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中心学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中心学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9 23:3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4年 月 日 编制人:吴磊 审核人: 刘志辉 程瑜 二次备课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灵活运用图表归纳法,提高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主与科学意识,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学法指导】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40-P42,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课堂导学】(一)复习导入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回答问题: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1)(2)(3)2、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二)学习和探究新课思考:什么是新文化?什么是旧文化?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探究1:阅读课本P40第一段和小字部分内容,讨论“动脑筋”: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吗?总结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根据课本内容总结归纳:分析课本P40第二段话和P41小字材料,找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代表作、旗帜、主阵地。(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2)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_________、_________。(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____________。(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畅所欲言:新文化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他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知识点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阅读课本P41第一段内容,完成以下表格: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探究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提示:从以下两个小问题进行思考:①北洋军阀尊孔并且要把孔教定为国教的目的是什么?②尊孔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思想有冲突吗?)知识点4: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快速阅读课本41页最后一段和42页2段,回答下列1--3题:1、什么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新文化后期的发展主要以什么内容为主?3、你知道当年引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吗?知识点5: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提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的分析)材料一:《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课堂总结】对本课知识结构进行有机整合 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博爱等思想广受欢迎,与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兴起标志:1915年,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先进的知识分子陈独秀、__________、胡适、___________等。 两面旗帜:“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主要阵地: ____________杂志。 提倡_________,反对独裁专制; 前期:四“提倡”、 提倡_________,反对迷信盲从;四“反对” 提倡_________,反对旧道德; 提倡_________,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积极(进步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极(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1.提出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文章是(  ) A.《敬告青年》 B.《孔子与宪法》 C.《狂人日记》  D.《庶民的胜利》2、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A. 《万国公报》 B. 《民报》 C. 《新青年》 D. 《申报》3、下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中创作了《狂人日记》和《孔乙己》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4.新文化运动所要改造的国民性主要表现在( )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军事方面5.一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章写道:“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此文的作者最可能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6、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革命 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反对复古运动 B、文化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民主运动8.新文化运动中的两面旗帜是( ) ①民主 ②科学 ③自由 ④平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9.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成就较为显著的人是(  )A.李大钊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10.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11、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新文化运动
主要内容
意义