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辛亥革命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民国建立前,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其无效的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C.中国民族工业的软弱 D.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2.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对这两场革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都因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失败
3.有学者指出,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大起义和改朝换代的战争相比较,辛亥革命的斗争场景并不是特别的壮观与惨烈,但它的历史地位与意义却不同寻常。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
A.成为中国历史变革的里程碑 B.影响力不及历朝历代革命
C.是中国本土阶级斗争的反映 D.具有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4.“辛亥革命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随着帝制的取消,附生于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等等。”上述材料所肯定的辛亥革命的功绩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5.1905年,有文章指出若“以因果常例论之,国家政体,必胎于个人教育,政体之文野,视个人之程度而定。……(欧美)政体虽殊,而其为教育之结果,则无可疑”。据此可知文章作者
A.着眼于补全政治制度的缺陷
B.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价值重估
C.受三民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
D.认为中国未具备宪政的基础
6.有学者评价辛亥革命:“动了民基动帝廷,难禁易帜一枪鸣。……伊除专制百年后,犹补前贤功未成。”诗中的“一枪”鸣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7.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1912年3月,袁世凯提名唐绍仪为内阁总理,组成了第一届内阁。唐绍仪强调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副署。袁世凯则不经过内阁副署发布王芝详为南方军宣慰使的命令,唐绍仪及其同盟会的四个阁员被迫辞职。上述现象表明( )
A.责任内阁制度受到英国政治的影响 B.唐绍仪为争夺最高权力不择手段
C.袁世凯的独裁行径破坏了宪政体制 D.同盟会成制衡袁世凯的重要力量
9.武昌起义发生12天后,湖南、陕西两省随即响应。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三个省份宣告“独立”的时间集中在9天之内。这表明当时( )
A.湖北军政府积极扩张 B.革命洪流势不可挡
C.南北对峙局面被打破 D.清政府已土崩瓦解
1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1.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要求“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史实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将历史学科的教育放在首位 B.适应了西方列强侵略要求
C.明确了中学教育的法律地位 D.关注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
12.从1912年4月直到1912年底,孙中山在全国各地总共演讲60多次,涉及民生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的议题不少于35次,这与其之前无一次言及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共和已真正实现 B.共产国际的帮助和影响
C.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D.孙中山工作重心的转移
13.谢俊美指出,同盟会规定革命宗旨为“三民主义”,不过同盟会成员中,持“一民主义”者有之,持“二民主义者”亦有之。在东京总部,甚至因政见歧异,派别活动日渐明显。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缺少可靠广泛的社会基础 B.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C.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没有旗帜鲜明的革命纲领的指导
14.右图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宣传漫画。“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图中却写为“囻”。作者通过这个创意要表达的思想观念
A.三权分立 B.民族独立
C.主权在民 D.民生主义
15.20世纪初,湖北革命党人在知识分子、新军中大量散发《警世钟》《猛回头》等书刊。李健侯回忆称:“辛亥前的几年间,在我们学校里,很多禁书都流行着。”而当时的主管部门竟然视而不见。据此可知,辛亥革命率先在武汉爆发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宣传得力和社会心理变化 B.新军的革命性较强
C.新式教育解放了人们思想 D.政府已经失去民心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临时约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在第二章中,从第五条 到第十五条 ,约法依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任官考试以及向有关机构请愿、陈诉、诉讼等权利,人民有依法纳税、服兵役两项义务。第五条 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意味着各阶级、各阶层一律平等,体现了平等原则。第六条 明确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等自由权,自由权是人权的一个基本权利,是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保护,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这些都属于现代国家保障人民自由权利的一些基本通则。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之后,革命者率先发布《人权宣言》赋予公民权利,并根据启蒙运动中卢梭等人的法律思想,确立分权原则。大革命初期推翻了封建法律制度并制定宪法,搭建了现代国家法律体系的雏形。大革命的精神一直为法国宪法所继承,法国宪法一直坚持保护公民权利与共和原则。法国民法典的立法参与机构有参政院、保民院、立法院、元老院,各机构职责不同,参政院讨论法律草案,保民院讨论参政院和政府的法律议案,形成对法律议案整体形成认可与否的决议。宪法至上的原则被刻入每一位公民的心中,让法国在以宪法为中心的法治道路上继续前进。
——摘编自【法】乔治·杜比《法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革命后法国近代法律建设的特点,并分析法国近现代法律完善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法国近代法律的变迁对当今中国法治建设带来的启示。
17.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搜集到一则材料,就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的看法产生了分歧。
材料一(甲)民国初年,全国报馆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乙)民国三年,某君遇见一个老农,该君身着外国服装,老农逐问其国籍。该君回答“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该君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请回答:
(1)甲、乙两位同学依据各自所搜集到的材料,将可能分别得出怎样的结论?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你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
(3)你认为在运用史实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的高级官员认识到要想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必须实行改革。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变法。设立监办政务处,主要负责和全面主持变法工作。在其主导之下,主要集中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位居六部之前;增设了商务部、学部、巡警部、练兵处、财务处五个中央机构。商务部设立的目的,在于解决清政府国库亏空、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的问题;学部的设立适应了清末教育改革的进程,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进程。设立练兵处,以期通过练兵重振其政治统治。裁撤了许多闲散的衙役和官吏,以精简开支,除弊安民。为适应教育制度的改革,对选官、任官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废除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摘编自彭升、何秋娟《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新政。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辛亥革命以前,发展近代工业的救国运动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所以有了“今也其时矣”的感叹。可见他们认为无效的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故A正确;BCD三项内容是辛亥革命前后都有的问题,并没有因为辛亥革命而发生根本变化,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A
【详解】根据所学,材料中提到的两场革命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也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所以A正确;B是指辛亥革命的意义,排除;C二者都没有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D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排除。故选择A。
3.A
【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选A项;辛亥革命不同于历来的改朝换代,是一次试图向封建专制制度发起攻击、用先进社会制度取代落后社会制度的“革命”,影响力远超历朝历代革命,排除B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中国本土阶级斗争的反映,而辛亥革命顺应了20世纪初世界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历史潮流,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与意义,民主革命纲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4.B
【详解】根据“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可得出是专制主义制度被推翻,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排除。
5.D
【详解】材料强调个人素质对政体的影响,特别指出欧美政体是教育的结果,实际上是认为中国国民素质还不具备实行宪政的条件,故答案为D项;材料探讨的是实行宪政的条件,不是针对政治制度本身缺陷,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科举制的看法,排除B项;材料中的观点与三民主义没有关系,排除C项。
6.A
【详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描述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该革命首先是在武昌开始的,所以符合题目的是A项,B项中的北京.C项中的上海.D项中的广州都不符合题意。
7.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1912年的《临时约法》的内容和作用,根据所学①是该宪法的性质②是内容③是目的④是意义,所以正确的是D项,排除AB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1912年。据材料“袁世凯则不经过内阁副署发布王芝详为南方军宣慰使的命令”,可知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C项正确。责任内阁制度的建立受到英国政治的影响,而不是实施受英国政治影响,排除A项;唐绍仪为争夺最高权力不择手段,与材料不符合,材料体现是其要坚持的民主,排除B项;材料建立想制约袁世凯的是内阁,而不是同盟会,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武昌起义发生12天后,湖南、陕西两省随即响应。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三个省份宣告‘独立’的时间集中在9天之内”并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发生后,相继又有省份宣布独立,可见武昌起义起到了示范效应,革命洪流此时势不可挡,B项正确;湖北军政府管理湖北地区,并没有扩展到湖南、陕西等地,排除A项;南北对峙即南方军阀和北方军阀的对峙,1912年2月13日,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邀请袁世凯到南京就任大总统。然而,袁世凯并未立即启程南下,而是故意拖延时间,南北对峙局面逐渐形成,材料所述时间还未出现南北对峙局面,排除C项;1912年2月,清政府的统治被推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是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故选A。中华民国并非在美国支持下建立,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美国没有实行责任内阁制,仿效之说无从谈起,排除C;美国并不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仿效之说同样无从谈起,排除D。
11.D
【详解】材料“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史实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讲授历史最大的作用就是激发国民的救亡意识,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历史教学的作用,并非是将历史学科的教育放在首位,A选项排除;适应了西方列强侵略要求的说法明显与“振发国民之志气”相冲突,B选项排除;明确了中学教育的法律地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12.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12年的演讲主要涉及民主主义问题,与之前没有提到民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分析其原因,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因为1912年前清政府没有被推翻,主要宣扬民族、民权思想,中华民国成立后,只有民生主义思想还没有完成,表明1912年4月以后重点从推翻清政府转移到民生主义上来了,故答案为D;虽然建立中华民国,但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并没有真正实现,A错误;共产国际成立于1919年,B错误;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新中国成立后,C错误。
13.B
【详解】材料展现了同盟会有统一的革命宗旨,但内部思想并不统一,甚至派别活动众多,故B选项正确。缺少广泛社会基础和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C两项。同盟会规定革命宗旨为“三民主义”,故排除D选项。
14.C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所学,三权分立是指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材料图片没有体现;民族独立材料也没有体现;民生主义主要是土地问题,材料也没有体现。由材料“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图中却写为“囻”,想表达的是国为民所有。因此答案为C。
15.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初,湖北革命党人在知识分子、新军中大量散发《警世钟》《猛回头》等书刊。”可知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革命党人中得到传播;根据材料信息“‘辛亥前的几年间,在我们学校里,很多禁书都流行着。’而当时的主管部门竟然视而不见。”可知禁书的流行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革命思潮得以传播,这扩大了辛亥革命的社会基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率先在武汉爆发主要是因为该地宣传了革命的思想,群众得到革命思想的浸润,社会心理发生变化,A项正确;革命性强即面对反动势力的压迫,有强烈的必须与之斗争的抗争性,材料未体现新军的革命性较强,排除B项;材料虽涉及人们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有所解放,但并非新式教育的结果,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了革命党人的活动,未涉及民众对清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内容: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具体规定了人民的自由权。
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美好愿望和政治热情;促进了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后来宪法的制定提供了借鉴;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临时约法》只是理论上的表述,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践。
(2)特点:立法的分支机构相互制约;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凸显宪法至上的理念;贯彻民主的原则。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大革命推翻了封建法律制度;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人权宣言》宣扬天赋人权的思想;拿破仑法典的制定。
(3)启示:法律的制定要符合中国国情;法律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法律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和法国的法律,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历史事物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关于《临时约法》的内容,学生依据材料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关于评价《临时约法》,学生可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关于大革命后法国近代法律建设的特点,学生可从参政院、保民院、立法院、元老院得出“立法的分支机构相互制约”;从各立法机构的职责不同可知民法典的通过“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从“宪法至上的原则被刻入每一位公民的心中”可知“凸显宪法至上的理念”。第二小问关于法国近代法律完善的历史原因,学生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
第(3)问关于启示,学生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现实出发,提出一些制定法律时的原则、依据等,其他启示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17.(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意识;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中国现状。
(2)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答出“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是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也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一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一个开端。
(3)注意:证据要全面,不要武断下结论;孤证不立。
【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以及对史料的正确处理,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辨析和合理运用的能力。
(1)从材料中的“民国初年,全国报馆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可以看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材料中的“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可以看出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中国现状。
(2)从材料反映的辛亥革命在城市和农村影响的不同,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
(3)从两则材料反映的辛亥革命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在运用史实解释历史时证据要全面,不要武断下结论;孤证不立。
18.(1)举措:设立主持变法的机构;改革旧行政机构;增设新中央机构;裁撤闲散官吏;改革选官任官制,废除科举制。
(2)简评:出发点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以失败告终;未能挽救清王朝灭亡命运。
【解析】(1)根据材料“设立监办政务处,主要负责和全面主持变法工作”可得出设立主持变法的机构;根据材料“主要集中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位居六部之前”可得出改革旧行政机构;根据材料“增设了商务部、学部、巡警部、练兵处、财务处五个中央机构”可得出增设新中央机构;根据材料“裁撤了许多闲散的衙役和官吏,以精简开支,除弊安民”可得出裁撤闲散官吏;根据材料“为适应教育制度的改革,对选官、任官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废除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可得出改革选官任官制,废除科举制。
(2)根据材料“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的高级官员认识到要想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必须实行改革”可得出出发点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根据材料“学部的设立适应了清末教育改革的进程,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进程”“逐步废除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清末新政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适应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挽救清王朝灭亡的命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