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异的风土人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学目标:1.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2.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3.认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4.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2.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三、教具与学具;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剪刀。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幅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作品以及一幅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材料、形式以及创作者和作品的服务对象等方面来进行比较。2.教师总结,对民间美术进行简单的介绍。3.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中所列举的关于民间美术种类的图片,并且回答:我们在什么场合能够见到这些民间美术作品?4.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展开思考,可以将生活中见到的或者在电影、电视以及报纸、杂志上见到的作品都讲述出来。5.教师总结,指出民间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6.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民间美术植根于人民生活中”以及“民间美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两部分内容以及图片,并且分小组讨论“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一问题。7.同学们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①教师总结。②教师展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部分),请同学们对这些作品为什么要表现这些形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10.学生思考并且回答。11.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部分,对这些作品的内涵有所了解,并且请一些同学起来分析作品的内涵。完成第84页的 “思考与交流”。参考答案:喜鹊和梅花的组合是“喜上梅(眉)梢”的意思;石榴代表“多子”。2.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剪刀,进行一个简单的剪纸练习。13.教师请同学们讲一下,自己的剪纸打算用来做什么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