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战国时期,墨子基于“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提出“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墨子的这一主张
A.顺应了当时的形势发展 B.蕴含了无政府主义思想观念
C.受到了各国国君的青睐 D.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2.战国时期某思想家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一主张( )
A.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潮流 B.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的愿望
C.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 D.得到了当时各国国君的推崇
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笼络大量的人才资源,出现了一种特有的门客现象。门客是具有相当身份的贵族所养的一批待用之人,不乏贤士、能人、有特殊技艺之人,他们在关键时刻往往为主人或国家效力。诸侯国的做法
A.反映了儒学影响力不断扩大 B.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
C.有利于民间向学风气的形成 D.加强了君主专制的统治
4.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填充了各诸侯国之间的很多空地。这一变化
A.加剧了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 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逐步确立
C.导致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5.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古典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孔子的做法( )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C.推动了官学的繁荣发展 D.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6.西汉的《淮南子》记载“塞翁失马”的故事,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这个哲理最符合哪个思想家的观点( )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韩非子
7.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曾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下列言论与该思想家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8.下表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
A.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B.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9.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种态度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对古代文献的极端重视。他整理和修订的“□□”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也构成了儒家学说最基本的经典系统。题中“□□”处应填写
A.六艺 B.六经 C.四书 D.五经
10.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11.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核心是
A.“仁” B.“仁政” C.“法治” D.“无为而治”
12.西周时期,周夷王赐虢国君主季子弓矢斧钺,使之“用征蛮方”;春秋时期,周襄王赐晋文公弓矢斧钺,命为诸侯之长“侯伯”,成为“五霸”之一。材料表明( )
A.诸侯不断挑战王室权威 B.天下共主的政治认同影响深远
C.宗法分封制度得到巩固 D.周王掌握着诸侯军队的领导权
13.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特征是多阶层、小间隔,而秦国则是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东方六国的城址等级序列特征是国都以下逐级递减,而秦国则是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这反映了( )
A.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具有不平衡性
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社会制度 D.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
14.《吴子·料敌》中记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这表明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①秦国君主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②政治严明,赏罚必信③秦国国君雄才大略④秦人尚武精神浓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战国时期思想学派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如图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学派的主张与图中地域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 B.②——“行仁政,民之悦之”
C.③——“燔诗书,贱游学之人” D.④——“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的人文主义文化传统中,对人的价值及尊严是十分崇尚的。儒家重视人的价值,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自孔子始,便一再地强调“入世”。“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可谓知矣。”孔子自己也坚守“不语怪、力、乱、神”,把人事放在首位。“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说明孔子具有比较强烈的非宗教意识和倾向。孔子之后,儒家也基本上是反宗教、反出世的,儒家学者都十分强调人事。儒家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的经典,也没有主张超世脱俗的言论,都是针对现实社会需要的。
——摘编自丁卯《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
材料二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道明会的萨伏那罗(1452~1498年),就有感于当时日益浮华败坏的世俗生活,而开始在佛罗伦萨宣讲,反对人文主义的风潮,提倡苦行、禁欲的生活,轻视尘世的价值,并曾率领狂热的信徒焚烧佛罗伦萨纤巧的艺术精品,最后因反对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而被杀。而在宗教改革时代的初期,由于马丁·路德过分强调“因信称义”的观点,毫不妥协地恢复了对人的罪恶本性的极端强调,认为唯有神的干预才能使人得以赦免。因此,引起大部分强调精神自由的人文主义者的反感。
——摘编自刘昕岚《“人文主义”与“宗教”——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儒家人文主义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儒家“反宗教”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共同作用。
17.“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变社会动乱为“社会和谐”,贯穿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始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张 出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指出材料中各学派围绕“社会和谐”提出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思想争鸣局面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 “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由材料中的“一同天下之义”可知,墨子这一主张蕴含了“集权”的理念,顺应了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无政府主张,排除B项;C项中“各国国君”的说法过于夸大化,排除;D项中“以人为本”的说法与题干中的信息“一同天下之义”不符,排除。
2.B
【详解】材料中的“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反映的是墨家的尚贤主张,即不分贵贱唯才是举,这一主张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的愿望,故答案为B项;“尚贤”主张没有违背当时社会发展潮流,排除A项;C、D项是法家思想,均排除。
3.C
【详解】根据材料中“笼络大量的人才资源"可知,这一现象有利于士阶层的崛起,C项正确;材料中的“门客”不一定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排除A项;B项中的“门阀士族"形成于三国时期,D项中的“君主专制的统治”确立于秦朝,均晚于材料中的“春秋战国时期”,排除。故选C项。
4.D
【详解】材料中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戎狄逐渐融入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无法体现民族矛盾加剧,排除A项;铁犁牛耕促进小农经济的逐步确立,排除B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5.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中国)。孔子对古典文献进行整理,最终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经典,被后世儒家学者奉为圭臬,传承了中华文化,B项正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项;孔子开创了私学,而非推动官学的繁荣发展,排除C项;百家争鸣局面并非孔子开创,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塞翁失马”的故事蕴含着辩证的思想,而诸子百家中老子的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法,B项正确;孔子、荀子、韩非子的思想没有涉及辩证法,A、C、D错误。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的意思是礼义是圣人制定的,但并非圣人的本性,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在于他能约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于是制定出礼义和法度。该材料阐述了荀子学说的基本观点,即人性是恶的。荀子属于儒家学派,“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孟子的学说,两则属于同一流派,C项正确;A项属于墨家学说,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B项属于法家思想,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D项属于道家学说,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根据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可知,诸侯国数量、战争爆发的频率和次数都在减少,没有战争的年份也逐年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在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平发展不是时代主流,B项错误;材料没有富国强兵和战争规模扩大的信息, CD项错误。
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主要贡献是整理和修订六经,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0.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很明显不是根本目的。C,D也不属于根本目的,且从C,D能够推断出B,秦国变法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因此B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目的
11.A
【详解】《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故“这位哲学家”指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故A符合题意;B是孟子的观点,C是法家学派的观点,D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B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周王赐给诸侯弓矢斧钺,代表着诸侯国君主拥有征伐权或对其他诸侯的权威,蕴含着确认政治关系的作用,这种政治行为在春秋时期依然存在,表明西周政治制度影响以及周王的政治权威依然存在一定的影响力,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诸侯挑战王室权威,排除A项;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逐渐解体,排除C项;材料中的赐弓矢斧钺行为是一种政治象征,并不代表周王掌握着诸侯军队的领导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东方六国墓葬是多阶层、小间隔,城址从国都以下逐级递减,反映以卿大夫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稳固而强大。秦国墓葬两极分化,缺乏中小城市,反映以卿大夫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相对萎缩。说明东方六国与秦国在分封制瓦解的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商鞅变法,排除A项;战国时期西周的社会制度走向瓦解,东方六国并未严格遵行西周制度,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与东方六国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其赏罚信”体现的是政治严明,赏罚必信,“皆有斗心”体现的是秦人尚武精神浓厚,所以②、④是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而①和③在材料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到,所以综上所述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要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15.A
【详解】①是秦国,奉行法家思想,“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是法家思想,A项正确;②是楚国,是道家思想的起源地,“行仁政,民之悦之”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③是鲁国,是儒家思想的起源地,“燔诗书,贱游学之人”是法家思想,排除C项;④是齐国,荀子曾在齐国讲学,“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道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历史因素:小农经济发展;宗教的出世思想与儒家的入世思想相悖,违背儒家伦理;中国较早形成了稳固的世俗权力体系,世俗政权高于神权;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传统文化的主流,担心受到宗教神学的冲击;孔子等思想家个人喜好的影响。
(2)共同作用:打击宗教神学;强化世俗王权;重视人性尊严;关注社会现实。
【详解】(1)历史因素: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从小农经济发展、宗教的出世思想与儒家的入世思想相悖、违背儒家伦理、中国较早形成了稳固的世俗权力体系、世俗政权高于神权、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传统文化的主流、担心受到宗教神学的冲击、孔子等思想家个人喜好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2)共同作用: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可从打击宗教神学、强化世俗王权、重视人性尊严、关注社会现实等方面回答。
17.主张:为政以德;“仁政”,保护小农经济;兼爱;无为而治;法治。
关系:
百家争鸣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政治环境自由宽松;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崛起;私学发展,讲学盛行;自由读书、著书之风盛行;各国统治者需要人才。
百家争鸣促成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一种思想自由潮流;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大变革的社会环境,同时又推动了社会发展。
【详解】主张:根据“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得出为政以德;“仁政”,保护小农经济;根据“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得出兼爱;根据“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得出无为而治;根据“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得出法治。关系:结合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概括即可,可概括得出百家争鸣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政治环境自由宽松;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崛起;私学发展,讲学盛行;自由读书、著书之风盛行;各国统治者需要人才。百家争鸣促成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一种思想自由潮流;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大变革的社会环境,同时又推动了社会发展。
18.(1)原因: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出于政治需要对诸子学术竞争采取公允态度。(言之成理即得分)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言之成理即得分)
(2)儒家: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
法家: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第一小问原因,从政治层面分析,得出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据材料“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得出各诸侯国出于政治需要对诸子学术竞争采取公允态度。
第二小问影响,主要从对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两方面来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
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是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是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