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7课 戊戌变法
年级:八年级上册 学科:历史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4年8月25日 编制人:程瑜 审核:刘志辉 吴磊 刘晓睿 二次备课
【导入明标】 学习目标:1、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2、戊戌变法的影响;【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㈠.阅读教材第一标题“公车上书”,完成学案。1.什么是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影响和结果是什么 2.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继续宣传维新变法。后来改名为《 》,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 ,定期机会演讲,维新派的 形成了。㈡.阅读教材第二标题“百日维新”,完成学案。1.戊戌变法的起因是什么 时间是 。 2.戊戌变法的内容:⑴.政治方面: 。⑵.经济方面: 。 ⑶.文化方面: 。⑷.军事方面: 。3.戊戌政变的经过:1898年6月,慈禧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发动政变,把 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 。 、 逃往国外。 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了。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 “百日维新”【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1.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又么没有发动群众,而顽固派的势力又过于强大,所以,当顽固派发动政变时,无力反抗。2.谭嗣同的死值不值得?. 【拓展提升】3.维新派要杀的贼是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达标测试】: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 C.公车上书 D.强学会成立2.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年( ) A.1893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8年3、《万国公报》后来改名为( )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时务报》 D.《苏报》4、戊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光绪帝 B.咸丰帝 C.康熙帝 D.宣统帝 5、戊戌变法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 A.林觉民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6、下列人物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A.康广仁 B.梁启超 C.刘光第 D.杨深秀 7、“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马关条约》的签订 8、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到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9、112年前(从2007年算起)到北京参加应试的举人们以其惊人之举,展现了其救 亡图存的热情,这一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百日维新 D.公车上书 10、山东留下过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名人故居众多,位于青岛市区的康有为故居就是其中之一,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康有为发起的( ) A.洋务运动 B.甲午战争 C.公车上书 D.武昌起义【评价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