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考试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选择性必修3。
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超
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刘邦实行的抑商政策,王夫之评论道:“高祖初定天下,禁贾人衣锦绮、操兵、乘马,可谓知
部
政本矣…贾人之富也,贫人以自富者也…民安得而不靡?高帝生长民间而习其利害,重
挫之而民气苏。”王夫之意在说明汉高祖抑商是为了
数
A.倡导节俭风气
B.加强儒家教化
C.维护社会安定
D.保障农业生产
2.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对鸦片问题只字未提,但条约规定,对于没收和销毁的英商毒品,
“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这一规定
的
A.扭转了英国的贸易逆差
B.打破了清政府的封闭体制
C.满足了英国的侵略要求
D.刺激了列强对华鸦片走私
新
3.表1所示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革命角色的历史判断。这一历史判断的演
变表明中国共产党
表1
时间
概况
游
1921年
做工人运动的“指导者”,发挥对工人运动的技术指导功能
1922年
做革命联合战线中的“合作者”“监督者”
1923年
国民党是同民革命的“领袖”,共产党是在这个“领袖”领导下的“同盟者”
A.开辟了中用特色革命新道路
B.放弃了民主革命领导权
C.顺应了民主革命发展的形势
D.逐步确立了其奋斗目标
4.1954年,毛泽东就中国外交及有关工作提出了1】条意见,其中包括“争取恢复印度支那和
平”“开始建立东南亚和平区域,建立合作并发展它,订立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和平公约”“建
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在联合国框架履行大国责任
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以东南亚为对外政策的重心
D.积极改善国内发展的外部环境
5.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了一则四川省某机床厂可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的广
郭
告,该厂积压的机床因此迅速成为畅销产品。该案例可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A.企业的市场意识有所增强
B.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开启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高二历史第1页(共4页)】
·24-55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