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基础型学习任务: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会写“跤、搂”等15个生字,积累“摔跤、手疾眼快”等词语。
2.发展型学习任务:默读课文,能结合三个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3.拓展性学习任务: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微写作”训练,表现人物的特点。
【目标解读】
【动词】学习:由有经验的人告诉不会的人,不会的人掌握方法后去练习,变得会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学习。
学习的过程中要【教】 学习的过程中要【练】 学习的结果: 教了未必会 教得好才会 不教就不会
【写作内容】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写什么的依托)
【明确一点】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当老师把“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当作方法一样去教授,就属于重复性教学,重复性教学会给孩子带来疲劳、厌烦,也很难突破独属于这一课的特殊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结合三个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环节一:学习《两茎灯草》
活动1:初读感知
师:同学们结合预习,先来读读课文,课文中人物较多,我们不妨读的时候梳理一下文中出现了哪些人?
预设:严监生、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赵氏……
师:在这些人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严监生将要死去,家人都围过来看他,严监生最后伸了两根手指头,在场的所有人都在猜到底什么意思,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多点了一茎灯草,灭掉一个后,他就死了。
师:故事内容大致了解了,你现在可以说说严监生这个人怎么样?或者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吝啬的人,抠门到极致的人......
活动2:品读细节
师:初步感受到严监生的吝啬后,现在来探究,你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这个人很吝啬?
预设:亲戚来看他,看到他的两个手指,担心他有两笔银子还没交代。
预设:排除各种可能后,他的夫人知道他的吝啬,把两茎灯草掐灭了一盏,他就死了,看出他很吝啬。
......
师:我们来梳理梳理:可见,想要表现一个人物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他特点反射出的语言、动作等内容来表现。(写什么)
师:那我们就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么习以为常的事儿要放在临死前这个场景中?临死之时,应该还有更重要的啊,为什么?
预设:想要表现吝啬,用这种最不起眼的事儿来表现,反而更加突出吝啬的特点,越典型,越极致,越反常,越突出,这种反差组合恰好起到突出的戏剧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师;我们要展示一个人物的特点,
①首先呈现人物所在的环境,环境营造朝着利于突出人物特点的方向设置,写环境就是在写人。
②可以选择人物所经历的事件,写人就是写事,写事儿也是为了凸显人物特点,所以事件就是写出人物特点的很好的背景;
师:聚焦人物的动作描写:主角严监生在临死前仅仅只做了一个动作,说明什么?
预设:说明动作背后的含义对于严监生来说非常重要......又说不出来,干着急,重要到、着急到只能用动作来示周围的人。
师:说不出来话,又一次营造了一个让我们思考的环境线索。再追问:写严监生为什么要写郎中也来了,病了三天,喉咙里的痰一进一出,总不得断气,诸亲六眷都来了?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写作布局呢?
预设:作者一直再给我们读者制造一个能够提供思考的环境,有故意之嫌,但又在人物特点的牵引下,显得不得不存在的错觉。
活动3:梳理对话,寻找方法
大侄子 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严监生 摇头
二侄子 两笔银子不曾吩咐 严监生 狠摇(加重)
奶妈 两个舅爷不曾见面,记念他们 严监生 气得闭眼不谈(绝望)
赵氏 两茎灯草挑掉一茎 严监生 把手一垂,登时没气
师:借助表格,分析人物依次出场特点,结合严监生的表现,作为读者读者的你,你的心是怎样的?
预设:悬到了嗓子眼,焦急、好奇、替严监生干着急,重要的都不是......
师:严监生的内心难活程度比同学们都要浓烈的多,严监生就是这样被作者的文字步步紧逼——营造势头。
师: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角色,那就是赵氏,赵氏是谁?
预设:严监生最近、最懂、最亲的枕边人
师:作为这样的枕边人,请问,赵氏是不是早就知道?
预设:是最早知道的。
师:最早知道,但是赵氏是最后出场的,作为读者,作为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她肯定有什么大事,结果是两茎灯草挑掉一茎,严监生把手一垂,登时没气。在场人当场凌乱了,而读者却沸腾了,你会怎么说?
预设:严监生你太搞笑了吧!严监生你太吝啬了吧!严监生你太无语了吧!
师:学到这里,我们每个读者都会产生一种评价,这就表明作者的人物塑造成功了,因为作者就是想让读者有这样的评价,但是作者不说明,让你自己产生,这就是作者造势造成的。
师:这种“造势”的方式有以下几个部分:
语言 其他人物 排序(没有排序没有势)
【解读提示】妙就妙在排序,赵氏必须最后一个出场,才能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师:假设赵氏是第一个出场,她说同样的话,一说完故事也就结束了,是否也能证明严监生很吝啬?
预设:也能证明严监生吝啬
师:但是由于没有营造这个势头,读者的心没有起起落落,就不可能有这种巅峰体验。
师:方法小结。语言可以体现人物性格,每一个人物的语言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出来都是要有设计,设计的方向是明确的,让读者体会,彻底认可人物的特点,文中就是严监生的吝啬。
环节二:学习《摔跤》
活动1:自读梳理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摔跤》还是从检索文中有几个人开始。
预设:小嘎子和小胖墩
活动2:人物印象
师:读读课文,结合人物在文中的表现,说说文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争强好胜、有策略、很机灵、很灵活……
师:用上同样的思路,再说说小胖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憨厚敦实、稳重、笨拙、力气大、沉稳......
师:大家对人物的评价,都有据可依,你再思考:刚才的嘎子和小胖墩的人物形象的概括,这两个人物的特点是指向不同的方面。
预设:我们对小嘎子评价主要集中于品格方面;而对小胖墩的评价却是集中于外形的评价。
师:一个内在,一个外在,两个人摔跤,为何会发现不同呢?
学生活动:学生分别画出嘎子、胖墩不同的描写,发现作者“写法”的差别。用不同的方法写不同的人,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师:把嘎子和胖墩的两句做成课件,发现写法上的不同。
嘎子 下胖墩
一个是心思 动作 一个是纯动作
叙述 议论(夹叙夹议) 单纯叙述——方法
加了议论,深入一层;不加议论,留在表层。
师:同学们,当你们在人物描写时,可以尝试刻意跟读者做一些暗示,引导读者更深入一层去理解你笔下人物的特点,那就加上议论,这种议论有引导读者阅读方向和评价人物的功能,对于你塑造人物特点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活动3:总结方法
师:首先我们要明确.方法不等于内容,内容是方法的练兵场。
师:写作时,想要读者主动谈论笔下人物,用上夹叙夹议。写到小嘎子时总加议论、评价。
环节三:学习《一棵挺脱的树》
【教学建议】
到了这一课,教师带着孩子主要进行品味、欣赏为主,用上所学方法进行品味,可以尝试让学生对比没有学到方法前和学到方法后的品味差距,看看作者写得人物鲜不鲜活,立不立体。可以让学生多一些评价和讨论,形成一篇随文百字。
【方法】
用特殊的动作写神采(阔背细腰) 特殊的词语写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