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2)
1. 掌握正、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活动一 距离问题
例1 隔河可看到A,B两目标,但不能到达,在岸边选取相距 km的C,D两点,并测得∠ACB=75°,∠BCD=45°,∠ADC=30°,∠ADB=45°(A,B,C,D在同一平面内),求目标A,B之间的距离.
在三角形中,知道了一边及三个角的大小,一般用正弦定理求出其他的边长.若在三角形中,知道了两边及其夹角,则利用余弦定理求出第三边的长度.
如图,A,B,C为山脚两侧共线的三点,计划沿直线AC开通穿山隧道.为求出隧道DE的长度,在山顶P处测得三点的俯角分别为α,β,γ,测得AD=m,EB=n,BC=p.用以上数据(或其中的部分数据)表示隧道DE的长度.
活动二 高度问题
例2 为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选取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与D,现测得∠BCD=75°,∠BDC=60°,CD=s,并在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求塔高AB.
解三角形在实际中的运用,需要根据题意找到对应的三角形中的关系,再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
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方向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远处一山顶D在北偏西45°的方向上,仰角为30°,行驶4 k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北偏西30°方向上.
(1) 求此山的高CD;
(2) 设汽车行驶过程中仰望山顶D的最大仰角为θ,求tan θ的值.
活动三 角度问题
例3 位于某海域A处的甲船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 n mile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后抛锚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位于甲船南偏西30°,且与甲船相距7 n mile的C处的乙船,那么乙船前往营救遇险渔船时的目标方向线(由观测点看目标的视线)的方向是北偏东多少度(精确到1°)?需要航行的距离是多少海里(精确到1 n mile)
对于实际中的角度问题,要分清方向角、方位角、俯角、仰角等概念.
甲船在A处发现乙船在北偏东60°的B处,测得乙船以a n mile/h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甲船以a n mile/h的速度追击,问甲船如何航行才能最快地与乙船相遇?
活动四 综合应用
例4 如图,半圆O的直径为2,A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OA=2,B为半圆上的任意一点,以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问:点B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CB的面积最大?
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然后利用有关定理、性质、公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步骤如下:分析题意→画示意图→化成数学问题→运用有关知识解决(计算).
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的绿地ABC,其中AB的长为7 m,由C处看AB的张角为45°,在边AC上的D处看AB的张角为60°,且AD=2DC,求这块绿地的面积.
1. 海上A,B两个小岛相距10 n mile,从岛A看岛C和岛B成60°的视角,从岛B看岛C和岛A成75°的视角,则B,C间的距离是( )
A. 10 n mile B. n mile C. 5 n mile D. 5 n mile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2. 如图,位于A处的海面观测站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 n mile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并在原地等待营救.在A处南偏西30°,且相距20 n mile的C处有一艘救援船,以50 n mile/h的速度前去救援,则该船到B处所需的时间为( )
A. 24 min B. 36 min C. 48 min D. 60 min
3. (多选)如图,要测量河对岸C,D两点间的距离,在河边一侧选定两点A,B,测出A,B间的距离为20 m,∠DAB=75°,∠CAB=30°,AB⊥BC,∠ABD=6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D=10(3+) m B. DC=10 m
C. DC=10 m D. BC=10 m
4. (2023榆树实验高级中学高一联考)开封铁塔是宋都开封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是文物价值最高、分量最重的宝物之一.1961年,它被国务院定为中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如图,为测量开封铁塔的高度,选择C和一个楼房DE的楼顶E为测量观测点,已知A,C,D在水平地面上,开封铁塔AB和楼房DE都垂直于地面.已知DE=15 m,∠ACD=45°,∠ADC=60°,在点C处测得点E的仰角为15°,在点E处测得点B的仰角为45°,则开封铁塔AB的高度为________m.
5. (2023西安高一期中)测量河对岸某一高层建筑物AB的高度时,可以选择与建筑物的最低点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观测点C和D,如图,测得∠BCD=15°,∠BDC=30°,CD=30 m,并在C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60°,求建筑物AB的高度.
【答案解析】
6.4.5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2)
【活动方案】
例1 在△BCD中,由题意,得∠CBD=60°.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BC=×sin 75°=.
在△ACD中,∠CAD=30°,
所以AC=CD=.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AB2=AC2+BC2-2AC·BC·cos 75°
=3+-2×××=5,
所以AB=,
故目标A,B之间的距离为 km.
跟踪训练 在△PBC中,∠BPC=β-γ,∠PBC=π-β,∠PCB=γ,
则由正弦定理,得=,整理可得PC=.
在△PAC中,∠PAC=α,∠APC=π-α-γ,
则由正弦定理,得=,整理可得AC=,
则DE=AC-AD-EB-BC=-m-n-p.
例2 在△BCD中,∠CBD=180°-75°-60°=45°,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BC===s.
在Rt△ABC中,
AB=BC·tan ∠ACB=s·tan 30°=s,
故塔高AB为s.
跟踪训练 (1) 设此山的高CD为h km,
则AC=.
在△ABC中,∠ABC=120°,∠BCA=180°-120°-45°=15°,AB=4.
根据正弦定理,得=,
即=,
解得h=2(+).
故此山的高CD为2(+)km.
(2) 由题意可知,当点C到公路距离最小时,仰望山顶D的仰角达到最大,
所以过点C作CE⊥AB,垂足为E,连接DE,
则∠DEC=θ,CE=AC·sin 45°,DC=AC·tan 30°,
所以tan θ==.
例3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 120°=202+72-2×20×7×=589,
所以BC≈24 n mile.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sin C==.
因为0°故乙船前往营救遇险渔船时的方向约是北偏东46°+30°=76°,大约需要航行24 n mile.
跟踪训练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设两船在点C处相遇,甲船经过t h追上乙船.
因为甲船在点A处发现乙船在北偏东60°的点B处,所以∠B=120°.
设甲船的航行方向为北偏东θ,
所以在△ABC中,=,
所以sin (60°-θ)=.
因为0°<θ<90°,
所以-30°<60°-θ<60°,所以θ=30°,
所以甲船沿北偏东30°方向航行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
例4 设∠AOB=α.
在△AOB中,由余弦定理,得
AB2=OA2+OB2-2OA·OB·cos ∠AOB
=22+12-2×1×2×cos α=5-4cos α,
则S四边形OACB=S△AOB+S△ABC=OA·OB·sin α+AB2=×2×1×sin α+(5-4cos α)=sin α-cos α+=2sin (α-)+.
因为0<α<π,所以当α-=,即∠AOB=α=时,四边形OACB的面积最大.
跟踪训练 设DC=x m.
因为∠C=45°,∠ADB=60°,
所以∠CBD=15°.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
得BD=·x=·x=(+1)x.
在△ABD中,AB=7,AD=2x,∠BDA=60°,
根据余弦定理,
得AB2=AD2+BD2-2AD·BD·cos ∠ADB,
即49=4x2+(+1)2x2-2·2x·(+1)x·,
解得x=,
所以S△ABC=S△ABD+S△BDC=AD·BD·sin ∠ADB+BD·DC·sin∠BDC
=(m2),
故这块绿地的面积为 m2.
【检测反馈】
1. D 解析:在△ABC中,C=180°-(B+A)=45°,由正弦定理,可得=,所以BC=×10=5(n mile).
2. A 解析:由题意可知∠BAC=120°,由余弦定理,得BC2=AC2+AB2-2AC·AB cos ∠BAC=400+1 600+800=2 800,所以BC=20,则该船到B处所需的时间t=×60=24(min).
3. AC 解析:因为AB⊥BC,所以∠ABC=90°.在Rt△ABC中,∠CAB=30°,∠ABC=90°,AB=20,所以AC===40,BC=40×=20.在△ABD中,∠DAB=75°,∠ABD=60°,∠ADB=45°,AB=20.根据正弦定理,得=,解得AD=30.在△ACD中,由余弦定理,得CD2=AD2+AC2-2AD·AC·cos ∠DAC=(30)2+402-2×30×40×cos 45°=1 000,所以CD=10.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BD=×30=10+30=10(3+).故选AC.
4. 30+15 解析:过点E作EF⊥AB,交AB于点F,易知△BF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F=EF=AD.在Rt△ECD中,因为∠ECD=15°,所以CD==,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得=,即===,所以AD==15(+1),则AB=BF+AF=AD+ED=15(+1)+15=30+15,故铁塔AB的高应为(30+15)m.
5. 在△BCD中,∠BCD=15°,∠BDC=30°,所以∠CBD=135°,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BC==15.
在△ABC中,∠ABC=90°,∠ACB=60°,
所以AB=BC tan 60°=15×=15,
则建筑物AB的高度为1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