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美术教案:异域的憧憬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美术教案:异域的憧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5-12-10 12:5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异域的憧憬
 课时安排: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在传统社会,东西方的人们是如何对自己未曾涉足的地域上的风土人情展开想像与憧憬的。   2.了解这些想像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古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并且表现其他地区的人们的?   2.欧洲传统社会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东方人的?   3.上述观念对美术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附作业纸设计 四、教学过程: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教师提问:你看过《星球大战》或者《E.T》吗?你觉得外星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3.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像?   4.学生思考并且回答。教师指出:由于对未知事物和生命的好奇,人们往往喜欢对这些未知的事物进行幻想;而本课的内容就是对“异域的幻想”。   5.教师提问:大家在小的时候,有没有幻想过其他地区的人们是什么样子的?   6.学生回答。   7.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的第100页有关中国古代的人是如何描绘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内容,并且分小组讨论,将不同时代的人的看法与美术作品填写在作业纸上。   ◆注意: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在远古的时代,人们是怎样看待遥远地区的生命的?这些想法能够在什么书籍中反映出来?   ②唐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反映在什么作品中?   ③宋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反映在什么作品中?   ④清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反映在什么作品中?   ⑤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法?   8.教师总结,分析指出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异域文化的,并且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9.完成教材第100页的“思考与交流”。(这是唐代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描绘的是一组外国使节。当时的“外国人”主要是指西域的“胡人”。注意从服饰和体貌特征上比较此图中的人物跟第100页上其他各图中人物的异同。)   10.教师指出,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往往会按照我们头脑中的一些早已形成的印象来认识他们。不光是中国画家在想像外国人的样子,而欧洲的艺术家也同样在想像他们没有见过的人或者事物。   11.教师展示丢勒的《犀牛》,请同学们观察这只犀牛与真实的犀牛有什么不同?   12.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13.教师总结:真犀牛的表皮虽然很厚,但是并没有厚厚的盔甲,这是画家凭借想像描绘出来的形象。同样的想象也表现在西方画家对中国以及其他的东方人的认识中。   14.请学生阅读教材第101、102页,并且分小组讨论教材内容,并将它们填写在作业纸上。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进行引导,并且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欧洲画家是根据什么来想像中国人的形象和中国人的生活环境的?   ②这些对异域的想像对美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15.教师总结。   16.完成教材第101页的“思考与交流”。   17.教师总结:对异域的憧憬代表了美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艺术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作品,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比如我们今天在拍摄一些关于外星生物或者古代题材的影片的时候,都要涉及到想像的问题。而我们的美术创作也需要想像力的参与。   18.完成“活动建议二”,教师适当引导和总结。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