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基础知识综合(浙江专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基础知识综合(浙江专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3 14:4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题速练】基础知识综合(浙江专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24·浙江金华·模拟预测)参照下列表格中提示的方法,作出推断。
方法 内容
了解字源法 睡,小篆,从目,从垂。“垂”是秋天草木无精打采、茎叶下垂的凋谢的样子,引申为低垂、向下。由此推断,睡的造字本义为:
眠,金文,从目,从民。“民”乃是被刺瞎左眼的奴隶形象,引申为闭合。由此推断,眠的造字本义为: 。
寐,甲骨文,从宀(房屋),从人,从木(木床)。表示古人劳作一天后躺在木床上睡觉。
联系诗文法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罗贯中《三国演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结论 睡、眠、寐的不同: 。
(2024·浙江金华·二模)为便捷社会公众玩转之江文化中心,打卡心仪的活动和展览,特别推出之江活动展览一周推荐系列。
01 之江公共艺术长廊 展览时间:长期 展览地点: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 展览介绍:本周,之江公共艺术长廊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洞头渔民画精品展览。洞头渔民画是浙南地区特有的一种美术形式,蕴藉于海洋,发展于海洋,源于海洋,承载着渔民们对大海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无比的热爱。
02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 【图书馆之夜】霓裳风华 诗意书香 活动时间:4月20日18:30 活动地点: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一楼知识之殿 活动介绍:一卷《清明上河图》,一部《东京梦华录》,繁花似锦的北宋东京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文献与古卷中的服饰,是宋代风俗的一部分,亦是宋代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让我们跟随着书模的脚步,感受扑面而来的活色生香,细品书中宋韵;穿一袭宋制改良华服漫步西湖,打卡之江文化中心新地标,在快节奏的时代,体味宋人舒缓优雅的“慢生活”。
03 浙江文学馆 “中国科幻的源流与未来”主题讲座 活动时间:4月25日14:30—16:00 活动地点:浙江文学馆一楼多功能厅 主讲简介:宝树,科幻作家,浙江海盐人。 活动介绍:围绕中国科幻的源流与未来,宝树老师将带您领略科幻文学的扑朔迷离,探寻中国科幻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当代科幻作家们的创作理念与风格。同时,宝树老师将分享他对科幻文学创作的见解与建议,为有志于投身科幻文学创作的朋友们提供宝贵的启示。让我们在宝树老师的引领下,走进中国科幻文学的秘境,开启一段奇幻之旅。
2.文段中“藉”“载”“模”都为多音字,下列各项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jiè zài mó B.jiè zǎi mú C.jí zài mó D.jí zǎi mú
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别开生面 B.繁花似锦 C.扑面而来 D.扑朔迷离
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语病,请你帮助修改。
5.(2024·浙江·二模)根据积累,请完成“汉字探源”整理单。
我国古人喜欢“雅玩”——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zhuó(1) 酒、莳花、寻幽、抚琴。(2)这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更代表着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 【雅】词义丰富。《(3) 》中的诗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指正统的宫廷乐歌;《出师表》中“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的“雅”作形容词,指(4) ;后来引申为高雅、文雅等义,例如成语(5) 。 【玩】形声字。偏旁“王”不是帝王的“王”,而是“玉”,指玉器,本义如图示,表示把玩玉器,这一点与“(6) ”字相似,可见它们意义相近。(A.弄 B.现) 任务: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画线句读起来不通顺,请修改一下。 (3)(4)(5)根据语境填空。 (6)选择正确的选项。
6.(2024·浙江·二模)下面是一段劳动场景的描写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
我们当年住过的那眼石窑静静地 ① (A.坐 B.耸)在阳光里。窑前的小枣树长大了些,枝叶摇yè______,在窑门和门前的空地上投下碎影,窑洞就更显得沉寂。窑门上了锁。木门上隐约biàn______出当年的墨迹:“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金涛写的。还记得我给他端着墨汁瓶,称赞他的字写得漂亮,墨汁溅了我一脸。仲伟正脚踏着拍子吹口琴,吹的是《霍拉舞曲》,吹得浑身乱chàn______。那是一九七○年国庆,村里不放假,我们自己给自己放了假。小彬蹲在窑前逗狗。那只狗叫“玩主”,会两腿站,会打滚,会玩很多花样;其父是“黑黑”,其母是“花脑”,父母原都是 ② (A.下里巴人 B.老实巴交)的。李卓从河边洗衣服回来,把衣服晾在小枣树上,每一枝头挂一件,飘飘扬扬如同五彩旗。 现在这窑前可真冷清。那群吵吵嚷嚷的少年都到哪儿去了?仿佛他们根本不曾来过。又仿佛他们还在窑里,睡着懒觉,仿佛他们都去赶集了,买几筒罐头,吃罢就回来。仿佛他们都上山受苦去了,剩我一人在家做饭,一会儿就都会喊着饿回来的……疤子家的磨房已经废弃了,石磨愣在那里 ③ (A.沾 B.驮)满尘土。我又到了饲养场。饲养棚都拆了,光剩一片空地,堆满柴草、石料。我寻着残留的地基,找到我当年的“领地”,跟同行的几个人说:老黑牛就在这儿,红腱牛就在这儿,老生牛就在这儿,花牛就在这儿……我记得它们的样子,盼着我给它们拌料,高兴得前蹄上石槽,亮亮的眸子望着我。 (节选自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将缺少的词语补充完整。
①摇yè ②biàn 出 ③浑身乱chàn
(2)根据语境,为“_____”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 ② ③
(3)文中画横线句子能否改为“老黑牛、红腱牛、老生牛、花牛就在这儿”?
(4)文中的“窑”这一词语的意思是( )
A.烧砖、瓦、陶瓷器的构筑物
B.为采煤而凿的洞
C.在坡上特为住人挖的洞
(5)同学们正在古诗文中搜集有关“劳动”的素材,请你帮助完成填空。
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境况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卖炭翁》中“ , ”两句诗,刻画出卖炭翁矛盾心理,写出劳动者的艰辛;如《诗经·邶风》中写出了劳动人民为了养活君主,无奈地在泥浆中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 ”;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 ”,描绘了一幅木兰出征前忙碌准备的场景;又比如《愚公移山》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更是描绘了祖孙三代面对大山时团结劳动的画面;还有那陶渊明在南山下劳作,让我们领略了“ , ”的悠然自得的劳动场景……
7.(2024·浙江宁波·一模)沟通是什么?
是晨曦中的第一缕光,
是夜mù①______下那不灭的灯,
是万水千山间的桥梁,
是______。
沟通,
是无声胜有声的默契,
它轻拂心头的尘埃,
在xuān②______嚣的世界里,
让孤独的心灵找到慰藉( )。
思接千载,jí③______取前人的智慧;
视通无垠,拓宽认知的边界;
心游万仞,让心灵得以游弋和成长。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 ② ③
(2)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A.jiè B.jí
(3)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2024·浙江宁波·二模)阅读开篇词,完成下面小题。
开篇词
一件看似平常的餐具,千百年来,它陪伴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它代表一种功能,方便、朴实、有趣;它代表一种审美,质朴、温暖、静美;它更代表中国文化,方圆、阴阳、融合。它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餐具之一,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发明于中国,后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它就是中国筷子。筷子来源于自然山水之间,表达了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传达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家国精神。一言以蔽之,筷子的深厚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8.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
A.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郑直《激战无名川》)
B.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秋风阵阵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叶圣陶《三棵银杏树》)
9.文中成语“天圆地方”的结构与下列哪一项完全相同?( )
A.临食废箸 B.象箸玉杯 C.张良借箸 D.箸长碗短
10.“筷子”在古代被称作“箸”或“筋”,到了明朝,生活在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筷子”这个新名词来取代以前的“箸”。虽然“箸”和“筋”同音,但听起来也和“住”一样,而这是航行中的禁忌。所以,船家们就用“快子”来代替“箸”,后来又在“快”字上加上“竹”字头,用以表明制作筷子的常用材料。“箸”到“筷子”的转变,其实是谐音引发的联想。下列哪一项广告词也用了谐音?( )
A.楠竹木,优生活 B.夹住它,大有口福!
C.永远比别人筷一步! D.用楠木筷,吃天下菜。
(2024·浙江杭州·一模)
诗句及出处 辨读方式
读音 字形 词意
①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xiāo 偏旁不同 汉字偏旁往往与字的完整意义有关联。如“艹”常指草本植物,“ ”大多与竹制器物有关。
秋风 ② 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___ 含“氵”的字常与水流、液体有关,含“忄”的字常与心理、情感有关。“怆然而涕下”的“涕”意思是⑤。
④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tú 略有不同 此句中“徒”有“只,白白地”之义,请为含有此义的“徒”字组一个词或成语: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北冥有鱼》) xǐ 请为此句中的“徙”选择正确的意思。(3)___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yàn 完全不同 “燕”常在春天出现,成双成对衔草啄泥筑巢;“雁”是大型候鸟,每到秋季便结伴飞回南方故巢,直到春季才回。它们传达出来的情感有何不同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技巧总结:古诗中容易误读的字词,可通过读音、字形、词意的区别来辨析。
11.请填写表格中①、②处空缺的字。
①( ) ②( )
12.请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1)直挂云帆济沧海 A.cāng B.chuāng
(2)独怆然而涕下 A.chāng B.chuàng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A.改变,变化 B.迁移 C.调职
13.请补全表格中③—⑥处空缺的诗句、解释或词语。
14.请根据词意的不同,指出《钱塘湖春行》和《次北固山下》中“燕”和“雁”分别传达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2024·浙江绍兴·一模)阅读宣传语,走近中国色,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色,蕴藏着古老东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智慧。“松花”“柘黄”“薄柿”“落栗”“鸦青”,“竹月”“夕岚”“海天霞”,“酡颜”“梅染”“百草霜”,“桃夭”“盈盈”“凝夜紫”,“东方既白”“雨过天青”“天水碧”,……中国色,是文人笔下“月出于东山之上”的娟秀,是画家纸上“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清yǎ①______,是农人眼中“小麦覆陇黄”的热烈……中国色,是màn②______妙的,是精致的,是丰ráo③______的。
②数百种中国色和24节气、72物hòu④______,诠释了中国人与天地自然的亲密关系。
15.根据拼音与语境填写合适的汉字。
① ② ③ ④
16.以宣传语中的色彩名为例,探究中国传统色彩的命名方式。
17.(2024·浙江宁波·一模)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八千年来,宁波从井头山文明的一支木(jiǎng)________到东方大港的巨锚,从天一阁朗朗的书声到奋斗四方的宁波帮,滨海而居的宁波人创造了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灿烂文明,栉风沐雨至今,仍(xīn)________火相传、弦歌不辍,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翻开这一幅幅风云际会的历史长卷,一个个鲜活有力的文化符号跃然而出。
宁波市文史研究馆、宁波广播传媒有限公司联合策划推出“宁波文化符号”系列,试图对宁波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IP进行提炼,并加以弘扬和光大。让我们不妨________,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中,静静探索宁波城市那最隐秘古老又最鲜活有力的文化基因吧!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木(jiǎng) ②(xīn) 火相传
(2)加点字“辍”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zhuì B.chuò
(3)请在第二段划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
A.窥斑见豹 B.目不窥园
(2024·浙江·一模)你所在的小组选择了诗歌《硝石》作为探究的作品,代表班级参加年级展演活动。
硝石
(智利) 聂鲁达
硝石啊,你是皓月的片屑,
晒枯的草原上的谷物,
粗砺的沙滩边的浪沫,
埋在土里的素馨花瓣。
陷入地底的星晨的粉末,
劫后荒野上的白雪,
把柄雪亮的钢刀,
血花迸溅的白玫瑰。
你钟乳石般莹莹的光泽下,
和人在一起的是凄凉、寒风与悲伤:
褴褛和孤独是他的奖章。
荒凉土地上的弟兄们:
我的心和你们在一起,
好比出鞘的剑,准备战斗。
18.为展示时能读准字音,请为加点字注音。
皓月( ) 片屑( ) 素馨( )
19.组员制作了展示用海报(见右图),其中有一个抄错了。请从以下选项中找出并改正。
A.星晨 B.迸溅 C.光泽 D.褴褛
20.组员对展示海报的背景色彩和相应图案,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你建议选择哪种?请简述理由。
A.蓝色背景,大量白色硝石晶体集中一处
B.漆黑的夜,皎月、孤独剑客的背影
C. 白底,花瓣、钢刀、玫瑰等随意分布
(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其他建议)
21.活动中,小组将选择《硝石》中的一处向同学简析诗歌的创意。请参考示例,简要分析。
示例:大家看《乡愁》中“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一句。这个比喻很有创意,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邮票”代表家书,承载着思念,连接两个空间,慰藉母子牵挂之情。
22.组员准备将“硝石”与名著人物的品行特质进行类比,你会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谁?请结合作品内容补全展演介绍词。
A.《简·爱》简·爱
B.《海底两万里》尼摩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
展演介绍词:聂鲁达笔下的硝石是 、 的,就像《 》中的 ,他(她) 。
23.(2024·浙江宁波·一模)阅读下列文案,完成各题。
跟着诗文去旅行,我们能欣赏到山海之广①mào______,人文之奇妙,大美祖国果真②xuàn________烂多彩。在旅途中,我们触摸着文字,去聆听历史,感知人文底蕴。渐渐地,我们可参悟人生哲理,消解浮③zào_______之气,心灵得到慰藉,情思得以寄托。
(1)根据拼音写汉字。①mào ②xuàn ③ zào
(2)给加点字标注正确读音。藉________
24.(2024·浙江台州·一模)阅读《新周刊·新年的第一份书单》的序言,完成各题。
为什么要坚持阅读?这是老生cháng 谈的话题。 当热搜频繁更新,短视频高度qīn 占人们的时间,直播成为最大的公共话题策源地……阅读似乎退到了国人精神生活的角落。但如果仔细聆听, 还是能在公共cáo 杂的背后, 听到流动的文学性。
诗人韩东的一首《温柔的部分》,大概能概括书本对我们精神世界的锚(A.máo B.miáo)定作用:“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它形成了我生活中温柔的部分,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至少我不那么无知,我知道粮食的由来。”
书页是( ) , 字行是( ) ,书写是耕耘,阅读是收获,这永远是“精神粮食”的重要由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老生 cháng 谈 qīn 占 cáo 杂
(2)给文段中的加点字“锚”选择正确的读音( )
A.máo B.miáo
(3)根据语境,为空白处选出恰当的词语( )
A.田垄 田地 B.田地 田垄
(2024·浙江·模拟预测)①“旅”字的部分字形演变:
②《说文解字》中“旅”的释义: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③旅行,起初作为一种社会行为(dàn) 生于我国。在殷周,人们习惯用“旅”字专指当时最火热的一种旅行——商旅。直到后来才逐渐将单纯的旅行与商旅、公差等功利性旅行区分开来。
④目前我国所公认的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是《诗经·郑风·溱有》,讲述了少男少女的春游之乐。随着时代的变迁,旅行开始与人生联系在一起——它见证了孔子、徐霞客的跋山涉水,见证了李白、谢灵运的放荡不(jī) ,见证了郑和、张骞的蹉跎岁月。其实,一旦迈上旅途,每个人都只需做心无旁骛的自己,让青(sè) 的底蕴逐步沉淀,人生的意义 。
25.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dàn)( )生 放荡不(jī)( ) 青(sè)( )
26.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昭然若揭 B.不言而喻 C.有目共睹
27.划线句子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作修改。
28.对于以上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旅”属于会意字,本义是指士兵追随着战旗行军征战。
B.《关雎》《式微》与我国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均出自《诗经》中的“风”。
C.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中的“商旅”二字应理解为旅行。
D.旅行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丰富,主要是因为其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亲近。
参考答案:
1. 眼皮下垂,临时打盹休息。 闭目合眼。 示例一:三者睡眠的长度不同。
示例二:三者睡眠的程度不同。
示例三:三者睡眠的方式不同。
示例四:“睡”在古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种较为随意的休息状态,它可以是一种短暂的小憩;“眠”相对于“睡”来说,通常指的是较深的睡眠状态;“寐”通常指的是正式的、完整的睡眠。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1)根据“从目,从垂”可知,“睡”是形声字,结合“‘垂’是秋天草木无精打采、茎叶下垂的凋谢的样子,引申为低垂、向下”可知,其本义是:眼皮下垂,临时打盹休息。
(2)根据“从目,从民”可知,“眠”是形声字,结合“‘民’乃是被刺瞎左眼的奴隶形象,引申为闭合”可知,其本义是:闭目合眼。
(3)根据“睡”“眠”“寐”三字的本义分别是“眼皮下垂,临时打盹休息”“闭目合眼”“表示古人劳作一天后躺在木床上睡觉”,结合“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三句意思分别是“我在草堂美梦醒来,窗外的太阳都迟迟未升起”“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可知,三者睡眠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2.A 3.D 4.“蕴藉于海洋,发展于海洋,源于海洋”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源于海洋,蕴藉于海洋,发展于海洋”。
【解析】2.本题考查字音。
蕴藉:yùn jiè,(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载体:zài tǐ,泛指一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
书模:shū mó,书籍封面模特。
故选A。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别开生面:形容文艺作品另创新的形式、风格等。使用正确;
B.繁花似锦: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使用正确;
C.扑面而来:朝着你的方向过来。使用正确;
D.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句中形容科幻文学,不合语境;
故选D。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蕴藉于海洋,发展于海洋,源于海洋”语序不当,应改为:源于海洋,蕴藉于海洋,发展于海洋。
5. 酌 这代表着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更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诗经 正确的、规范的 示例:附庸风雅、温文尔雅、雅俗共赏 A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酌酒,zhuó jiǔ,斟酒、喝酒。       
(2)本题考查病句。
语序不当,改为:这代表着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更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3)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风、雅、颂”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察纳雅言: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雅:正确的、规范的。
(5)本题考查成语。
“雅”为高雅、文雅等义的成语,如:大雅之堂、雍容典雅。           
(6)本题考查字义。
弄,其古字形像双手捧玉摩挲玩弄,本义指把玩玉器。结合“表示把玩玉器”可知,选A。
6.(1) 曳 辨 颤
(2) A B B
(3)不能,原句用了排比、反复的手法,三个“就在这儿”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语气强烈,改后则无,原句更能突出自己的领地之大、手下牛的品种之多,洋溢着自豪之情。
(4)C
(5)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西市买鞍鞯 叩石垦壤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摇曳(yè):指逍遥;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
辨出(biàn):辨别出来。
浑身乱颤(chàn):身体不受控制地抖动。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①处应选A.坐。“坐”在此处的意思是“处在”,用来描述石窑在阳光下的状态,显得沉稳而安静,符合文中对石窑“静静地”描述。而“耸”常用于描述高大、突出的物体,对于“石窑”这种较为低矮且沉稳的建筑,使用“耸”不太贴切。
②处应选B.老实巴交。老实巴交: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符合文中对狗的父母的描述,即他们都是普通的、安分守己的角色。下里巴人: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现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
③处应选B.驮。“驮”在此处意指石磨上承载着尘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石磨长时间未使用,已经积满了尘土。而“沾”虽然也表示物体上有尘土,但无法表达出尘土积累的重量感和时间的沉淀,因此“驮”更为贴切。
(3)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原句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列举老黑牛、红腱牛、老生牛、花牛,并重复“就在这儿”,增强了语句的表达力度,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饲养场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改后的句子虽然简洁,但失去了这种情感渲染和节奏感,无法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自豪和对过去的记忆。
(4)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
根据文中“还记得我给他端着墨汁瓶”“小彬蹲在窑前逗狗”等描述生活场景的词句可知,这个“窑”是住人的,再结合选项内容,A.烧制东西的构筑物,B.采煤用的洞,显然这两项都不符合文中描述的生活场景,只有C项“在坡上特为住人挖的洞”符合文中“窑”的用途;
故选C。
(5)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炭、鞍鞯、叩、垦壤、篱”等字词易写错。
7.(1) 幕 喧 汲
(2)A
(3)示例:时光长河上的轻舟(形式接近、语意连贯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夜幕(mù):夜间,景色迷茫像被一幅幕布罩住一样。
喧嚣(xuān):声音大而嘈杂。
汲取(jí):吸取;吸收。
(2)本题考查字音。
慰藉(jiè):安慰。故选A。
(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根据“是晨曦中的第一缕光”“是万水千山间的桥梁”进行仿写,格式为“是……的……”,答案不唯一。
示例:是心灵之间的纽带
8.C 9.D 10.C
【解析】8.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文中画线句“它代表一种功能,方便、朴实、有趣;它代表一种审美,质朴、温暖、静美;它更代表中国文化,方圆、阴阳、融合。”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因为它连续三次使用了“它代表一种……”,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
A. 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因为酒还没喝,心就已经热了,显然夸大了效果。
B.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是拟物的修辞手法,因为“飞出”通常用来描述鸟类或其他能飞的生物,但这里用来描述人,赋予了人飞行的能力。
C.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因为它连续四次使用了“非不……也”的结构,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
D. 秋风阵阵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因为把黄叶比喻为黄蝴蝶。
故选C。
9.本题考查短语结构。
首先,我们来分析“天圆地方”这个成语的结构。它是一个联合式成语,其中“天”和“地”是并列关系,都作为主语出现;而“圆”和“方”则分别描述了“天”和“地”的形状,是谓语部分。整体结构是“主语+谓语”的并列形式。
A. 临食废箸,这是一个连动式成语,描述的是两个连续的动作:“临食”(准备吃饭时)和“废箸”(放下筷子)。与“天圆地方”的并列结构不同。
B. 象箸玉杯,这是一个联合式成语,其中“象箸”和“玉杯”都是名词,且是并列关系,但它们并没有明确的谓语来描述这两个名词的特性,所以结构上并不与“天圆地方”完全相同。
C. 张良借箸,这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张良”是主语,“借”是谓语,“箸”是宾语。这与“天圆地方”的并列结构不同。
D. 箸长碗短,这是一个联合式成语,其中“箸”和“碗”是并列关系,作为主语出现;而“长”和“短”则分别描述了“箸”和“碗”的特性,是谓语部分。这与“天圆地方”的“主语+谓语”并列结构完全相同。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字音。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点:“筷子”从“箸”的转变是因为谐音引发的联想,特别是为了避免与航行中的禁忌词“住”同音。现在我们要找出一个也使用了谐音手法的广告词。
A. 这个广告词主要强调了楠竹木材质与优质生活的关联,没有使用谐音手法;
B. 这个广告词用了“夹住”和“口福”的词汇,但并没有涉及到谐音,而是直接描述了使用筷子的行为和带来的好处;
C. 这个广告词中,“筷一步”巧妙地使用了“筷”和“快”的谐音,将筷子的“筷”与“快人一步”的“快”联系起来,形成了有趣的双关语,与题目中“筷子”名称转变的谐音手法相似;
D. 这个广告词强调了使用楠木筷可以品尝各种美食,但并没有使用谐音手法;
故选C。
11. 箫 萧 12.(1)A (2)B (3)B 13.③长风破浪会有时④念天地之悠悠⑤眼泪⑥徒劳(徒劳无功、徒有虚名、家徒四壁) 14.诗人对和煦春景的赞美喜爱之情;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11.本题考查字形。
箫鼓,xiāo gǔ,箫与鼓。泛指乐奏。
萧瑟,xiāo 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12.本题考查字音。
沧,cāng hǎi,大海。故选A。
怆然,chuàng rán,意思是悲伤的样子。故选B。
徙,xǐ,迁移。故选B。
13.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解释或词语。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悠”等字词容易写错。
怆然而涕下: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涕:眼泪。
“徒”是“只,白白地”之义的词语,如:①徒劳,空自劳苦,白费心力。②徒有虚名,空有名声,名与实不相符合。
14.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
《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意思是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表达了诗人对和煦春景的赞美喜爱之情;《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传达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15. 雅 曼 饶 候 16.以动植物的颜色来命名,如松花、鸦青、柘黄、薄柿、落栗等。以自然环境的色彩命名,如竹月、夕岚等。以古诗文中的词句命名,如桃夭、雨过天青、东方既白、天水碧、盈盈等。以日常生活的记录命名,如酡颜、百草霜等。
【解析】15.本题考查字形。
清雅(yǎ):清新秀雅,端庄或高雅。多形容人。
曼妙(màn):柔美,形容音乐、舞姿等柔美。
丰饶(ráo):丰裕富饶;丰足充实。
物候(hòu):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根据“松花”“柘黄”“薄柿”“落栗”“鸦青”等可知,这些名字与动植物的颜色有关;
根据“竹月”“夕岚”“海天霞”等可知,这些名字与自然界中的景物有关;
根据“桃夭”“盈盈”“凝夜紫”,“东方既白”“雨过天青”“天水碧”等可知,这些名字出自古诗文中的诗句;
根据“酡颜”“梅染”“百草霜”等可知,这些名字来源于日常生活中。
17.(1) 桨 薪
(2)B
(3)A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木桨:mù jiǎng,由整段木料加工而成的划船工具,其桨叶呈扁平的柳叶状,自上(柄部)而下逐渐减薄,柄上端一侧凿有一个形凹孔。
薪火相传:xīn jìn huǒ chuán,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流传,也泛指传延不绝。
(2)本题考查字音。
不辍:bù chuò,意思是不停止,继续不断。
故选B。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解答时,首先要理解文段的整体意思和语境,然后分析每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最后找出最符合语境的成语。
文段描述了宁波市文史研究馆和宁波广播传媒有限公司联合策划推出的“宁波文化符号”系列,旨在提炼并弘扬宁波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IP。接着,文段通过‘让我们不妨……’引导出一个建议性的句子,鼓励人们去探索宁波城市的文化基因。
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选项:
窥斑见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到全貌。在这里,它符合语境,因为作者建议我们通过观察宁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即“斑”),来推测和理解宁波的文化全貌(即“豹”)。
目不窥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显然,这个成语与文段的语境不符,因为它描述的是个人专注学习的状态,而不是探索城市文化的行为。
故选A。
18. hào xiè xīn 19.A 星辰 20.B。能很好地呼应诗中的孤独和战斗精神。黑夜象征着艰难和困苦,皎月则象征着希望和理想,而孤独剑客的背影则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与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基调高度契合。 21.大家看《硝石》中“陷入地底的星晨的粉末”一句,这个比喻非常有创意。诗人把硝石比作“陷入地底的星晨的粉末”,不仅描绘了硝石的光泽,更是通过星辰的高洁象征,赋予硝石以高远、圣洁的意蕴。同时,“粉末”的细腻也与硝石的形态相吻合。使得这一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22. 坚韧不屈 充满斗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多次负伤仍坚持战斗。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他从未退缩,而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去克服。他不仅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更是一个充满斗志的人,他的精神力量就像硝石一样,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解析】18.本题考查字音。
皓月:hào yuè,指明。
片屑:piàn xiè,碎片。
素馨:sù xīn,植物,常绿灌木,初秋开花,花白色,香气清冽,可供观赏。性畏寒,原产印度。
19.本题考查字形。
A.星晨——星辰,宇宙中星星的总称,亦用在诗词文学中指代岁月、辉煌的灯光;
故选A。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来看,聂鲁达的《硝石》描绘了一种孤独、凄凉、又带着战斗精神的氛围。硝石被赋予了多重象征意义,既有皓月的片屑、晒枯的草原上的谷物等自然意象,又有钢刀、白玫瑰等具有战斗和牺牲精神的象征。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种坚韧、孤独又带着希望的氛围。
A选项的蓝色背景和白色硝石晶体虽然简洁,但可能过于抽象,难以直观地传达出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色彩;
B选项的“漆黑的夜,皎月、孤独剑客的背影”则能很好地呼应诗中的孤独和战斗精神。黑夜象征着艰难和困苦,皎月则象征着希望和理想,而孤独剑客的背影则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与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基调高度契合;
C选项的元素虽然丰富,但分布随意,可能缺乏视觉焦点和层次感,难以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故选B。
2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示例:大家看《硝石》中“硝石啊,你是皓月的片屑”这一句,这个比喻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将硝石这一平凡甚至在某些语境中显得冷酷的物质与皓月的片屑相比拟。皓月是清新、纯净和优雅的象征,它的片屑意味着即使是从如此美好的事物中剥落下来的微小部分,也依然带有那份纯净和优雅。将硝石比作皓月的片屑,不仅赋予了硝石一种超凡脱俗的特质,也暗示了硝石背后可能隐藏的某种美好或崇高的价值。同时,这种比喻也带有一种悲剧性的美感。硝石作为工业原料,常常与艰辛的劳动、荒芜的土地和孤独的人相联系。将其比作皓月的片屑,似乎在提醒我们,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存在着未被磨灭的美好和纯真。
2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名著人物。解答时,首先,深入理解“硝石”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硝石在聂鲁达的诗歌中象征着坚韧、纯洁和高贵。然后,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与“硝石”象征意义相近的人物。接着,结合所选人物的具体经历,阐述其与“硝石”相似的品质。最后,将以上分析整合成一段完整的展演介绍词,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示例一:聂鲁达笔下的硝石是勇敢坚定、永不屈服的,就像《简·爱》中的简 爱,她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在孤儿院长大,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她从未向命运低头。她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坚持自我,最终收获了真爱与尊严。
示例二:聂鲁达笔下的硝石是神秘深邃、充满力量的,就像《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他是“鹦鹉螺号”潜水艇的船长,知识渊博,机智勇敢。他反对殖民主义,利用“鹦鹉螺号”攻击侵略自己祖国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是一位真正的勇士和英雄。
23.(1) 袤 绚 躁
(2)jiè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①广mào——广袤: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
②xuàn烂多彩——绚烂多彩:形容多姿多彩或非常精彩。
③浮zào——浮躁:急躁、不沉稳。
(2)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的能力。
慰藉(jiè):安慰、抚慰。
24.(1) 常 侵 嘈
(2)A
(3)B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老生常谈,lǎo shēng cháng tán,原指老书生经常讲的话。后指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
侵占,qīn zhàn,非法占据,侵占别国领土或别人的钱财以及重要东西,使用非法手段来获取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嘈杂,cáo zá ,(声音)杂乱;喧闹。
(2)本题考查字音。
锚定,máo dìng,用锚定桩(如将臂式起重机或挖泥机)锚住或稳定住。故选A。
(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田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田垄,分开田亩的土埂。
“书页”搭配“田地”,“字行”搭配“田垄”,故选B。
25. 诞 羁 涩 26.B 27.将“蹉跎”改为“峥嵘”(光辉、坎坷等也可,表述合理即可) 28.C
【解析】25.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写法。
诞生:dàn shēng,(人)出生,也比喻事物形成。
放荡不羁:fàng dàng bù jī,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青涩:qīng sè,原指果实尚未成熟,现在多用来形容人不成熟。同时也形容人未经历世事,简单纯洁的样子。
26.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与使用。
A.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B.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
C.有目共睹:形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
句中的意思是,一旦迈上旅途,人生的意义用不解释就都可以看得清楚。
故选B。
2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恰当、得体。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这与“郑和”“张騫”有意义的人生不一致。故可将“蹉跎”改为“峥嵘”“光辉”“坎坷”等词。
28.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C.“商旅不行,樯倾楫摧”的意思是: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商旅”意思是“商人旅客”。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