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3 16:0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朗读的韵律节奏,理解诗歌内容,熟读成诵。
2.理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诗中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把握词人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欣赏法、引导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知“新(辛)”事,激其趣
从来世间最风流,何须赋词强说愁。他,是诗人中最会打仗的。他,是将军中最会写诗的。“醉里挑灯看剑”是他的兵营梦想,却不知,他在23岁时就曾带领50人杀入数万敌军军营,生擒回叛徒。他是谁呢?
辛弃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朗诵——
读“新(辛)”诗,品其韵
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两遍,感受朗读节奏。再请两位学生进行个人朗读,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进行朗诵节奏、停顿方面的指导。比如第一句“何处望神州”,这是一个五字句,指导学生可以采取“212”的朗读节奏。“何处~望~神州”。至于七字句,以“满眼风光北固楼”为例,我们可以采用“223”的朗读节奏。“满眼~风光~北固楼”。最后进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出新诗节奏,读出“辛”诗情感。
三研读——感“辛”怀,悟其情
活动一:初绘知内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一首诗人登高望远、借景抒情的怀古之作。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诗人登上北固亭,“怀”了些什么呢?请你们现场绘制思维导图,把诗人所“怀”尽数或写或画在纸上。
活动:学生进行初读,绘制思维导图,明确诗歌内容。初读绘制后,请两位同学上台向大家介绍他所解读的诗人所“怀”。其余同学可进行适当补充。
活动二:再绘品情感
诗人为何而“怀”?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针对不同怀想的内容,通过课文注释、课前准备,畅所欲言,以究其因。同时,在初绘图上再绘你的讨论结果。
活动:学生进行再读,再绘思维导图,品读诗歌情感。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小组的合作成果。此活动中,教师把学生优秀成果展示在黑板上,以此形成板书主体。
活动三:问典通古今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歌作品,典故的运用富有深意。请同学通过想象,梦回三国,再述典故中所描绘画面。
(预设):年少的孙权统帅着万千士兵,英姿飒爽,勇猛无敌。他气魄非凡,敢于与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
难怪作者辛弃疾直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谓是充满了崇敬之情。可是,诗人辛弃疾所处的南宋王朝,实际上奉行的,却是偏安一隅、苟且求和的生存方式!
(PPT展示关于南宋王朝生存方式的历史助读资料,学生默读学习。)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造成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愤懑。诗人在年少时便以一身孤胆,勇入敌营擒贼;他一生积极从事抗金事业,而今人已六十,拳拳报国之心却始终未能实现。乃至临终之前,仍大喊:“杀贼!杀贼!”此刻,在残酷的历史现实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虽然拥有一腔报国热情,但更多的却是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之情。
四回味——听“辛”词,怀其人
课堂最后,让我们一起聆听由经典传唱人王珮瑜、廖昌永老师演绎的歌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音乐中,我们再品辛词,再怀其人。(播放视频)
五升华——韵悠长,情飞扬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推荐赏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推荐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