般装作成熟,抑或是不再愿意突兀地存在于沉默的人群之中,面对结论,我们不再发问。随着人潮追求不知何时起被认作深邃的沉默寡言,只需要接受既得结论并加以运用,便会被社会承认“你终于长大了”。
而那些仍在坚持自我的发问者,或是像彼得·潘那样被认作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或是像苏格拉底那般被视作异端而处死。可是没有发问就永远不会产生新的结论。当全世界都是根据结论并加以重复运用的匠人,那么缺乏变革导致的将是单调重复的社会。整齐划一的“之乎者也”、缠足、留辫,甚至统一的细腰柔弱审美,最终都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崩溃与灭亡。
所以那些不为桎梏所束缚,不落于结论窠臼的发问者,正是社会时代向前发展的推动者。为何苹果掉落会引出力学大厦?为何物体能够燃烧探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何要蒙受外夷的侵略终推翻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这一个个“为何”,当时无人能够解答,可正是发问者们,以及追随他们步伐的才俊身体力行,得出结论并付诸实践,像艺术家们一般开辟出新的世界。
可是结论本身也并没有错。我们固然会不断得到或推翻结论,但不能因此去抨击指责遵守接受结论的整个时代是愚昧的,是昏暗的。
根据前人所得出的结论行事,即借鉴长久以来的经验而得出的最优途径,往往是最便捷而高效的。长大后的琐事繁杂让我们往往难以像空闲的孩童时期一样打破砂锅问到底。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重复而单调地创造价值,看重或运用更好的结论,可以高效地节省精力、时间,为不堪重负的生活缓解几分压力。若事事计较发问,钻研到底,普通人的生活将反而失去固有的乐趣,将时间精力耗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所以我们固然要发问,秉持从小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因为发问能引导我们探索进步的空间,但同时亦不能事事发问,适当地看重结论会令我们处事的效率大大提高。
让我们拥有一颗爱问之心,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例文4】
迈向未知的冒险家
孩童时人们喜欢发问,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所知甚少,尚未形成自己的观念和判断力;长大后人们却更看重结论,不仅是因为高速运转的社会促使他们忽略过程,更是因为他们将自己框定在了已形成的标准答案中。这正是探索和质疑精神缺失的体现。
长久以来,对已知的质疑和未知的渴望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将人类社会推上一个个崭新的高度。爱因斯坦以牛顿第一定律为基础发展出的相对论证明和补全了牛顿力学所不能论述的范围,为理论物理学开辟了全新的道路;马克思继承并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完成了著作《资本论》,并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埋下了基石。正是这些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的时刻,改变了整个人类群体的未来。没有第一次的仰望星空,就不会有现在的人类社会。
然而当科技前所未有地发达,社会前所未有地繁荣时,我们看到的却是思维的高度趋同化。一切都为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烈的欲望而服务,寻求答案变成了只要答案,看中结论变成了无视过程。人们失去了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回望过去的勇气。所有人在一个巨大的茧房里兜兜转转好像一群失去了蜂后的工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不由得引人发问,如果失去了那些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缺少那些个性化的精彩过程,而只追求一个已知的结论,还有什么将我们与没有灵魂的机械区分开来?如果只有对前人结论的重复,这个一潭死水般的群体又该何去何从?
正是因为结论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我们才更要发问。对过去的结论发问,对未知的一切发问,因为这样才能导向更多的不同的结论,才能导向更多的可能性。不论是打破重塑,还是创新建设,都需要我们抱有极大的发问的热情。拒绝标准化的结论,不仅是因为它固化我们的思维,更因为在答案已知的情况下人们就丧失了亲身实践和探索的欲望,断绝了人们发问的来源和可能性。只有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带着对前人的怀疑态度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得到带有自己灵魂底色的瑰丽结晶。
归根结底,提出问题和得出结论作为推动我们前进的手段都只是旅途的一部分。就像无限扩张的宇宙没有边际,发问和得出结论的循环也不会有尽头。然而在这样的循环中我们得以对一切已知的和未知的都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这也正是人生的无尽乐趣和意义所在——去用有限的生命拥抱无限的世界,做一名永远走在路上的冒险家。
【例文5】
添上发问的色彩
小时候,世界的面貌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时,我们特别喜欢发问;长大后,我们却不再发问,而是看重结论。
孩童时期的发问,源于人的天性中对陌生事物的好奇。那时候我们尚且不熟悉这个世界的样子,不了解事物运行的规律,因而事事都要搞明“是什么?”“为什么?”来消除陌生感,以满足自己本能的求知欲,丰富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同时,孩童身边的环境也往往鼓励孩子以发问的方式认识新事物,发问就成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我们在发问中成长。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十万个为什么”逐渐变成了“十件你必须知道的事”。由爱发问到重结论的转变是人成长过程中一个自然的倾向。随着见识的增加、经验的丰富,事物不再新鲜,好奇心因而消减,也不再有孩童时那么多的不解和疑问;我们在不断学习中强化训练了找到答案的方法,感受到了结论的便利和力量。发问的思维习惯因而逐渐变为依赖结论。必须承认的是,在这个追求效率的社会中,结论可以更快更高效地指导我们行动,似乎比发问更实用些。
但是,过于看重结论会使人以被动之姿生活。发问是自内向外主动探求的过程,发问后我们必然寻求解答,这就唤起了对世界真相的探索对未解之谜的好奇。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发问往往意味着积极求解审视一切的心态,这样的发问促使人进行思考。结论则相反,让我们安于既有的规律经验,被动地检验着别人得出的答案,没有反思的自觉,也没有好奇的热情。
今天,在这个变得重结论的过程中,我们逐渐“钝化”,对身边的新事物、突如其来的美好缺乏感受力,尽管世界就在我们眼前,我们既不主动探索它的全貌,也不继续探究它的细节。我们麻木地生活,无数的美好就这样错失。同时,我们满足于已有的结论,哪怕身边的事物、规则已不适合于现实也无动于衷,从而产生了唯结论、唯专家、唯权威的社会风气,因而阻碍了创新和突破。
因此,长大后的我们更需要呼唤主动发问的回归。这种发问并不是孩童般源于无知的好奇,而是对于既有结论的再反思、再深入。发问并不是挑战一切,而是尝试更好的建构,此时不再有父母长辈给我们答案,我们更需要在发问中主动探索新结论,让审慎的发问成为形成更好的结论的手段和动力。
现代人不再发问不仅因为麻木,更因为怯懦,缺乏接近波涛的勇气和寻找新的平静的魄力。结论像顺着某个方向平流的海流,而发问则是生命中惊起波澜、浪花飞溅、重塑海面状态和海波流向的一段波涛,后一种状态的美在于我们对生命的自觉调整,对世界的自觉追问。正是发问激起的浪花让我们与众不同地绽放,让我们怀揣激情与乐趣生活,让我们穷尽生命的无限可能。
我们固然终将长成了“无趣的大人”,不再拥有孩童的好奇天真,但仍应葆有发问的生命姿态,让发问为生活添上色彩。
【例文6】
保有一颗探索的童心
老子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圣人皆孩之;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我独泊兮,如婴之未孩。在老子心中,童心童趣或许更加关联他心中无可替代的道。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也许符合成长规律,无需太过担忧,但也不能完全视为正常。如果人的成长必须以失去童心童趣的天性价值为条件,那一定是世界的资源配置出了问题,主客观因素没有很好地调和,那就是一种损失。
喜欢发问是大部分孩子的特点,口无遮拦,童言无忌,对别人来说有好也有坏,但从求知的角度来说,对自身的成长却是非常有利。古人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普列汉洛夫也曾说过,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发问。这些都说明了勤问、敢问、乐问、善问是求知和成长的妙法,重要的是应该保有求知欲、好奇心和诚敬感,这也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美德善品,只可惜有人慢慢丧失了,完全迷信了结论,成为思想的懒汉,那就惨了。
爱迪生是个好奇心爆棚的孩子,数不完的为什么让他的妈妈和老师应接不暇,也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但其天性未曾泯灭。天为什么蓝?雨从哪里来?人可以代替母鸡孵蛋吗?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这些小儿科的问题让人无法回答,这让他失去了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一次火车小火灾中被打成耳聋,也没有改变他的童心童趣、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谁会想到那个让人嘲笑的卡通活宝,最终竟然成为大发明家,为人类做出这么多贡献。
当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爱迪生,但保有童心童趣对人的成长是有利的,对环境的和谐也有好处。正如老子所说,婴儿赤子没有机心,没有物欲,专气致柔,含德深厚,契合大道。
相反,如果一个人眼中、心中、身边充斥着理所当然、一成不变和一本正经,那该是多么的乏味和痛苦,唯有抛却功利,保有率真,保有本心,复归于生命的原生态,才能有精神的焕发和艺术的创新。所以,李广说,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苏轼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朋友,保有一颗童心吧,因为好奇,所以纯真;因为纯真,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通达;因为通达,所以满足;因为满足,所以快乐;因为快乐,所以幸福。
所以,喜欢发问或者看重结论,都不必担忧,因为你保有探索的童心,经历了再多的变化,仍然相信美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