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八中初二(下)期中
历 史
一、 选择题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
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八大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中共十一大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
A.经济建设 B.解放思想 C.组织建设 D.拨乱反正
3、2016 年 4月 25日,习近平同志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强调委坚持党的
基本路线百年不动播,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习近平之所以到这里来,是因为(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彩,民俗文化丰富
C.属于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4、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两个凡是”的思想
C.社会主义制度 D.四项基本原则
6、“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惕和期
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
的参与者创造者。中共中央为了顺利实现民族振兴,做出的战略布局是( )
A.三步走战略 B.“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实现科学发展
7、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的
第1页/共5页
论述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都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③都明确了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④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最大得益者是( )
A.农民 B.工人 C.外商 D.手工业者
9、在 1979年 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
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
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
方”就是后来的(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民族自治区
1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
所领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 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
11、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有网友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你不认同的是
( )
A.大力倡导和发扬很苦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B.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去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
12、.以下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笔记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3、如果要建立一个农村改革的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应建在( )
第2页/共5页
A.北京 B.深圳 C.安徽风阳小岗村 D.上海
14、下列哪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
济特区( )
A.上海 B.深圳 C.南京 D.厦门
1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 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共同点是( )
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16、为梦想,凝聚共识;为梦想,汇聚力量。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亿万华夏儿女从新的起
点出发向着美丽的“中国梦”进发。为此,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历史意义是
( )
A.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 B.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
C.建成了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D.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非选择题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 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 18
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中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
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
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第3页/共5页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材料三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中共十九大到中共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
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什么是“中国道路”。(2分)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国家怎样才能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面对中华民族的未圆之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3分)
第4页/共5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D D D D C D A A B D D C D B D
二、非选择题
1、【答案】(1)两个凡是。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转变前:阶级斗争;转变后:经济建设。
(3)是我国成立后党的历史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始。
2、【答案】(1)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我们中学生
要志存高远,牢记历史使命,爱我中华,勇担责任,努力学习,锤炼意志,艰苦奋斗,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