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11: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1907年清政府拟与英国借款修建苏杭甬铁路,激起江浙人民的愤怒,民众要求拒借洋款。图1描绘的是代表“民气”之人向远处的“拒款”射箭。这幅漫画反映了( )
A.保路运动波及东南地区 B.江浙民众反帝爱国呼声
C.国人抵制先进交通工具 D.革命党人领导反帝斗争
2.下图是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新闻报道,对其解读最恰当的是
A.社会新旧并存体现传统向近代转型
B.民主共和体制创建促进民族统一进程
C.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宣告终结
D.袁世凯上台合乎程序体现法治现代化
3.1919年鲁迅发表《随感录四十八》说:“维新以后,中国用这学来的新,打出外来的新”,“世界上决没有这样如意的事”,“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日诗云’”。其意在( )
A.主张完全摒弃掉旧思想观念 B.批判清朝幻想回归闭关自守
C.对全盘西化主张持反对态度 D.响应“走俄国人的路”的号召
4.下图为1914—1926年中国面粉业出口概况,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使面粉业走向衰落 B.面粉业两次繁荣均源于列强放松侵略
C.反帝爱国运动给面粉业发展提供机遇 D.国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促进面粉业发展
5.20世纪20年代出现一批探讨人类社会进化历程的作品,如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张伯简的《社会进化简史》等,这些著作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不同特征,重在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反映了( )
A.学术与时代紧密互动 B.进化论成史学主流思想
C.救亡图存方式的转变 D.社会科学研究突飞猛进
6.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绕过国会,以中国盐税、海关税为担保,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签署了2500万英镑的善后借款合同。为此,国民党与进步党在国会争论不休,互相攻讦。 国民党表示绝不承认违法签约之借款,最后此事不了了之。这说明( )
A.政党政治一定程度制约了袁世凯政府
B.帝国主义通过财政贷款攫取在华利益
C.北洋政府出卖国家利益的反动本质
D.民初西方政党政治在中国实践的失败
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民族企业发展迅速,但战后很快走下坡路。其直接原因是
A.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D.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8.下面为1913~1920年国内棉纱消费情况统计图。图中数据的变化
A.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
B.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某些特点
C.反映出棉纺织业实现了独立自主
D.表明中国棉布出口呈增长趋势
9.下表是1915年中国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时多种展品展陈情况。下表可反映出当时( )
专馆类型 占地面积 (平方英尺) 展品内容 展品特点
工艺馆 11168 陶器、瓷器、丝绸、檀木家具等 五光十色,不遑枚举,外人啧啧称慕
农业馆 11434 茶叶、烟叶、羊毛、棉麻、丝茧 最为丰富
矿业馆 1532 铜、铁、煤、锡、水银、水泥 陈列简陋,不足表示矿源丰富
交通馆 1737 没有实物,只有模型、图片、照片 既少又简陋
A.国民经济结构需要调整 B.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D.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深远
10.下表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些重要论述。据此可知,他们都( )
人物 重要论述
陈独秀 一面抛弃“天经地义”“自古如斯”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及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
李大钊 我确信这两种(新旧)思潮,都是人群进化所必要的,缺一不可
胡适 今日的学术思想有两大源头:一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一是西洋的新旧学说
A.肯定了传统道德原则的可取性 B.以民主科学精神推动思想进步
C.主张政治革命与思想启蒙并重 D.力求推陈出新创造时代新文化
11.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滋养料。材料表明蔡元培
A.旨在调和中外文化的矛盾 B.对中国儒家文化非常推崇
C.思想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D.对西方文化进行绝对肯定
12.20世纪20年代,《上海总商会月报》中刊载的《广告谈》指出:“近世商战之声浪……相互角逐于世界孰胜孰负,变在俄顷。而商人之恃以战争者,厥唯广告……广告,枪炮也,果广告而能得其逞,则枪炮锐利,可操(胜)算。”这反映出此时中国
A.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共识 B.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深远
C.近代经济理念有所增强 D.民族资本获得自由发展
13.下表所示为1920年与1936年中国农业产值中商品经济总量及其所占比重.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1920年 产值(亿元) 百分比(%) 1936年 产值(亿元) 百分比(%)
农业总产值 165.20 100 农业总产值 199.23 100
其中商品经济 61.96 37.51 其中商品经济 87.38 43.86
A.自然经济解体缓慢 B.国民经济结构得以优化
C.近代工业发展迅速 D.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14.1914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矿业条例》等,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定;1915年又发布咨文,“有在法定应交册费之外,勒索分文者,准由被勒索者向上级部门诉,一经查实,尽法惩办”,这些措施的实施
A.实现了政府对商业的垄断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优化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 D.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
15.“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在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D.马克思主义者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契约是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纠纷时进行法律裁定的依据。宋代契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如买卖契约、借贷契约、雇佣契约等普遍存在。契约关系中都明确要求必须订立书面契约,“凡田宅、车船、牛马交易只凭契照”。在买卖中凡不依“官版契约”格式,被视为违法买卖,所定契约不具有法律效力。宋代把契约的建立和履行保证的第三人参与作为必要条件,在借贷契约中有中人、保人、见证人,而且要求担保人必须是有一定的担保能力。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官为理索,欠者逃亡,保人代偿”。宋代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客户,佃户、雇工、人力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了法律上的民事主体资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活动。
——摘编自杨卉青《宋代社会变革与契约法的发展述论》
材料二 民国初期,上海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征信问题愈益成为决定经济往来的关键。上海、交通、金城等华商银行纷纷借鉴仿照欧美国家银行的做法,设立信用调查机构。1932年6月,中国第一家独立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正式成立,其主要业务就是信用调查,“提倡社会信义,便利工商发展”。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不仅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而且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政府甚至“视法律如弁髦”。在这样的环境下,信用难以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银行信用制度演进和有效运作的社会基础极为薄弱,携款潜逃、亏蚀公款等金融舞弊现象突出。据统计;仅1934年1月至1935年4月,全国发生金融舞弊案件达38件之多,金额达到140余万元。
——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时期社会诚信机制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契约关系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金融业诚信机制的发展特征。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诚信问题的认识。
17.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些居室堂屋、家族祠堂或私塾学堂的墙壁正中都挂着孔子像反映了儒家思想已占统治地位,成为主导思想。
请回答:
(1)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从教育、文化、哲学)。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
(2)材料二的这种确立儒家思想成正统的情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变化?
(3)近代以来直至19世纪末,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动摇。简要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从事宗教传播的同时,还承担了向中国输入西学的使命,具体列表如下:
时间 主要传教士及其代表行
鸦片战争前后 英国传教士马礼逊著《西游地球闻见略传);德国传教士郭士立著《古今万国纲鉴》《万国地理全集》和《大英国统志》《贸易通志》以介绍西方政治和经济;稗治文著《美理哥各省国志略》
19世纪中后期 1868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著《格物入门》(英文名《自然哲学与化学原理》);1875年传教士创办的报纸《万国公报》发表《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堂解》;1876年英国传教士幕维廉著《格致新法》介绍培根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1885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译《西学启蒙16种》
19世纪术20世纪初 1910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谢卫楼著《政治原理》等。
在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著、译的数以百计的著作,他们通过教育、学术机构对西方各学科的传播,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结构,改变了中国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的态度和方式。
——摘编自吴义雄《大变局下的文化机遇——晚清中西交流史论》
材料二 至19世纪初期,基督教(新教)的布道者相继踏上中国大陆随之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大炮狂暴袭来,摧毁了中国的有防线。传教士乘势涌入,上下渗透,步步推进,公然在中国广阔的领土上按行政区划分设教区深入到各个城镇和村落,变外来为内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势力…即使他们中有人自称为其“第二故乡”或“半个中国人”,也大都是从事侵略活动的伪善者,中国人民久已把他们中的一部分看作披着宗教外衣的帝国主义分子…他们在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急剧演变中有过这样和那样的作为,而他们掀起的无数风浪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斑斑创伤,却是谁也不能抹杀或改变的事实。
——摘编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来华传教士传播西学的特点,并分析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来华传教士传播西学的影响。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清政府拟与英国借款修建苏杭甬铁路,激起江浙人民的愤怒,民众要求拒借洋款”可知,江浙民众反对清政府向洋人借款修筑铁路,这反映了江浙民众反帝爱国的呼声,B项正确;1911年,四川地区发生保路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反对向洋人借款修路不能说明国人抵制先进交通工具,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党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体现近代民主社会的特征,“袁大总统万岁”体现封建专制社会特征,这则新闻报道充分体现社会新旧并存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点,故A正确;BCD只能反映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
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反对“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日诗云’”,否定中体西用思想,意在主张完全摒弃掉旧思想观念,A项正确;清朝幻想回归闭关自守与维新运动以来的“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日诗云’”等不符,排除B项;鲁迅批判的并非全盘西化,排除C项;材料与“走俄国人的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1926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14—1920年(主体为一战期间)与1923—1926年(主体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面粉业发展较快,面粉得以大量出口,这一时期面粉业发展较快与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有关,C项正确;材料为1914—1926年中国面粉业出口概况,中国面粉业出口有降有升,因此,图中信息不能得出一战后面粉业衰落,排除A项;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侵略,排除B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张伯简的《社会进化简史》等,这些著作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不同特征,重在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著作体现了社会进化理论,反映了当时学术与时代的紧密互动关系,A项正确;材料没有将其它理论和进化论对比,无法得出进化论成史学主流思想,排除B项;宣传思想的救亡方式在之前就存在,排除C项;社会科学研究突飞猛进,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4月(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主要讲的是袁世凯政府“绕过国会”,违法与列强借款,此事引发国会争论和国民党抗议,但是这些争论、抗议均无效,由此说明民国初年引进学习西方议会制度、政党政治的实践失败,D项正确;“国民党表示绝不承认违法签约之借款,最后此事不了了之”说明政党政治没能有效制约袁世凯政府,排除A项;袁世凯政府与列强签订借款合同,“以中国盐税、海关税为担保”,确实出卖了国家利益,也便利了帝国主义攫取在华利益,但不是题干主旨,排除B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战后我国民族企业发展走上下坡路的原因是因为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故选B;中国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是五四运动,排除C;D项不是直接原因,排除。故选B。
8.B
【详解】本题考查一战时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解读材料图中信息可知,1913~1920年,中国国产棉纱消费额呈增长趋势,而进口棉纱消费额呈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因此1913~1920年国内棉纱消费的变化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半殖民地化的特点,故选B项;这一时期中国国产棉纱消费额增长主要是因为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不是辛亥革命的推动,故排除A项;虽然这一时期中国国产棉纱消费量大,但并不表明棉纺织业就实现了独立自主,故排除C项;国产棉纱消费额增加,并不表明其就用于出口,D项结论不充分,故排除。
9.A
【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传统工艺品和农业展览很出色,但是具有近代化意义的矿业馆和交通馆却很简陋,表明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需要调整,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政府是否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国民经济结构需要调整,与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无关,排除C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核心信息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旗手们”都主张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并与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创作新文化以推动社会进步,D项正确;材料中表达了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但A项是对材料信息片面的解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治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滋养料”可知,蔡元培强调要重视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外来文化,其思想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蔡元培“调和中外文化的矛盾”的目的,排除A;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滋养料”说明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并非绝对肯定西方文化,排除D。
12.C
【详解】材料“广告,枪炮也,果广告而能得其逞,则枪炮锐利,可操(胜)算”强调的是商战的重要性,说明的是近代经济理念有所增强,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错在“共识”,排除;材料与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排除B项;当时民族资本发展仍然受到束缚,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1920年到1936年,我国的农业产值比重仍然远远超过商品经济总量,说明的是自然经济解体缓慢,A项正确;当时我国仍然存在经济结构畸形发展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当时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据材料可知,北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优化了营商环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北洋政府并未对商业进行垄断,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适应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但是并非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民主和科学,思想解放,是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故C正确。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没有民众思想解放的主张,故B错误。马克思主义者不是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故D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16.(1)表现:契约文书的运用范围广泛;契约的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有严格的格式和担保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2)特征:借鉴西方征信经验,设立专门征信机构;服务于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受时局和政府信用影响大;社会基础薄弱,实际作用有限。
(3)认识: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要从道德、制度、法律等方面维护诚信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宋代契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如买卖契约、借贷契约、雇佣契约等普遍存在”,得出契约文书的运用范围广泛;据材料“宋代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客户,佃户、雇工、人力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了法律上的民事主体资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活动”,得出契约的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据材料“被视为违法买卖,所定契约不具有法律效力”,得出有严格的格式和担保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上海、交通、金城等华商银行纷纷借鉴仿照欧美国家银行的做法,设立信用调查机构”,得出借鉴西方征信经验,设立专门征信机构;据材料“提倡社会信义,便利工商发展”,得出服务于工商业的发展需要;据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不仅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而且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得出受时局和政府信用影响大;据材料“银行信用制度演进和有效运作的社会基础极为薄弱,携款潜逃、亏蚀公款等金融舞弊现象突出”,得出社会基础薄弱,实际作用有限。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中国)。从传统美德角度分析,得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从诚信机制和社会氛围角度分析,得出要从道德、制度、法律等方面维护诚信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17.
【详解】(1)孔子的主要观点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观点、哲学和教育等角度进行分析。孔子的思想强调仁爱反对苛政和恢复西周的等级秩序等思想与当时的诸侯争霸的现状不符,因此不被统治者认可。
(2)儒家思想作为正统的思想出现是在西汉时期。西汉时期董仲舒发展了儒学,提出来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这一思想被汉武帝采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近代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原因要从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列强对华的侵略,西方思想的传入等角度进行分析。
(4)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等,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8.(1)特点:传播宗教和传播西方文化同时进行:传播西学过程与中国近代化进程大致相适应;最早以传播史地知识为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传播相结合:传教士主要来自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著译学术作品、建立教育和学术机构等方式来传播西方文化;伴随着西方殖民入侵。
时代背景:西方: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逐步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通过启蒙运动解放思想。中国:固守小农经济;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腐朽没落;思想仍然落后但缓慢接受近代观念。
(2)影响:改变中国社会的知识结构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逐步打破中国传统的夷狄观念:促进中西文明交流;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逐步深入学习西方,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展。是殖民国家文化侵略的一种方式,给中国带来巨大破坏和创伤;打击中国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等。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从事宗教传播的同时,还承担了向中国输入西学的使命”可知其活动内容的两面性;由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传教士马礼逊著《西游地球闻见略传);德国传教士郭士立著《古今万国纲鉴》《万国地理全集》和《大英国统志》《贸易通志》以介绍西方政治和经济”到“1910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谢卫楼著《政治原理》”等信息,可知传教士所属的国家、传播西学的内容的发展及宣传内容受时代背景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最后结合近代大背景和传教士身份及其活动,指出其传播西方文化,是和对中国社会的侵略同时进行的等特点。时代背景:根据材料给出的“近代”、“鸦片战争前后”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外两方,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多个角度归纳近代来华传教士传播西学的时代背景。
(2)影响:根据材料一“对西方各学科的传播,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结构,改变了中国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的态度和方式”、材料二“他们掀起的无数风浪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斑斑创伤,却是谁也不能抹杀或改变的事实”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用辩证的方法,从推进中国近代化、思想解放以及文化侵略和打击中华民族自信心等积极、消极两方面分析传教士传播西学的影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